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先敵作戰的「冷啟動」為何令台忌憚?

2019-08-15 09:28:26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解放軍071型登陸艦,已經成為解放軍大規模兩棲登陸的核心裝備。(網絡圖片)

 

 

近期,解放軍在東南沿海一帶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本來這是每年的慣例演習而已,但是台灣當局卻突然對此高度敏感。加之演習期間內地突然宣佈,8月1日起取消內地居民赴台自由行的簽證,更是令台灣方面產生了各種聯想。一時間台灣的媒體們不但說內地威脅打壓台灣,還稱內地這一次是在演練全新的「冷啟動」作戰理論,準備武力攻取台灣等等。

也難怪台媒會有這種說法,畢竟從這次演習的規模來看,解放軍同時在台灣南北兩個方向實施軍事演習,一個南北夾擊的對台預案仿佛已躍然紙上。筆者注意到,台媒在報道這次軍演時頻繁使用一個新詞語「冷啟動」,什麼是「冷啟動」?為何台灣的媒體會認為「冷啟動」是對台灣的最大威脅呢?

印度的冷啟動戰略更多是針對印巴軍事衝突變成大規模核戰的可能性,一旦發生軍事衝突,就要以最快手段壓制巴軍並達到有限戰略目標,限制他們採用核武扳回形勢的可能性。(網絡圖片)

 

實現「冷啟動」的幾點關鍵

顧名思義,所謂「冷啟動(Cold Start)」作戰理論,意指軍隊像計算機冷啟動一樣,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完成部隊的動員、集結和部署,並在第一時間內對敵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這一作戰理論最早是印度軍方提出的,它是參考和借鑒了美軍「空地一體」作戰理論和「快速決定性」作戰模式制定出來的一種作戰理論,其實質是採取先發制人的戰略,通過一系列快速猛烈的進攻作戰,在對方境內殲滅其有生力量,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作戰目的。「冷啟動」作戰理論的基本涵義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 先發制人。實施「冷啟動」作戰理論,首先在於國家基於現實的形勢和需要,對潛在的敵方不宣而戰,迅速實現作戰目的。

2.「閃電式」進攻作戰。指國家軍隊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動員、集結和部署,以「閃電戰」的方式對敵發動快速進攻作戰。以猛烈的火力和精確打擊,最大限度地癱瘓敵方有生力量,剝奪敵人的反擊能力。

印度特重彈道導彈力量作為快速打擊的主力,但陸軍的編制卻似乎不太適合「冷啟動」的要求。印軍特重主戰車的建設,但輔助的裝甲戰鬥車、運兵車、自走砲兵及野戰防空系統等都普遍落後,跟不上陸軍快速應變的需要。(網絡圖片)

 

 

3. 快速機動、多點進攻。精幹的作戰部隊將快速機動至敵境內,對敵境內的不同目標實施打擊,陷敵於被動。多點進攻不僅使敵人在選擇反擊方向時難以決斷,而且可避免兩軍大規模部隊對壘局面的發生,進而避免更大的衝突發生的可能,同時也降低了第三方國家或者勢力干涉的機會。

4. 堅定的政治決斷力。「冷啟動」作戰理論能否成功,首要取決於國家政治領導人的政治智慧和採取的軍事行動,以及不屈服於外國干涉壓力的堅強意志力,甚至包括實施核行動的政治決斷力。否則「冷啟動」這一軍事理論將失去一切意義。

印俄合作的空射對陸攻擊版布拉莫斯型超音速巡航導彈(左),與Nirbhay亞音速巡航導彈,將會是印度冷啟動戰略的攻擊主力。(網絡圖片)

 

5. 明確的軍事戰略目標。必須從戰略上確立軍事目標,它應以這兩點為原則:第一是以快速、猛烈和無情的打擊,在最短的時間殲滅敵有生作戰力量,削弱敵人的作戰潛力為主;第二是重點摧毀敵人的戰爭機器和軍事目標,避免對平民造成大量損傷。

