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醫療艦救援 病急亂投醫?

2020-04-10 12:07:09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美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於三月爆發後,美國總統川普高調宣布,其將派遣美國海軍輔助艦隊所屬兩艘醫療艦,USNS Mercy以及USNS Comfort分別趕赴疫情嚴重之洛杉磯與紐約,以便支援當地醫療能量,儘速協助穩定疫情。

但在當時此項決定就受到軍事專家提出質疑,認為依據艦上人員專長與裝備配置架構,美軍醫療艦根本就不適用協助穩定疫情任務。果不其然,當兩艘醫療艦分別到達目的地後,不是在初期裹足不前受盡批評,就是在靠泊指定碼頭後,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病患收容數量屈指可數,幾乎完全無法派上用場。

編按:圖片攝於USNS Comfort其中一間大型病房,可見基本上是開放式大艙病房。2017年時USNS Comfort雖協助救援波多黎各的受災者,可大約只接收了290個病人及進行了192個手術,對比其病床數目似乎差不少。其最能幫助島上災民的還是提供照X光之類的服務。(網絡圖片)

 

其實派遣醫療艦前往支援,根本上是川普總統所耍弄之政治戲碼。早在2017年颶風馬麗亞侵襲波多黎各後,USNS Comfort奉命前往救援,希望能夠紓解當地醫療體系作業壓力時,依據最後所收容病患人數觀察,當時就已經發現到此種專門為戰爭傷患所設計之醫療艦船,在因應他種醫療危機時,能夠發揮之空間其實相當有限。所以川普高調宣布派艦火速前往救援,實際上完全就是心知肚明,此種政治姿態最後很難發揮實際醫療功能。

為何醫療艦不能發揮救援疫情或是紓解疫區醫療體系壓力功能,其實是因為下列幾個因素;首先是醫療艦上裝備與醫療人員專長,並不是針對影響呼吸道之疫病,而視依據戰爭中最經常發生之外部創傷與燒傷而規劃,所以其根本無法收容與診治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發病之病患。

其次是當時聲稱可將疫區醫療體系現有病患轉至醫療艦上由其收容,如此得以釋放當地醫院醫療能量,轉用針對疫情進行診治作業。這種想法更是匪夷所思,此因由當地醫院將病人轉至醫療艦上,其實亦未見得能夠符合醫療艦上醫療人員所具備之醫療專長,到時候產生差錯,不更是草菅人命?

此外就算是將其他病患硬式疏散至醫療艦上收容,所釋放出醫療能量與設施,亦無法立即轉向作為診治呼吸道傳染疫病之用,所有專用隔離設施與醫療器材都要重新配備,不光是騰出床位就可以解決病患收容與診治問題,此種思維顯然就是低估整個醫療作業與疫情管理控制之複雜性。

編按:USNS Comfort基本性能介紹。

 

最後必須提醒,醫療艦本身僅算是緊鄰前線之醫療作業設施,其與陸地上配合地面部隊機動作業之野戰醫院地位相當。醫療艦與野戰醫院並不打算提供長期醫療作業,其目的在於穩定傷患情勢,讓其獲得繼續運輸後送之生理體能條件,然後儘速安排運輸作業,將傷患送至後方能夠提供完整醫療作業之正規醫院。

所以將醫療艦比擬成海上浮動醫院,在理念上就是完全錯誤想像,根本就未能理解到醫療艦是「救急而不救窮」,僅專注於提供初始醫療處置,但絕對不是打算收容傷患長期養病,最後讓其在醫療艦上康復出院。所以讓醫療艦前往疫區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必須定位清楚;讓艦上醫療人員依據其專長,協助處理門診或是檢疫採樣與檢驗,適才適所才不會勞民傷財又毫無所獲。

 

作者張競先生間介:中華民國榮民,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04-1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