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日本發展400公里級反艦導彈 變相放棄ASM-3「神彈」?

2019-04-02 13:30:12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相較於F-2的長度,彈翼下的ASM-3確實太長了。(網絡圖片)

 

3月17日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有意將已發展完成、射程最遠達200公里的ASM-3超音速反艦導彈進一步發展成射程加倍的400公里級長程,並預計於2020年開始投入研發經費。該報道又指出該彈雖然已於2017年初完成全部測試,但空自這兩年都沒有落訂購買這種導彈(連平成31中期防及今年防衛預算都沒提過它),並明言防衛省似乎嫌這種導彈射程太短,無法有效突破解放軍海軍的新世代防空網,所以才繼續研發,變相相當於放棄ASM-3了。

此前用於ASM-3試驗的一架F-2原形機。不過有日本軍迷指差不多整年都未見過該機搭載ASM-3執行飛行任務。(網絡圖片)

 

似乎是有意澄清報道,日本防衛大臣岩屋毅在20日接受珍氏360防務新聞訪問時,承認400公里級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計劃,又指他們仍為F-2設計新的任務電腦,以將ASM-3整合進F-2上,而且他們希望盡快完成這計劃。這種說法確實出人意料,因為之前日方根本未有資料提過此事。根據防衛省2013年時某些計劃所載,他們準備為當時尚在研究中的XASM-3反艦導彈發展一種新的獵殺方式,即利用友機提供的資料或自身ESM,發展新的被動感測系統,借微弱電波在自身雷達不開機的情況下,進行遠距離反艦盲射獵殺。不過這個計劃似乎沒有得到進一步撥款且一直沒有下聞;

空自飛行開發實驗團的隊徽。右圖為實驗團飛機的合影。據知F-2四架原型機都編配在實驗團中。(網絡圖片)

 

另一方面,空自XASM-3以至量產型ASM-3的測試,一直都是交由岐阜基地的空自飛行開發實驗團負責。雖說那航空團的幾架F-2被戲稱「裝備最齊全」(所有F-2的改良裝備它們全都齊備),但就任務電腦而言沒什麼不同。這批F-2能完成測試工作,沒理由其他的F-2不能吧?而且ASM-3的任務規格及要求一早就定好,沒理由連15次試射都完成了還在開發機載任務電腦吧,這可是怪事啊。更重要的是,既然已試射完畢而空自還有心採購的話,斷不可能連正式編號都未有:之前的空自的反艦彈在驗收完畢後都立即獲得命名,海自在12式岸防導彈上艦實驗型完成後都將它改稱17式艦對艦誘導彈,但ASM-3已於17年完成全部試射,卻還沒有改名為18式。

由此可知,空自雖然在試射上不存在大問題,但似乎還發生一些枝節,阻礙了ASM-3的部署。至於這些枝節究竟是什麼呢?

 

空射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歷史

我們有必要先探討一下空射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歷史,方能理解問題的根源。嚴格來說,空射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發展可分成西式與蘇/俄式,其規格及投射載體各不相同,但共同點都是為應付潛在對手的水面艦艇威脅,例如50至60年代蘇聯要面對北約的優勢航母戰鬥群巨大的航空攻擊半徑、接近300公里半徑的防空圈(艦載戰鬥機與長程防空彈),以及相當強的損管能力,一般蘇聯攻擊機或轟炸機幾乎沒法「埋身」,甚至「有去無回」,這情況下唯一能發動攻擊的方式就是配合不同的機艦,在防空圈外以飛彈進行飽和打擊,以及「一發入魂」的破壞力。因此,蘇聯的反艦飛彈唯有向重型化及高速化,令防空系統能應付的時間大幅縮小邁進。以下可說是60年代至今所出現過的超音速反艦飛彈的特性簡介。

 

雖然同是俄系第二代超音速反艦彈,但布拉莫斯 /KH-61近9米長的長度也實在太巨大了,6.6米長而最大射程相當的鷹擊12算十分小巧了。(網絡圖片)

 

蘇系的代表:KH-22型重型空射超音速反艦彈,最新改良型射程更達1000公里(KH-32),但巨大得TU-22M中程轟炸機如想保持超音速飛行能力,就只能將炸彈艙門拆了才可掛一枚。(網絡圖片)

 