6. 明確的戰爭樣式。「冷啟動」作戰理論界定的戰爭樣式將是「有限戰爭」,立足於發展小型、高度機動的戰鬥集團,旨在儘快摧毀敵人的戰鬥力,同時避免潛在的外部勢力進行干涉。

7. 調整軍隊的使命。在過去所有戰爭中,人民解放軍的使命是「保家衛國、積極防禦」,而「冷啟動」作戰理論則會改變這一固有的作戰思維。它將是運用「一體化作戰群」對敵發動的快速閃電式的快速機動作戰,簡而言之就是執行「主動進攻,先敵打擊」這一策略。

對印度後勤而言,一體化保障似乎很難達成,因為他們的空軍機隊實在有太多不同國別的制式,對於零件通用及在同一戰場上運用上造成很大限制。(網絡圖片)

 

8. 一體化後勤保障。根據「冷啟動」作戰理論,未來的作戰節奏更快、流動性更強,進攻方向轉換的速度更快。以往軍隊所依賴的地面補給基地、靠公路、鐵路運輸為主的後勤保障方式不能滿足此類作戰的後勤需要。因此,必須將陸軍航空兵、海軍的艦船和空軍的重型運輸機等力量集成一體化後勤保障體系,以滿足「冷啟動」作戰大隊的後勤需要。此外,國家戰略燃油、彈藥和軍事零配件儲備以及戰損儲備也必須全時處於最佳等級,以保證「冷啟動」作戰理論能隨時啟動。

綜上所述,「冷啟動」作戰理論的核心是先發制人、速戰速決的進攻作戰,目的是要達成戰爭的突然性,避免因過長的軍事動員時間,導致在戰略和軍事上失去突襲的機會,同時也避免政治領導人在面臨壓力時動搖信心。另外,還要確保軍隊從一開始就能完全發揮作戰潛力,更要避免給第三國勢力介入的時間。「冷啟動」作戰理論設想圍繞快速部署「一體化作戰群」和「諸軍兵種協同作戰」概念,取代現有的由打擊軍承擔進攻作戰的低效能模式。

解放軍師改旅制度,及將很多機步師重組成以08式輪式步兵戰車車族為主的輕裝甲合成旅/營,配合新型運輸直升機如直20、直18及現時仍在測試中、有"肥版直8"之稱的直8I中重型運輸直升機,組成具自己特色的快速反應力量。(網絡圖片)

 

「冷啟動」早已在作戰預案之中

但是,台媒這次強調的這個「冷啟動」其實並無新意,內地對於解放台灣這一基本國策自1949年建國以來從未放棄過,相關的作戰預案可以說每年都會由總參作戰室以及相關軍區聯合制訂。負責任地說,類似所謂的「冷啟動」這種作戰模式百分百存在(且也是很多需面對潛在軍事威脅的強國軍隊的應變計劃),絕不可能匆忙間拍腦袋決定上馬。

解放軍最新的15式輕型主力戰車,防護及火力上均具備早期第三代坦克的水平,但全重只有30-35噸,不但機動性強,在各種地形上都有更優秀的通過性,而且運20與726A型氣墊登陸艇都可搭載兩輛(由載重判斷)

 

並且解放軍制訂的對台預案可以說非常的詳細。細緻到什麼地步呢?筆者某朋友以前是解放軍某部的參謀,後來轉業去了地方政府,前年去台灣旅遊時,(筆者註:筆者認識的很多解放軍,尤其是負責過對台的軍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親自去看看自己參軍時的作戰對象——台灣。)專門去台灣淡水河口看了一眼。他回來後表示:「台灣軍隊是真的不行了,淡水河口的工事這麼多年過去,和我以前看的地圖一模一樣,完全沒有改進。而且那幾個碉堡工事也很老舊,也不維修,而且一點偽裝都不做,毫無進步。」台灣方面最近似乎只顧更新硬件,但對工事等後勤則似乎不太著重,面對類似「冷啟動」的預案準備亦相當不足。

 

投稿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9-08-1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