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通識科導致政治激進?如何應對社交媒體的「後真相年代」?

2019-07-05 13:41:31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前特首董建華日前回應《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爭議時表示,通識教育失敗,造成年輕人的問題;不過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區蘊詩卻表示,未有實質證據通識科令學生變得激進。有意見認為,青年的政治激進化傾向,不宜簡單歸咎於通識科,通識科強調多角度思考獨立思考能力,有助應對「後真相年代」的挑戰。亦有意見認為,網絡社交媒體充斥偏頗資訊和煽動論述,相較通識科而言,社交媒體才是政治激進化及社會撕裂的最大推手。

促進青年參與政治作用小

《明報》社評表示,通識科已推行多年,「出現內容疏漏等問題,一定有改善空間,有待教育界專家進一步檢討,可是亦無科學證據,支持『通識科令學生激進化』之說」。社評引述本地學者趙永佳李子樂研究指,「通識科增強了學生政治知識,但促進青年政治參與的作用其實很小,前『學民』成員投入政治活動,大多與各自經歷有關」,而「考試導向文化亦令學生傾向以應付考試心態看待通識科內容」。

社交媒體促成後真相政治

《明報》社評認為,相較於通識科,網絡社交媒體「對年輕人的政治影響可能更大」,「政治動員最有力的手段,往往不是客觀分析,而是靠煽動情緒,社交媒體正是散播偏見仇恨、斷章取義、宣揚極端政治論述的地方」。社評引述西方學者對社交媒體與政治激進化的關係研究表示,「社交媒體與後真相政治『天生一對』,容易將社會矛盾放大,令人走向極端」。對於這個時代,年輕人更需要「懂得多角度獨立思考、判別真偽」,如果通識教育設計若能與時並進,相信可以在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不應因政治目的影響教育

《信報》「教育評論」程介明文章表示,對於示威事件,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來,「那只不過是政治博弈的短暫行為」,教育考慮的是青年和社會的長期影響。程介明認為,「教育有社會賦予的自己的使命。不可能根據政客甚至政府短視的、飄忽的政治目的而改變教育的原則」,「如果教育也隨着政治氣候的起伏、政治力量的博弈、政治標準的變幻而隨波適應,就會犧牲了有長遠影響的教育目的」。

矛頭指向通識科於事無補

程介明表示,「學生」是一個廣泛而多元的群體,「把參加暴力衝擊的學生,當成是學生全體的代表,從而把學生當成是譴責或者打擊的對象,就會與全體學生為敵」;「事實上,熒幕所見,有些關鍵的最激烈行動,就很難理解是學生的行為」。程介明指,事件至今未有平息,而「急不及待在社會內部尋找敵人,把矛頭指向教育,責難『通識』,是一種最省力的思維,於事無補」。

社交媒體促成小圈子共識

對於青年價值觀的建立,程介明認為是「潛移默化」起了很大作用,包括「家庭薰陶、同輩影響、教師與長輩榜樣、學校的文化」,而「社交媒體已經上升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潛移默化』」。程介明提出,社交媒體已經促成了許多「小圈子共識」(Groupthink),「同一個群組,常態是容不得異見,因此參與者覺得,群裏的意見就是全世界的共識,就是真相,就是真理」,而這影響是跨年齡層的,「社會撕裂」及「顏色革命」,社交媒體是為最大的推動機器。

批判思考是洪水猛獸嗎?

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陳志華《明報》「觀點」撰文表示,反對者否定通識科的主要理由,「在於這個學科培訓了一些具批判思考的青年,不利社會發展」。陳志華列舉出幾個反對者未有考慮的因素,其一始於2000年的教育改革,課程不再倚重背誦記憶,加強思維訓練,除通識科外其他科目亦如是;其二反對者對「批判性思考」認為是洪水猛獸,「這只是一個翻譯問題」,現已改稱「明辨性思考」,「通識科會培訓學生提出建議,回應不同議題,並非如某些反對者所言只有破壞沒有建設」。

網絡遠比老師教學影響大

其三,反對者眼中通識科便等於政治科,鼓吹學生走上激進反政府的道路,陳志華指「通識科有六大範疇」,包括「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而在「今日香港」單元,「也非全涉及政治,也有不少與香港發展有關」。其四,誇大通識科的影響力不符事實,陳志華表示「在全球化互聯網下的世界,與昔日大大不同,不再只接收到香港資訊」;「成長是社教化的結果」,「網絡文化影響遠比老師教學影響大」。

以學術角度討論通識教育

陳志華認為,「當社會出現分化、問題衍生,通識科便成為代罪羔羊」,「解決問題是要探根探源、對症下藥」;「一些政治人物往往以『想當然』方式去理解教育,更會用昔日本身經驗去理解。時代已大大不同」。陳志華表示,「不要將誤見當正見」,結果下一代只會喪失優質的教育;對於通識教育發展的討論,「應從學術角度出發,不宜涉及政治,否則便失去教育本義」。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07-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