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吕琪:淺談網絡上「謔法」現象的由來

2020-03-22 14:54:31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法國投降後,法國市民強忍淚流、看著德國佔領軍巡遊的場面。(網絡圖片)

 

不知何時開始,網絡上開始流行一種迷因(meme)——拿法國開玩笑。它最早的起源或可追溯到1995年的美國卡通「The Simpsons」,這項文化數年前傳入中國的軍迷圈,網友開始大規模地拿法國來戲謔一番,例如把所有上舉雙手的動作稱為「法式軍禮」,認為法國的國旗應該是為「白旗」,以及被化用在各種情境下的「拿破崙六日進軍巴黎」歷史「梗」等等……「今日謔法」已成為不少網友們偶爾的娛樂節目,甚至逐漸發展成一種次文化。這場網絡上的「謔法」狂歡有點令人費解,畢竟中國和法國的交集並不那麼多,甚至身邊不少人還把火燒圓明園的英法聯軍都記錯成八國聯軍。那麼「謔法」的起源是哪裡?法國真的這麼弱嗎?今天我們聊一聊這個話題。

不少戲謔二戰的改圖,或多或少都嘲笑法國在二戰的無能與投降。(網絡圖片)

謔法的前世今生

 追根溯源,「謔法」的歷史源於和法國人「相愛相殺」數百年的英國人,他們才是嘲諷法國的先鋒。從前讀書時學英文,我會奇怪,薯條會為何叫做「French fries」,然後再看這些英文單詞的意思:「French Disease」(性病)、「French pox」(梅毒)、「French postcard」(春宮圖),才明白英法這對鄰居互相之間的「惡意」有多深。

大家常見的拍照手勢比個V,有人解釋這代表「Victory」,但反V就是英國用來羞辱法國的,歷史上阿金庫爾乃至百年戰爭時期,法國人都被英國的長弓手打得無法還手,法國人大叫要砍下英國人的食指和中指,讓他們拉不了弓,然後英國人每次交戰就伸出食指和中指,大概意思就是「我的手指還在呢,你怎麼不來斬斷?」從此,「謔法」在英國形成一種文化,二戰後更傳播到全世界。

英法百年戰爭因加斯科涅地區控制權爭奪而起,雙方打打停停多年。由於引入大量長弓兵以進行遠程投射戰術、有效壓制法軍重騎兵,早期戰局有利於英軍,當中數次更是打到法軍潰不成軍。圖為1415年著名的阿金庫爾戰役。英軍長弓兵在軍中價值極高,甚至連英軍的騎士都會下馬保護他們。長弓兵多為平民職業兵,其不僅是中世紀以來首支可完全壓制貴族騎兵的武力,歷史上亦要其重要意義,即平民亦可以壓制貴族。加上之後熱兵器(火槍)的引入,貴族所具備的武力優勢頓時消失,封建制度逐漸漸崩潰。當然,另一結果就是英法往後500年的互相敵視與防範。(網絡圖片)

 

1980年代BBC的連續劇「Yes, minister(《好的,首相》)」就經常拿法國來嘲諷一番。進入網絡時代,「謔法」主要集中在對於法國近現代「辣眼」的戰爭表現上,以至於網絡遊戲《鋼鐵雄心》(Hearts of Iron)裏,玩家自創了「在法國投降前占領巴黎」的「史詩級」難度玩法:因為遊戲中法國的凝聚力太低,當玩家在到達巴黎之前,就能夠占領足夠的勝利點來迫使法國投降,能完成這個高難度任務的幾乎沒有。至於法國為何會在二戰時淪落到如此下場,恐怕和他們的國家地理以及國策有很大的關係。說到法國的淪落,筆者覺得可以和戰國時代的魏國聯繫一下,正所謂「歷史總是在不斷的重演」,二國的國運有太多的相似之處。

Bilibili影片網站中《好的,首相》謔法 / 辱法情節大雜薈。有興趣的可點擊連結觀看。(《好的,首相》截圖)

 

地理位置易攻難守

戰國時魏國身處四戰之地,東臨齊、南有楚、西挨秦、北接趙,而這四國都是大國,緊緊地把魏國擠在中間。因此,魏國想要往外擴張,其難度十分大。同樣的,法國在亨利四世登基前,周邊也是為歐洲列強所環繞,隔海相望的世仇英格蘭、還有比利時、丹麥以及南邊統治伊比利亞半島的哈布斯堡家族這些強敵環伺。

