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一戰一世紀(下) 坦克如何突破西線死局?

2018-12-06 15:25:54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網絡圖片)

承上篇,為了突破死局,雙方都搞盡腦汁,創造不少新方法或新戰術,但成效仍是不彰。後來德國索性改變步兵組成及戰術,成立風暴步兵,即以受專門戰壕戰及突擊訓練的精銳步兵團,配合度身訂造的近距支援武器(由大裝彈量手槍、輕機槍場以至小型直射支援火砲),對戰壕系統進行滲透突擊。這種新式步兵戰術雖在初戰中連番得手,但精銳步兵仍是血肉之軀,其實也抵不住不斷滲透下的消耗。

德國風暴步兵的形象。其裝備與訓練模式專責針對戰壕突擊作戰,並大量使用各種新型輕武器,如MP-18輕機槍、集束手榴彈、經改良的火焰放射器、輕量化的重機槍等。不過血肉之軀仍擋不住驚人的消耗戰。(網絡圖片)

 

既然什麼計策也不湊效,剩下的手段就只有技術了,有人就建議大量投入飛機,攻擊敵方陣地甚至對敵後進行戰略轟炸。構想雖極富創造性,但那時代帆布雙翼、三翼機根本沒有這樣的航程、火力、速度及攻擊準確度,去完成以上的任務。

即使到了一戰後期,飛機對陸上戰爭的主要作用,仍然是偵察。畫作為康布雷會戰中英國空軍戰鬥機如何在英軍坦克進攻時偵察敵方戰壕隊調動情況。(網絡圖片)

 

要抵消戰壕戰系統及機槍交叉火網對進攻力量(步兵)的消耗,同時又能讓陸軍重新獲得展開、戰術機動的能力,一種同時具備「攻」「防」「走」甚至「載」,能突破戰壕的載具,似乎已不可或缺了。

一戰前的嘗試

早在第二次布爾戰爭(1902),英軍已開始探討如何運用裝甲運兵載具,以保護士兵直至投入戰場為止,圖為英國Fowler B5無軌蒸氣裝甲牽引運兵車。不過此車並沒有越野機動能力。(網絡圖片)

 

1895年-1905年,世界交通運輸出現了全新局面,這局面可說是由1897年第一部實用內燃機(柴油機)正式投產開始。這是首台以汽油類燃料為動力的機械,特點是引擎單位重量的馬力比蒸氣機大得多,而燃料則是遠比煤輕的汽油 / 柴油。柴油機亦連帶令汽油引擎發展加速起來。各種內燃機的發明為交通功具提供了足夠輕又具足夠馬力動力系統,並促成動力飛機於1903年的誕生;然而沒太多人留意的是,汽油/柴油機亦大力促進實用野外動力載具的大躍進,當中就包括履帶拖拉機。

以霍特15噸型拖拉機為基礎的英軍榴彈砲拖車,英軍試驗型坦克「小流垊」就是以此車為基礎。(網絡圖片)

 

履帶車越野的原理,在於將全車重量分散至地面,單位重量及壓力較小,那履帶車就不容易沉入有鬆軟表土的地層;另一方面,由於接觸地面的面積增加,履帶車有更強的地面咬著能力,故更容易在崎嶇不平的野外土地上移動。當年履帶拖拉機雖然十分原始,例如只使用木頭履帶,甚至連透過履帶差動來轉向都未能做到(結果當年幾乎所有拖拉機都要一對轉向輪),不過已經有比較良好的越野能力。而履帶拖拉機的出現,其實也吸引了軍方的注意,各國其實都購買了數量不等的各類型拖拉機做研究,不過在一次大戰之前,除嘗試過運兵實驗及作為拖動重榴彈砲的拖車外,軍人們暫時也未能發現其他用途,直到一次大戰演變成「往前線丟人肉」之後……

富勒少將是大戰後期英軍的戰車部隊指揮官,戰後成為裝甲兵理論的提倡者及英國近代著名戰略家。(網絡圖片)

早期坦克的本質

正如一戰時的英軍戰車部隊指揮官、著明戰略家及日後西方裝甲兵理論的先驅富勒(JFC Fuller)於其鉅著《西洋世界軍事史》中所言,最初出現的坦克,並非單純的增加攻擊手段,本質上是一種把傳統攻擊手段機動化(或直白一點,把軍艦用在陸地上),把砲兵裝甲化、機動化,既能越過地形屏障及步兵、防禦工事障礙、令機關槍再不能起作用,又能抵近射擊陣地,使火力投射能力及準確度大大提高,甚至能載著並掩護步兵,令其在最少傷亡下奪下任何戰壕防禦工事(而最早提出這個觀念的,是1878年法國陸軍上校布拉肯布里)。

Mark I-III型戰車透視圖。和以後的坦克相比,這系列戰車在身形及火力配置上更像「移動碉堡」。(網絡圖片)

