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陳景祥﹕當中國要平視美國

2021-03-24 16:33:45 最後更新日期:2021-03-24 16:51:21
陳景祥

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曾任教樹仁學院,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

2103245中國外交部圖片

中美高級別官員在阿拉斯加會談,雙方火藥味十足的「開場白」劇味十足,引起了媒體熱烈討論,過去幾天我在社交媒體收到的評論分析真如「潮水般」湧至,大家議論的其中一個重點話題,是到底誰惹起這場外交激辯?責任在中方還是美方?到底是誰違反了外交禮儀?

外交會談開場白你來我往話藏玄機,並不罕見,香港人記憶猶新的,是22輪中英香港前途會談;每次會談開始前雙方代表都會說一兩句反映會談狀况的話,當年會談接近尾聲之際,中方代表周南就以「輕舟已過萬重山」透露應該就快達成協議,這種手法,外交官應優為之,而且通常要做得優雅。論優雅,當以中國外交系統祖師爺周恩來為表表者,當年中國的外交形勢比現在更惡劣,然而周恩來在國際場合不慍不火、不亢不卑,為中國樹立了良好形象。

美方開場白「講數」味濃

可是3月18日的阿拉斯加會談卻是另一個樣。內地官媒稱美國代表先致開場白時「嚴重超時,違反外交禮儀」,然而根據現場視頻,當天會談安排是先由美方代表發言,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開場白長2分27秒,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的講話長2分17秒;然後到中方代表發言,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講話長16分14秒,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講話長4分9秒。

據路透社引述不願透露名字的美國官員指,會談前雙方同意4名代表每人作兩分鐘簡短發言,從發言紀錄來看,實事求是地說,美國代表並沒有「嚴重超時」。觸發中方代表長篇發言反擊的,是美方代表開場白發言的內容而非時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開場白中表示,這次會談將討論引起深切關注的中國行為,包括對新疆、香港和台灣的行為;布林肯並指對這幾個地方的行為不止是中國內政,它們都威脅了維護世界秩序的國際規則,因此美方認為有責任在會議上提出。此外,美方還指中國對美國進行網絡攻擊,以及經濟脅迫美國盟友。

短短兩分多鐘的發言,都是把矛頭指向中國、數落中國的不是,兼表明要代表其他國家出頭,「講數」的味道極濃。來者不善,很明顯,這種開場白也並非外交禮儀常規!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的發言則強調,對中國的種種憂慮都不僅是美國的,也來自美國的盟友和合作伙伴,以及更廣泛的國際社會;他明言「將永遠為了我們的原則、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朋友挺身而出」。傳達的信息,也是美國要為盟友和伙伴討回「公道」。很明顯,美國一開始就主動出擊。

中方長篇發言 還擊美方指摘

接下來到中方代表,就是楊潔篪的16分鐘發言——沒有停頓,講完之後,還叫王毅「你說兩句吧」。楊潔篪發言的要點,主要是反擊美方,包括「美國有美國式的民主,中國有中國式的民主」;「美國憑藉武力和金融霸權,對其他國家長臂管轄和打壓」;「美國煽動一些國家攻擊中國」;「美國應該管好自己的事,不要轉移矛盾,把國內沒有解決好的問題轉移到國際上去」;「對抗對美國沒有好處,我們中國是挺得過來的」。針鋒相對,都是還擊美方的指摘,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眼中現今美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王毅發言相對溫和,只表示美國過去幾年對中國無理打壓,「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他又批評美國在這次會談前就香港問題再次宣布制裁,「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

美方官員認為楊潔篪發言過長,要作補充,而補充之後,就是楊潔篪的一番在外交場合不常見的「狠話」,包括「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難道我們吃洋人的苦頭還少嗎?」。

公開對罵 其實是說給自己人聽

這場唇槍舌劍的外交會談開場白,長達一個多小時,兩個大國之間不客氣且近乎對罵的言辭交鋒,令人大開眼界;「圍觀者」另一個關注焦點,是中美公開對罵,到底想傳達什麼信息?

評論都認為,中美代表在談判桌上說的,其實是說給本國自己人聽。美國拜登政府要顯示他對華強硬不下於其前任特朗普,而重返國際社會、重新團結盟友,美國也藉阿拉斯加會談,以盟主身分向中國放話、為它們出頭。

中國亦如是,自特朗普上台後打貿易戰,在新疆、香港、台灣、東亞、印太地區全方位包圍中國,在科技、金融上制裁,中美關係早已陷入低潮。除此之外,更令北京震怒的,是特朗普年代美國對華政策把矛頭指向中共、挑戰中共的執政地位。

平視世界 傳達「四個自信」

阿拉斯加會談結束後,新華社報道會談最重要的信息,是中方向美方表明:「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制度安全不容損害,這是不可觸碰的紅線」;這種說法過去很少提出,但正是中方最關注的議題。為了顯示中共的權威不容挑戰,在談判桌上向美方展示最強硬姿態,目的正是為了向內地民眾傳達:中共建黨百年之際,中國已經建立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最近內地「傳閱甚廣」的習近平主席講話,是3月6日出席全國政協聯組會議時說的:「現在這一代年輕人,也在變化之中,他們的心態、思想也在改變」,「70後、80後、90後、00後,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也不像我們當年那麼『土』了」。

平視世界、對着美國高層官員直說「中國人民不吃這一套」,是對內地民眾傳達「四個自信」的最佳「國民教育」;很明顯,楊潔篪的發言是有備而來,對北京來說,這非但不是外交失儀,而是「大長中國人民志氣」的一次最佳國際宣傳。

韜光養晦日子正式結束

分析中美會否「注定一戰」的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他的著作第六章「習近平的中國要什麼」內,有如下一段:「一旦中國以其無可匹敵的經濟規模,和有形的基礎設施,將鄰國納入中國主導的更大的共榮圈,就勢將改變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在亞洲的地位。當我請一位中國同事歸納出中國傳達給美國的訊息,他回答說『退後』(Back off)。他的同事的回答更坦率:『讓開』(Butt out)。」(註)

阿拉斯加會談楊潔篪的發言,是中國在國際場合首次表明要「平視美國」的表態,過去外交上要韜光養晦的日子正式結束。

當中國要平視美國時,在南海問題上,中國以不斷加強區內軍力去回應美國的「關注」;華府制裁香港,北京也不作任何讓步,對港政策絕不手軟。下一回合是台灣,如果和平統一遙遙無期,北京會否要美國「讓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台灣問題……

 

註: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中譯本《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頁173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1-03-2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