法國和魏國的所處地緣戰略環境都不理想,法國兩側分別是大西洋和地中海,從大西洋出海的通道被強大的英國人所封鎖。地中海是個陸間海,只有直布羅陀一個出口且狹隘易封鎖。往南有比利牛斯山、往東有阿爾卑斯山,而自己領土的北面又基本是平原,稱得上是易攻難守。所以歷史上法軍一旦在北方吃了敗仗,巴黎必然會被敵人占領。而魏國也差不多地處中原腹地,四周可守的天險不多,可以說法國和魏國都是面臨著地理位置不好,還要在強敵的夾縫中求生存的情況。

公元1700年的法國與公元前350年的魏國。地緣上兩者都位置中心,完全是四戰之地。魏國形勢其實更差,因為三家分晉時,魏國分得的領地硬生生有一半成了飛地,中間被韓國隔開。(網絡圖片)

 

国家崛起之路

由於國家的地緣位置不理想,所以魏國和法國崛起的機會只有一次,即在其他諸侯國尚未強大起來之前,通過政治制度的革新強化了中央集權、進行了軍事革新,從而迅速改變自己地理位置的天然缺陷。

李悝(左)與其親手提拔治鄴的西門豹(右),算是法家早期人物。李悝重法重農的思想與改革,某程度上正正由於魏國惡劣的地緣環境逼出來的。(網絡圖片)

 

戰國初期的時候,魏文侯在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先後任用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多為早期法家)獎勵耕戰,興修水利。從此抑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魏文侯死後,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在位25年期間,任用軍事家吳起進行改革,國力繼續上升,東征西討,奪取楚國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為後來政治中心的東移打下基礎。等到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時候,魏國已經稱霸中原長達百年。

編按:法國自17世紀開始的強權,路易十四倒有點像坐享其成,真正的尊基者,其實是厲行中央集權並建立有效財政制度的亨利四世及黎希留紅衣主教(路易十三世之權相)。二人連綿七十年管治,今法國在中央集權、財政、人文發展及外交影響力上都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網絡圖片)

法國的崛起之路和魏國也很像,從亨利四世開始勵精圖治、發起了宗教改革、集大權於一身一統法國。到路易十三和著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時,通過一系列戰爭:三十年戰爭、法荷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大同盟戰爭等,帶領法國波旁王朝打敗了伊比利亞德意志哈布斯堡王朝,徹底結束了長達三個世紀的哈布斯堡王朝霸權,使得法國成為新的歐洲霸主,從而奠定了法國的地位。再到後來威震歐洲的拿破崙,可以說法魏兩國的崛起之路都是通過政治和軍事的革新,讓國家上下團結從而稱霸一方。

魏國自第三任君主魏惠王起便連續多次向東面發動戰爭,不但耗損國力,最後於馬陵之役更徹底慘敗,是為魏國由盛而衰的轉捩點。(網絡圖片)

 

国家衰落源于战略失误

但正所謂「花無百日紅」,法國和魏國雖曾長期把持了一方霸主的地位,但都沒能避免国运衰落。表面上來看,兩國都是在輸掉了一場戰爭後失去了霸主的地位,魏國是毀在了馬陵之戰,法國是毀在普法戰爭上。但仔細分析,兩國成為霸主後,都在戰略定位和政策執行上犯錯,才使得各自頭頂的王冠最終跌落塵埃。

法魏兩國在成為霸主後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力圖改變自己四戰之地的戰略地位。魏國為了繼續霸主的地位,先選擇對齊開戰,而後又選擇對自己的盟友三家分晉中的韓、趙兩國連續作戰,最終在我們熟悉的成語「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先後敗北,元氣大傷,同時自己的鄰居秦國,也利用魏國連續外戰無暇西顧的機會,逐漸強大起來徹底取代了魏國的地位。

法國雖至路易十四時極盛,卻因連年用兵而導致國庫空虛。法國大革命後雖有拿破侖等戰爭天才及首次使用全國動員制,令法軍在1810年前幾近戰無不勝,最後仍因國力耗盡而敗。拿破侖三世時國力雖有所回復,但仍顧著海外擴張,才終令普魯士有機可乘。(網絡圖片)