 

基於這種思想,以及當時的戰術需求 / 技術限制,坦克最初沒有走向日後的「騎兵」方向發展(即前出偵察、高速、衝鋒或側翼打擊),而是單純針對移動穿越戰壕區並對戰壕系統進行打擊,方便步兵佔領,結果研製出來的就是長度達7.75米(比M1只短18厘米)的MARK I戰車。這個長度,配合翻越車頂的長履帶,更加適合翻越較闊的戰壕,後期更加上柴梱,以方便越過更闊的反戰車壕。不過這個設計換來龐大的身驅及巨大的重量,加上當時馬力十分小的引擎(105匹馬力引擎卻要帶動28噸以上的車體),結果最高速度只有每小時6公里,理論航程也不超過40公里,在一般路面上,只比人類步行速度快一點點。

履帶戰車不是當年戰車唯一發展方向,德軍及俄軍都曾研究巨輪戰車,其優點是行走結構沒那麼複雜,而且速度較高,不過最大問題是:如要成功越壕,戰車車輪一定要造得很大,令車身大小及重量劇增,而且由於輪式戰車抓地能力其實很薄弱(接觸面小),加上重量,令車輪更易陷入泥土中。圖為俄軍的沙皇戰車。(網絡圖片)

 

作戰上的使用與效果

戰車首次投入的戰役是1916年的索姆河會戰,而最初的坦克戰術要求也很簡單:集中數十輛在戰壕防區的正面「打洞」,利用自己的防護能力及越壕能力進行正面突破,盡量用抵近砲火及機槍破壞對方防守,然後讓己方部隊突入缺口,清掃障礙。然而,協約國軍投入坦克的第一年,其實仍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

康布雷會戰時位於市郊的戰壕無人區。除多幾根枯木,和其他戰壕的無人區沒有大分別。(網絡圖片)

1. 技術問題:早期坦克大都是以拖拉機底盤或懸掛系統作為行走機構的。履帶拖拉機在行走較軟的地面時不是問題,但要行過已被炸到變成月球地形的無人區又爛又軟的土地,然後又要在猛烈砲火攻擊下穿越10-12公里爛地,可不是原拖拉機底盤的持續運行能力可承受的;另一方面,大部分早期坦克還未有懸掛系統,行走速度受到嚴重限制,行走過份崎嶇的地形時,不但嚴重損害坦克的路輪與履帶系統,也嚴重影響車輛的舒適性。更重要的是,剛開始發展時大部份坦克都偏重(如英國馬克系列都有25-30噸),比當年最重型的拖拉機還重10至15噸,這重量對於早期坦克的傳動系統、路輪、帶動輪等均太重,運作中經常處於極限負荷狀態,結果協約國軍早期坦克的可靠性,甚至還差於日後納粹德國那些超重型坦克。

 

就算作為展品的仿制品,Mark I坦克仍然給人極端緩慢的感覺。

2. 戰術問題:這才是更大的問題。由於早期坦克速度緩慢,1小時最多挺進6-8公里,加上故障率高,以及受到戰場上各種火器射擊(儘管大部分都打不穿),通常在5-6公里就會故障停下來;更要命的是,早期坦克並未配備無線電,加上基本戰術是單獨衝鋒,然後由躲在戰壕預備的步兵一舉衝前佔領與擴大缺口,其實步坦協同的意識十分薄弱,甚至幾近於零;坦克指揮官只能用旗號及信鴿聯絡後方,協同進攻,而這種通訊方式,在戰場上混亂及煙霧瀰漫的環境,效果只會很差。最後,步兵普遍都不能作出快速反應,守方德軍不但很容易重建陣地,已進入戰壕系統中的坦克也很容易被孤立並各個擊破。結果坦克在頭一年的使用就出現十分滑稽的現象:坦克一出,幾乎能立即突破第一列戰壕,但總會後勁不計,英軍亦被迫撤回原地。不過,行動雖然失敗,但英軍至少做到兩年來無法完成的事:1. 輕易衝過第一層戰壕;2. 死傷較之前減少。

康布雷戰役中英軍「三車四排兵」戰術小組的運用方法,當時的富勒上校也有份設計這種作戰小組。(網絡圖片)

 

直至一年後的1917年11月,協約國軍發動康布雷會戰前,才研發出更良好的坦克戰術:

  1. 使用百多輛坦克一齊衝擊戰線的寬正面,令守軍無法兼顧;
  2. 針對溝通困難的弱點,坦克及攻擊步兵的指揮部都配備無線電,讓後續部隊快速追上;
  3. 坦克大約每200米分成三架一隊,每隊坦克都有四個步兵排(一個步兵連)緊隨其後,負責近程支援並立即清除被衝擊的戰壕據點;另一架坦克被指派沿第一列戰壕並行,並大舉砲擊 / 掃射戰壕,讓德軍被迫留在沿地,無法支援突破口的友軍;突入戰壕系統的兩架車,一架同樣沿戰壕系統前進,協助突入的步兵排清掃據點;另一架則帶同另一排衝向支援壕,打擊援兵。
  4. 緊隨的步兵亦協助掃蕩有機會威脅坦克的阻礙,例如近距離的機槍陣地、使用初代反戰車步槍的步兵等。