反艦導彈要求眾多,例如長射程、低空突防、高速突防、可部署性(如重量夠輕,可搭載機種較多)等,部分性能其實存在矛盾;而各代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性能要求,往往令矛盾進一步激化:新世代的超音速反艦飛彈,要求及難度可說進一步提高,其中最大的矛盾是射程與突防速能力:你要射程愈長,最好當然是用更大、升力較好的彈體,以及更省燃料的推進方法,但這正正阻礙飛彈極速的提升,而且更大的彈體不能讓更多類型的載機使用;你要更好的突防能力,低空超高速當然是較好的方法,但由於低空的空氣阻力極大,不單速度受限制,空氣阻力也會大幅壓縮射程(軍事資料標示的最大有效射程往往是高高高彈道下的射程),並提高燃料消耗……當然,如果你用隱身性來提高突防能力也可,但超音速氣動外形往往和隱身設計原則矛盾,而且飛行的高熱在紅外焦平顯影下也變得無所遁形,等於減少突防能力。

空射短程彈道導彈似乎也是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另一個新方向,尤其是對方反導能力不算強大時。圖左是中國外銷用的CM-400AKG,最高速度4馬赫;圖右是去年才公開的KH-47M2,射程及速度分別為800公里以上及8馬赫以上。後者基本上已踏進極超音速武器的門檻。(網絡圖片)

ASM-3繼續研發的難題:

無論ASM-3最終選擇正式部署,還是發展成更遠程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其實還是面對一系列的技術矛盾及部署問題,大約可分成以下三項:

自衛隊發佈的國防資訊相對比較模糊,不但外國軍迷,甚至不少本國軍迷都被"騙",例如之前常見的"白色神彈",其實只是5.25米長的XASM-3測試彈,由於沒有一節燃料箱,射程只有50公里左右。真正的ASM-3其實是下方那支,長度已達6米以上。(圖片來自新浪軍事,並由小弟改圖進行比較)

1. 載機嚴重限制搭載能力:

第一個問題當然是前段提到的性能矛盾,但ASM-3比較大的問題不是號稱940公斤的重量,而是長度:量產型的長度已達到6.1米,號稱940公斤重,相當於空自現階段最大型外掛油箱。涉及重心及重量分布問題,這種大型彈械對載機有更嚴格要求,通常是愈大愈好;然而,海自指定的反艦機就只有F-2,而F-2這種15米長的中型機,要搭載6米長的重型彈械已非常勉強了;當然,空自未來還有42架F-35A可執行反艦任務,但日本並沒有購買射控電腦的原代碼,根本沒法將自己的武器整合到飛機上面,而且ASM-3長度必須外掛,對長度與F-2差不多但翼展更短的F-35A而言是個更大的問題;再講,若果隱身機要外掛,那就等於不要隱身了。

搭載重型彈械,其實還是重型機方便。殲16(左)雖然還未被發現搭載鷹擊12,但卻能裝上了可用於鷹擊12的重型長掛架;殲轟7A的大量內載油與高單翼設計亦適合作為鷹擊12的載機,不過原本指定載機殲轟7B因為殲16提早量產而停止研發後,相關技術是否會用作改良7A,還是未知之數。(網絡圖片)

 

現在ASM-3如果要改成400公里級數,要在不改變直徑、氣動外型或衝壓引擎 / 燃料下加長射程,就需要搭載更多燃料,那導彈不但更重,也會更長。問題在於,無論是放大還是純粹增加長度,一掛在機上都會改變飛機重心。現在F-2要搭載已經相當勉強,如果是進一步加長版(舉例:6.5米),那F-2是否能搭載,或者搭載後穩定性會否進一步惡化,都是很大的疑問。難道屆時要變成陸射導彈,還是由P-1反潛機搭載?

055型101號艦南昌艦據悉已抵達青島,準備參與23日的海軍節檢閱式。艦上的紅旗9B射程已由原本120公里提升至接近200公里,如果能規劃更好的高拋彈道,射程可進一步延伸,另外本艦亦整合了中程防空彈及先進的射控與資料鏈系統,很有機會成為艦隊防空網絡的中心。(網絡圖片)

2. 沒法預計潛在對手的進步程度:

發展400公里級超音速反艦導彈也存在另一個問題,即潛在對手-中國在海軍力量上究竟會進步到什麼地步。假設讀賣新聞所報道為實,空自似乎評估過在東海(日中兩國海軍最容易發生衝突的地區)似乎要面對非常強大的海空四、五代機及預警機群組成的攔截力量,加上中國海軍艦隊防空艦大幅增加,而且面對艦載機與中、長程攔截飛彈攔截,F-2戰鬥機要突進至200公里(高-高-低彈道)甚至150公里(高-低-低彈道)攻擊將愈來愈困難;而預期中國海軍的空防力量進一步提高,未來甚至可能具備第五代艦載機與類似NIFC-CA系統的CEC聯合接戰能力的情況下,艦隊防空網可能更加嚴密,一架沒隱身能力的F-2帶著也沒有很高隱身能力的ASM-3改良型突入至300-400公里(視乎選擇的彈道),生存能力及攻擊效果仍有明顯疑問。