 

而在法國,雖說拿破侖因為萊比錫戰役和滑鐵盧戰役國力受損,但至少國力依舊尤在。然而自拿破侖三世在位後期作出了一系列致命操作,被俾斯麥玩得團團轉,而且眼睜睜地看著普魯士一步步走向強權。面對強大一統的普魯士,雖然禦駕親征但已無力回天,最後自己也在色當城下做了普軍的俘虜。隨著強大的德意志崛起,法國失去了自己在歐洲大陸頭號霸主的地位。很明顯,法魏兩國在強大後都選擇錯了自己的對手,無視了身邊強敵的坐大,兩國在國家戰略上出現了重大失誤,並因此吞下了苦果。

其实,法國從「阿維農之囚」起(筆者注: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強制羅馬教廷遷至法國阿維農地方,並受法王控制。史稱阿維農之囚。從13051378年,連續七任教皇都是法國人,受法國國王的支配,成了法王的禦用工具。),歷經百年戰爭,再到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和「常勝天才」拿破侖幾位強人領導,到俄法同盟,都強大得一时無兩,結果隨著普法戰爭的慘敗,再到二戰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和六星期速亡,被世人笑話繼而就開始了「謔法」梗。因為「謔法」和法國歷史上的強大有著較大的反差,剅笑了不少對西方史或戰爭史有相當認識的網友。

若單論技術與設計創意,法國在1930年代後期的坦克設計絕不下於德國同行,部分更是猶有過之。而法國陸軍也沒有像一般歷史書所講抗拒陸軍裝甲化,甚至連馬其諾都指出"馬其諾防線"完成後就需著手解決法軍裝甲與機動能力不足的問題。然而由於財政問題及對陸軍發展前景爭論太多,法國浪費了至少7年的時間提升自己的裝甲戰力......圖為法國投降前已製作出原型車的ARL V-39突擊砲,其75MM反戰車砲砲管可因應越野行走而"縮回"車身內,射擊時才再伸出來。(網絡圖片)

 

不過法國再怎麼弱也是當今聯合國的五常之一,在非洲也有強大影響力,國家的硬實力還是有的。況且根據好事者的統計,歷史上法國在對外的戰爭中的勝率還是挺高的。但法國在1940年投降這件事上做的確實太「窩囊」。一個合法政府迅速地全面投降,算是全面戰爭中最荒誕的事情,它代表著法國放棄了主導自身命運的權力,將整個法蘭西放到談判桌上,任由它人處置。即使是當時的義大利,選擇的也是倒戈一擊,而不是任人宰割。在全面戰爭中,一個合法政府,可以被打垮、流亡、殉難,甚至可以倒戈,唯獨不應該投降——因為這種戰爭一旦捲入,就不可能再把自己置身事外,付出再多代價也不行。

法國投降及退出戰爭後的1940年7月,英軍發動投石機行動,派出地中海艦隊到法國本土艦隊集結中的阿爾及利亞凱比爾港外,要求當中的法國海軍加入英軍行列,繼續對軸心國作戰,或至少將艦隊開到西印度群島或美國(中立國)的港口並宣佈脫離戰爭,免為德國所利用。港內法軍拒絕從命,英軍即以艦載機及戰艦砲轟港內艦船,導致一艘舊戰艦沉沒及五艘軍艦重創。至此英國與維希法國的關係正式破裂。(網絡圖片)

 

更嚴重的是,全面投降的結果並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被雙方都視為敵人:過去的敵人會將你視為案板上的魚肉,肆意掠奪;過去的盟友也會將你視為背叛。不過得益於現代社會不再單純的追求領土的征服和占有,加上二戰期間戴高樂的努力及法國國內遊擊勢力的奮戰,法國避免了步魏國後塵、走上徹底滅國消亡的路子,但卻開啟了網友「謔法」的新歡樂。

自由法國的領袖戴高樂將軍,1944年8月光復巴黎後參與勝利遊行。他於1958年成為法國總統,當時已知法國無法重回一戰前的國際地位,但他進一步推動法德和解及共同領導歐洲事務,為法國近數十年的發展及在歐洲的領導地位打下穩固基礎。(網絡圖片)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3-2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