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李立峯﹕區選選票和民調所反映的民意現狀

2019-12-05 13:06:46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區議會選舉結果出爐,有不少人將選舉的結果視為民意的真實反映。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12月5日於《明報》撰文表示,選舉結果是最準確的民意,這說法並不精確,要知道「市民是否支持當下的抗爭運動」,還需要視乎有多少不同立場的選民是將是次選舉視為「變相公投」,而分析其中的「公投票」比例才可掌握較準確的民意。

「公投票」比例反映準確民意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12月5日於《明報》撰文表示,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選舉結果令運動支持者鬆一口氣,也打破了建制派『沉默大多數』的說法」,似乎亦印證這次選舉是一次關於反修例運動的公投的說法;然而認為「選舉結果是最準確的民意」此說法似乎本身並不精確。如果我們要知道「市民是否支持當下的抗爭運動」,便不可簡單地把選舉結果當成答案,「以選舉結果作為基礎計算抗爭運動的支持度」,要有額外的調查資料作輔助。

香港民意研究所(PORI)在11月26日至28日之間的一次調查,問及被訪者在區議會選舉投票時的考慮因素,其中有一道題目是﹕「社會上有意見認為今次區議會選舉是一次抗爭運動的變相公投,你今次投票時有沒有這種心態?」而有意投給民主派候選人的被訪者中,「有87.8%說自己有此心態」,而投票給建制派的被訪者中,「只有49.2%說自己有此心態」。

李立峯指,由於網絡調查的局限,調查中投票給民主派和投票給建制派的被訪者比例非常懸殊(12,647人和286人);如假設這兩個子樣本(subsample)能分別代表民主派候選人的支持者和建制派候選人的支持者;則可推論出選民主派候選人總共拿下的1,673,834票中,有1,469,626票是「公投票」,建制候選人所得的1,206,645票中,有593,669票是「公投票」。兩邊的公投票加起來有2,063,295,民主派佔71.2%,民主派和建制派的「公投票」得票比例是71.2%對28.8%。

李立峯認為,此結果與9月時中文大學替《明報》進行的民調中,問及「誰要為連續不斷的警民衝突負上最大責任時」,認為特區政府、中央政府,或建制派要負最大責任的約佔74%,認為示威者、民主派,或外國勢力要負最大責任的是26%的結果接近;反映出來的是當時支持和反對抗爭運動的比例。至於74%和71.2%之間的差異,「可以是抽樣誤差,也可以是9月和11月之間輕微的民意轉變。」

民意在九月或更早前已變穩定

基於以上的數據,李立峯認為,市民對抗爭運動看法在9月或更早已變穩定,「香港市民在整體上支持和反對是次抗爭運動的比例,大約就是7對3」,「若一些運動訴求(如獨立調查委員會和重啟政改)得到部分反對運動者的支持,該些訴求的支持度就有可能貼近或超越八成」。「隨着運動持續,市民累積了非常多關於運動的資訊,這些既有資訊會成為人們詮釋新資訊時的基礎,所以新資訊要轉變人們的態度,雖不能說無可能,但會愈來愈難」。

李立峯表示,由於民意穩定下來,也代表對運動或個別訴求的支持度難以持續上升,「例如獨立調查委員會,8月和9月的中大民調中已有八成支持,10月調查中支持度更有88%,本來就不太可能再升」,「11月PORI運用之前中大民調的一些題目再作跟進調查,支持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市民回落至84%,同時,支持重組警隊和認為林鄭應該下台的比例也同樣下跌約4個百分點(但都仍然超過六成)」,「除非這些比例在未來數月持續下跌,否則這一個月的輕微轉變算不上逆轉,那很可能只表示民意開始在一個範圍內起伏。」

立法會選舉公投票比例或更高

由於市民經過幾個月密集的資訊接收,市民對時事的掌握非常充分,「在以往一般情况下,很多市民可能搞不清楚檢討委員會和調查委員會有什麼分別,但在當下,政府是難以魚目混珠的」,而「區選的確緩和了社會氣氛,帶來較為平靜的一個星期,但這情况在818民陣大遊行和10月下旬其實都出現過,政府不積極回應訴求的話,抗爭和衝突不會停止,這在剛過去的星期日已經可見。」

李立峯認為,據以上的計算「這次區議會選舉有206萬公投票,佔總票數七成,民主派在議席上大勝,的確是因為大部分選民視今次選舉為變相公投,而公投票又較大幅度傾向民主派」;雖然「區選中仍然有為數不少的非公投票,這些非公投票大幅傾向建制,所以建制的總得票率仍然不太低」,但如果形勢未有大變,面對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公投票比例可能更高一點,民主派的得票率也可能再高一點」。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12-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