是役首階段相當成功,戰線被突破最多達8至10公里,整個戰壕系統幾乎都被衝破,部分坦克更衝進康布雷市郊的小鎮,只是由於坦克部隊的機械故障及深入後與步兵協調不足,結果部分坦克被德軍孤立並各個擊破。由於衝擊過程損耗較大,且康布雷戰役只是一個側翼攻勢,並沒有預想到大舉突破戰線並深入後方,後續部隊亦部署不足,只夠守著戰線用,及後德軍又集中部隊大舉反擊,奪回大半失地。

 康布雷會戰中突入Fontaine-Notre-Dame鎮後被擊毀的英軍Mark IV戰車。(網絡圖片)

 

是次戰役大幅強化了協約國部隊運用坦克的信心,並摸清應有的戰術,例如更好的步坦協同及更多近程火力支援;另一方面,德軍亦開始發展出相應的反戰車戰術,例如利用步槍穿甲彈、毛瑟 1918 反戰車槍及77mm輕野戰砲改裝的臨時反戰車砲。然而,前兩者射程範圍仍在坦克砲及重機槍的射程內,初代反戰車砲的初速又不足以在射程內保持理想的平直彈道,瞄準亦有難度,若協約國軍坦克有步兵的掩護,這些武器在射擊一兩次後就很容易被坦克反制。至於德軍坦克方面,雖然生產了A7V坦克,但其過於巨大且可靠性更差,性能上也無法壓制英軍重型坦克,且產量也只有20輛,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反裝甲戰術。

德軍於戰爭末年才研製成功的A7V坦克及號稱初代裝甲運兵車的marienwagen-gepanzert(不過同期英軍也開始生產能運載30名步兵的Mark IX坦克),被視為帶領步兵持續進攻及緊密支援戰車的關鍵裝備。德軍後期戰爭資源枯竭,根本不能造出和協約國軍比擬的裝甲兵力。(網絡圖片)

德軍操作毛瑟1918反戰車槍的反坦克小組,當時已創造性地引入了「射手+觀測手」機制。(網絡圖片)

 

1918年,由於東線蘇軍與德國停火並退出戰爭,令東線部隊可投入西線進攻,德軍雖在18年的春季攻勢中取得優勢,但協約國軍在不同戰線上都投入坦克,在反攻上更容易得手,而且這些新坦克的可靠性也已大幅提高(例如Mark V戰車),且也有不少輕型坦克如雷諾FT及小獵犬,可靠性及行走性均更高,突破更深入,進一步加速德軍的消耗。加上美軍增援陸續投入戰場,結果多出來的德軍50個師在不足四個月內就被消耗大半,第二次馬恩河會戰後期,協約國軍更發動一次以坦克為主的反擊戰(即蘇瓦松會戰),是役投入接近500輛坦克。

坦克的突擊往往毀掉了德軍守軍的戰意。(網絡圖片)

 

坦克的大規模反擊令德軍原已緊促的戰力更雪上加霜,再也無法補上缺口,最終需大規模撤退。協約國軍基本上完全收復春季戰爭的失地並造成德軍重大傷亡;隨後的亞眠會戰及幾次大攻勢,協約國軍再以裝甲優勢照版煮碗,德軍被迫撤回到德法邊境附近,而且傷亡慘重兼無法短期內補充,加上國內局勢急劇惡化,最後只能在11月11日向協約國軍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美軍M1919試驗型坦克,首次採用克里斯蒂雙向懸掛系統,幾乎同時解決了速度與行走系統可靠性的問題,不過美軍因為打完仗沒有餘錢裝備,此系統被賣給英國及蘇聯,最終成就了蘇聯極為成功的BT系列及T-34型坦克......(網絡圖片)

 

結語

由戰車初期發展可知,這是一件功能性武器,目的只是針對戰壕戰地域,或協助步兵作短距離攻堅作戰等。就算到1918年,其時速仍不具備進行縱深攻擊的能力,突破後還要靠步兵繼續進攻了,故步兵傷亡仍然偏高。然而,部分先驅已預見技術進步將可賦與戰車作為機動與進攻主力-就在1918年,英國人已在其小獵犬輕型戰車上試裝300匹馬力引擎,使其獲得達30公里的路速;同年,美國工程司克里斯蒂(J. Walter Christie)更研發出全新懸掛系統,令坦克的路上及野外速度大幅提高達3倍。這終於開始了戰車由「局地攻堅車」蛻變為陸軍主力裝備的20年「漫長」過程。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8-12-0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