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智庫倡填海土地7成作公營房屋 為政府爭取民意?

2018-08-09 14:10:05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團結香港基金日前提出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方案,建議填海2,200公頃建人工島,比政府構思大一倍,並提高公營房屋比例達7成,環保團體隨即質疑低估對生態影響。有評論強調,沒有大規模填海,單靠東拼西湊增加供應,難以根治香港居住問題;亦有意見認為,方案能回應外界「地怎用」的疑問,有助吸引市民支持填海。

圖片翻攝自:團結香港基金報告

《信報》「獨眼香江」紀曉風引述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指,政府提出1,000公頃填海面積過於保守,未能釋放土地潛力,故審視各樣限制後,定出2,200公頃的填海面積,並提高公營房屋比例達7成。她稱計劃為解決長遠住屋問題,希望本港追趕落後多年的建屋目標。

《香港經濟日報》「專家樓論」唐榮分析,目前正是土地「大辯論」關鍵的電話民調前夕,基金會提出加強版東大嶼都會方案,時機上有幫助政府造勢的客觀效果。而強化方案規模多達2,200公頃,較政府方案的1,000公頃倍增,情況猶如「開天殺價、落地還錢」;對比之下,官方原版的東大嶼都會變成折衷方案,更容易取得市民支持。

另外,方案強調7成的單位將會作公營房屋,唐榮認為,這可說是回應公眾對「地怎用」、「填海建豪宅」的質疑,配合政府降低資助房屋定價等措施,容易吸引等待上車的基層市民支持填海造地。

針對連日來多個環保團體表示反對,《星島日報》社論認為,沒有大規模填海,單靠「東拼西湊」增加土地供應,難以根治本港居住問題,滿足大眾對紓緩樓價和租金的期望。

社論表示,實際上地點和業權分散,各類收地和安置成本不菲,而且有種種限制,難以地盡其用;這些小修小補的方案,雖然中短期可稍濟燃眉之急,但只是不斷「追落後」,「追到氣咳」都不能應付不斷增長的住屋需求。

另外,有環團指如此大規規的工程,至少要花上4、5千億元,形容是「基建債」。社論指出,本港從未聽聞過政府填海「蝕本」,就算今天為減少污染而採用較昂貴的填海技術,按照基金會估計,每平方呎造地成本與徵收新界農地相若,連同交通基建和社區建設等成本,估計每平方呎約3100元,「政府日後有賣地收入彌補,尚未計算其他社會經濟效益,值得投資」。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明報》撰文指,本來坐擁大量農地的地產商只要願意補地價,供應不足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如果政府強徵農地,必定會遭遇冗長的司法覆核程序,即使可以徵收土地,都不知道是幾多年之後的事,此謂遠水不能救近火。

文章認為,如果填海造地成事,就輪到地產商心急,他們的農地就像未兌換的「泥碼(籌碼)」,不過是有限期,在29 年後,它們就會自動作廢,地產商心急就會自動釋放土地,並且要快過填海所得土地,「填海造地可能會是一個一石二鳥做法」。

香港人不想要「公屋城市」?

「土地大辯論」諮詢期尚餘兩個月,多個政黨最近就議題發聲。當中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則形容大辯論「失焦」,並指「無人想打造香港為公屋城市」,引起爭議。

對此,《信報》「香港脈搏」余錦賢表示,湯家驊的言論再度引起小組成員不滿,有人更覺「氣頂」,認為政府有責任講句公道說話,「各成員只是義務工作,若政府採取如此態度,日後恐怕難再有人願意幫忙」。

專欄認為,其實小組諮詢文件早已指出香港不單欠缺公屋地塊,同時也嚴重缺乏私樓、經濟以至基建及設施等用地;難怪小組成員之一的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早前忍不住撰文駁斥,外界大可不相信或不同意諮詢文件提供的資料,但「完全沒看過這些資料而作評論,便難免無的放矢」。

《香港01》「01觀點」指出,理性者不容這句說話,是因為有顛倒事實之嫌,更有無風起浪之實,「公營市場從來不是私營市場的天敵」。大量增建公屋,從而允許不想參與私營市場投資或投機買賣的市民入住公營租、售房屋的「選擇權」,同時適當監管私人市場,使其穩健發展,是真正的宏大願景,「若然政府說要把香港打造成一個『公屋主導城市』,相信不會有尚能顧及公義的市民反對」。

文章批評,湯家驊本是新界東的民選議員,在這個公屋密集的區域扎根多年,不可能不知公屋的社會作用何其巨大,而他今日口出誕言,是否受身邊智囊影響,大概顯而易見,「說遠點,若然不能思民所思,解民所難,那湯家驊留在行會也沒有意思了」。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8-08-09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