分散式殺傷概念本來就是透過普遍發配新式反艦武器與艦隻上,再透過網絡進行敵性分享與協調分配目標,對敵方區內軍力進行大規模打擊,同時強化防空及反導的協同作戰肶力,從而分擔航母戰鬥群的工作並取得制海權。系統對於網絡整合性、資訊共享與武器的協調性十分強調。(網絡圖片)

 

3. 海自 / 空自選擇加入美軍的「分散式殺傷」概念,反而有可能影響本彈的發展:

美國雖有投入過發展超音速對陸 / 反艦導彈的研發,但後來似乎也因為研究時無法解決800公斤級數超音速導彈帶來的射程與突防能力之間的矛盾,加上航母優勢、隱身技術的發展與及魚叉系列導彈(包括陸攻型的SLAM)足夠任務需求,而沒再發展下去。

有趣的是,相隔30多年,ASALM驗證體(準備作為空軍的陸攻及反艦彈)與LRASM-B在氣動上竟有相當多相似的地方。ASALM是空速近4.5馬赫的飛彈,不過由於諸多原因,這種重量的高超音速飛彈,射程始終無法令美軍滿意,最後都停止發展。(網絡圖片)

 

2010年美國因應中國海軍力量,開始籌劃下一代艦隊殺傷系統,當中推出了所謂LRASM計劃。計劃下共分兩種反艦武器項目,一種是500公里級別的次音速准隱身長程反艦導彈(即今天的AGM-158C型),另一種是高超音速的攻頂型飛彈LRASM-B。不過由於LRASM-B型彈的射程要求與技術難度太大,早於2012年取消。現時美軍籌建中的分散殺傷概念,就是以AGM-158C及JSM兩種反艦導彈作為核心裝備。撇除導彈本身的演算、搜尋及網絡敵情共享,兩型導彈都採用隱身設計,目的無非是減少可被探測的距離,以更容易潛伏在防空網外圍,或者突入艦隊防空圈。美國現時除了利用SM-6的反艦功能做補充打擊手段(但威力不太好)外,就未選擇使用超音速反艦飛彈作為長程攻擊手段。

17式艦對艦導彈,發射管比原90式反艦彈還長1.5米,射程未知,有可能是300公里,且不排除發展成空對艦版本的可能。(網絡圖片)

 

海自及空自幾乎肯定加入艦隊殺傷系統中,並有意購入AGM-158C及JSM。問題卻是,ASM-3改進型雖然應能融入這攻擊系統中,但此彈(或者說,絕大部分超音速反艦導彈)沒有很高的隱身設計,紅外線信號極強,射程又較近(高-低-低彈道可能只有300-350公里),無法像AGM-158C般在艦隊外圍作較長時間盤旋待機,更不見得有足夠時間進行像AGM-158C般的預先分析能力,實難作為早期發動先制打擊的利器。若果用作進行補充打擊呢?那用17式對艦誘導彈即可,幹嗎要用ASM-3改?

法國的ANS(左下)及ANNG/ANF(左上)在性能上甚至比後輩ASM-3更強,不但具備非常強大的末端運動性,ANS更破天荒的引入固體燃料衝壓引擎。不過亦因為技術難度太高及需求大減而被放棄了。右邊是英法合製的飛馬座,由於要2030年後才有實彈進行測試,要深入討論這東西實在為時太早。(網絡圖片)

小結

超音速反艦導彈雖然有著超低空高速的突防優點,卻也帶來設計上的很多矛盾,過往經驗表明在諸如大小、重量、速度及可部署性上都很難有合理的妥協。環觀無論是潛在對手還是戰略盟友,對這方面都在另尋出路,例如中美雙方似乎都致力研發高空極超音速反艦 / 陸攻武器;中國亦似乎正在研發空射「亞超結合」反艦武器(彈身是可設計成隱身構形的巡航導彈,彈頭在最後階段可分離並以低空超高速方式攻擊敵艦)。當遇到重大技術與戰術困難時,另闢更有效的「蹊徑」才是上策。以日本立場來看,如果仍拘泥於「白色神彈」,似乎並非一個好選擇。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19-04-0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