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翻炒隔夜飯之中國又要買「Su-57」?

2019-04-08 14:27:02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SU-57的053號原型機,現在正與C-70大型無人攻擊機做聯動測試。(網絡圖片)

 

英國「簡氏防務」網站3月28日發表消息,稱中國很可能會考慮購買俄羅斯的第五代戰鬥機「Su-57」戰鬥機。消息是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高管Viktor Kladov在馬來西亞蘭卡威國際海事與航空航天展開幕式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的,指俄羅斯政府將批准「Su-57E」第五代戰鬥機的出口。有消息稱Viktor Kladov現場透露,可能對「Su-57E」戰鬥機感興趣的國家還包括中國和印度。而在未來兩年內,中國將決定是否繼續採購並在中國國內製造「Su-35」戰鬥機,或可能購買「Su-57E」第五代戰鬥機。

 

在SU-57之前,經常被炒作要買的就是米格31。誠然,這種全重超過46噸的機體,在攔截能力、偽超巡能力(它內油幾乎是SU-57的兩倍,可以長時間開加力飛行)及多用途性非常強,但也很「俄羅斯」,只適合俄國國土防空及周邊海域防禦使用。圖為搭載空射反衛星導彈的米格-31BM。(網絡圖片)

 

筆者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網絡傳言中國要採購俄羅斯的「Su-57」,不同的是這次有眉有眼地把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的高官也搬了出來,於是一夜之間各個媒體平台都在熱炒這個話題,還有甚者把中國要採購的數量和金額都列出來了,讓人看得實在無語。自從俄羅斯的「Su-57」試飛開始,至少每年要兩傳中國準備採購的消息,傳到國產的「J-20」都實現從試飛到小部分服役了,流言仍未根絕。這種「網絡流感」層出不窮,無非就是有人需要這種消息。那麼是誰需要呢?

 

在宣傳中,俄方也強調SU-57E內掛與非內掛狀態時的武器多樣性。(網絡圖片)

俄羅斯自身需要

 俄羅斯開發「Su-57」戰機除了自用以外,當然還要考慮出口問題。自從蘇聯解體,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大不如前,開發一款現代化戰機的龐大費用對於俄羅斯來說負擔太大。因此早在「Su-57」立項的初期,俄羅斯就把印度拉進來成為合作人之一,明確讓印度掏錢的目的。但印度卻突然在去年宣布退出「Su-57」計劃,雖然印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在成本分攤計劃、技術轉讓和飛機技術能力等多方面的分歧,但主要原因其實有三點:

 

FGFA計劃其實就是印度版的SU-57,不過是雙座版、可使用印度現行武器及在隱身與電子能力上進行改善。俄印之間在細節上一直存在很大分歧,去年印度甚至一度說要退出計劃,不過隨後印度又說適當時後可能還會重返,事實上更像將離不離的階段。截至二月底,兩方似乎仍在互相扯皮.......(網絡圖片)

 

1. 印度認為「Su-57」隱身性能沒有達到設計要求,俄羅斯未能為俄印合作研製的第五代戰鬥機(FGFA)開發下一代引擎,而最新的推力矢量的新型發動機土星「產品30 (Izdeliye 30)」,預計至少要到2020年才能進行批量生產。

2. 印度堅持要在未來得到俄羅斯支持的情況下升級新型戰鬥機。這將要求俄羅斯與印度分享所謂的源代碼,用於控制飛機各種系統的敏感計算機代碼(飛機的電子大腦鑰匙)。莫斯科一再拒絕與新德里分享這些敏感數據。

3. 印度軍方希望能採購美國的「F-35」,特別是去年美國一度傳出將批准對印度銷售「F-35」的計劃,讓印度軍方對於「Su-57」的興趣大減。

 

當南韓KFX終於進入原型機製作階段,而土耳其TFX也處於技術凍結階段(即準備制作驗證機)時,印度的AMCA可仍是一片模糊。由於美國似乎仍未想讓印度加入F-35俱樂部,估計印度仍有很大機會回歸FGFA計劃。(網絡圖片)

 

印度的退出讓俄方的開發資金更加緊張,為此俄方要想辦法把印度這個大金主拉回來。俄方認為,最好的辦法就在中國身上。很多國際軍火商都深諳一個道理:任何產品只要中國買了或者中國有意向購買,那麼印度就一定會跟進而且還要買比中國更好的同類產品:當年印度向俄國採購「Su-30MKI」,是因為中國購買了SU-27;印度買下俄羅斯的「超日王」航母,是因為中國購買並開始改裝「瓦良格」號航母。因此,中國可能購買「Su-57」這個消息,對於俄方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題外話,米格集團原本有個LFI (輕型未來戰鬥機)項目,隱身性能比SU-57更好,可惜米格設計局在冷戰後缺乏訂單,無法持續研究下去。可能,俄國在第五代戰鬥機上點錯科技樹也說不定。(網絡圖片)

