【多方觀點】自製連串公關災難 正式解畫幾時出現?

2018-04-10 14:47:47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港珠澳大橋工程人工島疑現大量散放弱波石,造成防波堤「崩角」。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及港府方面事發之後多次回應,並否認工程有質量問題,指有關現象是工程設計,但仍不斷有工程界人士質疑當局解釋不合理。有評論指,希望當局盡快向各方質疑給出清晰完整負責的解釋,不要再自製更多「公關災難」

「減載設計」定「沖散」?

土木工程師黎廣德土木及結構工程師蘇耀坤《明報》刊文,指出對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說法的幾點質疑。文章提出四點:其一,弱波石「被沖散」的觀感狀況出現在整個人工島約100米闊度,遠闊於管理局給出的「隨即擺放情況只應在人工島中間約50米的範圍發生」;其二,被沖散的弱波石集中於人工島南北兩翼對出位置,呈左右不對稱分佈,難以用故意設計解釋;其三,有些散放的弱波石已靠近珠江主航道,若是刻意擺放,有增加船舶航行風險之嫌;其四,2017年7月與2018年3月的人工島航拍圖相比,後者的弱波石排列更散亂,若非人為施工,已是被沖散的證據。

《信報》紀曉風則稱,大橋人工島工程師之一的肖仕寶與其他兩名工程師,曾在今年2月在內地學術期刊《港工技術》發表論文,其中提到某工程在水底擺放的弱波石在竣工一年後且無明顯外力作用下,水下部分發生較大沉降。紀曉風稱,論文原文指安裝過程中無法調整這些水位之下的弱波石姿勢,因此水下隨機安放實為「盲安」,塊體間不具備勾連效果。紀曉風稱,該論文雖未提及此工程是否港珠澳大橋,但亦有指出隨機擺放應進行分析,避免水下弱波石勾連效果降低,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此外,紀曉風又舉例另一份2012年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隧道工程施工設計圖,其中寫明「防波堤須達擋浪牆高度」,與大橋管理局說法存在出入。

不過,紀曉風亦引述另一資深土木結構工程師劉志宏的說法,指管理局的解釋屬於合理,因為隧道接駁位若安置過多弱波石,會增加負荷甚至影響隧道結構,「就算將弱波石放在四周而不是整齊堆砌在岸邊,都可以減少海浪的力量」。紀曉風又引述管理局總工辦主任陳越說法,指部分本港工程師的質疑是因為沒參與設計和施工,對情況了解不深;但並未提及為何防波堤現時外觀與設計圖不同。

多次解釋仍難孚眾 輿論冀望認真對待

針對大橋人工島的質疑仍在增加,《am730》引述本港土木工程師倪學仁的看法,稱人工島處使用的弱波石體積比萬宜水庫處的還小,質疑當局解釋中「足以抵禦300年一遇的風浪」說法能否成立。對此,《星島日報》社論認為,兩種情況不能簡單比較,因為萬宜水庫擺放弱波石不需考慮隧道結構,而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亦指出,弱波石的安放需要顧及隧道的安全。

《星島》社論續指,社會本次對防波堤的疑惑反映港人對過往內地工程質素的疑慮依然存在,雖然現時內地的基建技術尤其是路橋技術已發展成世界前列,但若普通市民仍有疑慮,這種疑慮極容易轉化為政治炒作。社評建議當局應盡快用深入淺出的科普形式對專家提出的一些質疑進行解釋,或者找到國外類似的工程圖例進行比較,能起到更好效果。

本月6日晚,大橋管理局在官網發文,強調民眾疑慮的弱波石安放雖然隨機,但並非隨意安放;兩日後,路政署長鐘錦華赴珠海與大橋管理局商討事件,但由於未安排採訪,匆匆來去,導致本港媒體昨日才能獲悉路政署的解釋。《明報》社評指,這自製的連串「公關災難」令人費解,因為在香港與內地辦事文化的對比中,香港對公眾的交代往往比較少「高高在上」的高傲意味。社評認為,港人應珍惜與內地互動過程中對內地辦事文化能產生良性影響的機會,不應倒過來遷就迎合內地個別官員辦事欠透明度或逃避問責的作風。

2015年-2018年港珠澳大橋防波堤變化圖。(香港輕新聞製圖)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8-04-1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