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Zenji Fan:淺談金庸先生武俠小說風格的流變

2018-11-01 15:10:17

金庸先生逝世,大概會掀起未來十年甚至廿年內最後一波「金庸熱」,那麼,就趁這時寫點感想吧。

武俠小說這類東西在中國歷史也算蠻長的,其中有一部分是受到西遊記之類神怪小說影響,比較誇張;另外有一些就比較實在,不過說來其實與現在一堆YY小說或輕小說差不多,賣錢的(有些更誇張的看法是:五、六十年代華人地區大部分武俠小說根本就是當年的輕小說),所以是大家都知道但不太值得評價的東西。

事實上《紅樓夢》是到五四時期才給予正面評價,同時也開創中文言情小說興起之道;武俠小說要同樣獲得文學界正面評價,也是要到金庸才開始,即使認真說金庸真的是給年輕人看的,年紀大了才看會看不下去,不過與同期或更早期的比起來,至少已有相當改進。

不過金庸開始寫小說,其實也是湊巧,而且最早期兩部小說——《書劍恩仇錄》與《碧血劍》,完全就是龍傲天模式(註1)……畢竟當時是因為新聞事件掀起武俠熱,報社要還有文筆的記者湊熱鬧,就硬叫梁羽生與金庸寫小說,看過早期訪談,居然是當天要兩人第二天就各交一段出來,這種趕鴨子上架,能寫得出《書劍恩仇錄》,算不錯了。

金庸小說改編的舞台劇「胡一刀」。(照片來自歐錦堂先生FACEBOOK)

但金庸真正能成為大師,就在他居然寫到必須寫下去,而且他也注意到自己的問題,因此跑去上了一些課開始,接下來第三部《雪山飛狐》與第四部《射鵰英雄傳》,就有很明顯的戲劇風格;倪匡早就說過《雪山飛狐》變舞台劇根本沒有違和之處,《射鵰英雄傳》中也有如牛家村密室這種上舞台根本不用改的橋段。

雖然上文學戲劇課程的人很多,但上課過程被生活所逼必須馬上把所學的拿來應用的人,很少。金庸有上課同時就要應用的實踐,學得很成功,所以後來的《神鵰俠侶》,雖然被日本輕小說作者稱讚領先時代,例如早在半個世紀前已經大量用上今天輕小說常用的情節元素,以及出版社編輯們通常要求作者加強的內容,而且運用得比今天的輕小說更成熟流暢,但很大程度上仍擺脫不了商業小說必然出現的一些內容,只是,比他過去的作品,成熟很多,也超越大部分同行的水準。

但另外一個問題也開始凸顯,就是小說中的時間軸:《神鵰俠侶》在《射鵰英雄傳》之後,比較容易發展;《飛狐外傳》在《雪山飛狐》之前或中間,金庸不「吃書」而修改設定,很多部分就被卡死,程靈素袁紫衣注定沒結局,苗人鳳被妻子「戴綠帽」而沒辦法報復,《飛狐外傳》就是悶……

 

提出金庸武俠小說是輕小說先驅的,其實是日本輕小說《世界盡頭的聖騎士》的作者柳野かなた。(網絡圖片)

 

等作為商業小說的作者成熟後,金庸開始做其他嘗試,更文學化的嘗試:《白馬嘯西風》發展成《素心劍》(後更易名成《連城訣》),《鴛鴦刀》則擺在神鵰俠侶之後,和《倚天屠龍記》同年。 這兩部完成後,就是重寫並糅合前十部小說特色的《天龍八部》(有兩部重疊所以只八部)(註2),本來可能是想把前八部的主角重新納入並改寫,但最後只能看到郭靖與胡一刀合成蕭峰(或者加上蕭遠山),陳家洛變慕容復(邪惡/悲劇版),狄雲變游坦之,剩下很難追,小弟會猜段譽是楊過,虛竹或許是張無忌的理想型,以重寫來說大概是失敗,但以小說來說就變得格局很大,很成功。

但也就在同時,金庸開始逐漸擺脫中國民族主義,雖然現在的人感覺不像,但那個時代的人,民族主義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他能藉蕭峰後半段說出那些話,已經不簡單了。

只是這兩部以後,要如何讓自己寫小說能力更上一層樓?《俠客行》嘗試不佳,笑傲江湖與鹿鼎記終於到達金庸自己的顛峰,接下來想重寫古小說,卻只能寫出《越女劍》,《虯髯客》寫不出來,加上全心經營《明報》,作為作家的金庸先生,只能結束……

拿古小說改寫失敗了,那就修正自己小說的缺點,看有沒有辦法突破!這就是最普及的第二版金庸小說,很多方面上真的比第一版好看,除了《笑傲江湖》(因為已經達到顛峰了)……但是,似乎沒辦法突破。

第三版小說版的改動,著重對已經很有個性的角色作更深入的修改,讓讀者更了解其內心世界。圖為央視版《射雕英雄傳》中的黃藥師造型。(網絡圖片)

第三版則是融入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往好處講,某些部分寫得更細膩,比方說出喜怒無常的黃藥師為何會遷怒四弟子,以及袁承志與公主同臥一床時內心可能的悸動,算是賦予額外的人性面,但某些部份來說,這樣做反而減損了商業作品的價值,又受限於原始小說架構,很難從年輕人看的變成老人也看的……

要評論金庸先生小說,就像評論動畫鉅著《高達》及其大量續作,不能排除這是商業作品,因此很多部分的格式必須符合連載/播放時的規定與限制(註3),而它們的偉大,也是在這種架構下才有意義。

 

 


註1:「龍傲天模式」是網絡術語,指主人公一出場就已經非常強橫,甚至利用「主角光環」就可輕鬆打倒敵人,同時在小說內大開「後宮模式」,不用多費心機,眾女主角就已誓死相隨。(編註)

註2:香港坊間普遍認為《天龍八部》是指佛教護法神中的八種神族,書名其實是個隱喻,泛指地上眾生相的故事(編註)。事實上,金庸先生對《天龍八部》書名的解釋是在第二部修改並集結成書時才提出的,而且倪康早就提出過質疑。作者在其面書中進一步解釋自己的看法,並指出金庸被迫將原本寫作目的進行修改,是另有原因的:以下是作者留言擇錄:其實應該這樣講,《天龍八部》的一個嚴重問題,在游坦之過渡到虛竹這一段,金庸避禍,倪匡代寫,整個就亂了,只能往收尾的方向跑,最後只好在少室山這一段動用希臘神話中的機械神模式,找個無名僧把事情通通解決, 等到第二版修正時, 就整個往現在所知的方向去跑,書名不再有明確的指稱,變成世間相的龐大象徵......而小弟這邊對天龍八部的切入點,就是以「金庸」之前各作品的角色,在這部作品中被放到哪個位置」去評論。只是力圖復國的陳家洛變成慕容復這樣悲哀的角色,也實在是......

註3:例如每期一小段, 會造成劇情連續性必須幾個字切一段而受影響, 或者不必要的情節多了一點, 或者意猶未盡……

 

作者是台灣人,前軍事雜誌投稿者

原文轉自作者Facebook,香港輕新聞獲授權轉載

By 2018-11-0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