 

截止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僅有中、美、俄三國研製出了第五代隱形戰機。但需要指出的是,與中美不同,直到2018年俄國防部才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簽署了「Su-57」量產型的供應合同,而且首批次交付數量只有12架。而俄方若想把「Su-57」的採購費降下來,就勢必要找到更多的買家分攤成本,才能讓其維持生產。而且自從蘇聯解體,除了能源以外,最有能力賺錢的產業就是軍火出口。「第五代戰機」的招牌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很有吸引力,一塊肥肉到手不易,任誰都不會希望它溜走。

 

軍迷亂報消息早在上個十年已經出現。先是說老解要買TU-22M,然後傳到連印度都要買,結果連俄國國防部(也管理軍火出口的)都要出面澄清多次,傳了不知多少年後,兩國的機隊仍是沒有逆火的蹤影......(網絡圖片)

自媒體營運需要

 隨著中國的網絡日益普及,中國也誕生了一大批靠流量為生的網絡自媒體,各種的營銷號、網絡KOL等等層出不窮。這些自媒體人都是需要流量和關注度的,於是秉承「新聞是怎麼樣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解讀新聞,製造新聞」像「只要俄羅斯敢賣,中國就敢買,對於中國來說,多一款五代戰機,也能讓空軍變得更加的多樣性,買個幾架不礙事」、「賣的蘇-57E上面使用的是產品-30麼?是的話就買,俄羅斯的戰機也就發動機我們能看得上了」此類的觀點在各種自媒體文章裏早就屢見不鮮。

 

印度空軍機隊繁雜,不但英美法俄瑞全齊,而且二至四代機均仍在役,造成嚴重的後勤負荷。這可說促成印度空軍頻繁飛安事故其中一個主因。園左為印度的SU-30MKI,圖右則是法國的幻影2000H。(網絡圖片)

 

先不提拋開中國現在自行研製的「J-20」已經服役的現實,一味地去製造中國要購買「Su-57」的可能性,單說「對於中國來說,多一款五代戰機,也能讓空軍變得更加的多樣性,買個幾架不礙事」的這種觀點,說話者一定不了解中國軍隊的後勤保障制度,更不了解不同體制的飛機保障機制也不一樣。如果為了區區的「買幾架飛機」讓空軍的後勤無端多準備一套保障制度,豈不是事倍功半的「搵笨」,更何況蘇俄的飛機出了名的難保養難維護。

 

編按:中俄個別軍售案有所謂「綑綁銷售」的情況,即出售科技或更重要的合作項目時,會要求連帶購買少量其他裝備,一來掩飾原有銷售項目,二來也能支援國內欠缺訂單的相關單位。假使日後解放軍真的購入少量SU-57,有可能就是綑綁銷售的一種。圖為解放軍購入的SU-35,現時除一個團(24架)以外,未有任何後續叮購消息。(網絡圖片)

 

另一個觀點又說,中國的採購是「看上了『Su-57』的發動機」,這就更是無稽之談了。「產品30」發動機才剛開始「Su-57」上試飛,整個測試流程還未跑完,和國產發動機進度差不了多少,有買回來的必要嗎?就算假設「產品30」真的優秀,光買幾台發動機回來用處也不大,即使要拿來「山寨」,也要重新成立一個部門另立爐灶再搞,費事費力,完全是得不償失。

 

現時尚在2021號原型機測試中的WS-10B發動機,即珠海航展上殲10B 1035號機用的引擎,後燃推力已達14,000公斤,相比現時殲20預量產型所用的AL-31FM1(推力13,500公斤),在推力上表現較好,在WS-15測試完成前,勉強夠用。(圖片出自Jetfight2000)

 

這次關於中國採購「Su-57」的消息,估計就是在蘭卡威的國際海事與航空航天展上,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一個高層在一次例行的記者招待會上的發言。俄方的本意只是想對外宣布俄已批准了「Su-57」的出口許可,這本就是預料之中的事。但經過幾番炒作和解讀,居然還是變成中國要購買「Su-57」戰機,筆者只能以一句網絡諧語調侃:「How old are you?(怎麼老是你)」。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9-04-0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