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編輯
網絡設計圖片
世界衞生組織(WHO)31日宣布,為避免一些國家被「污名化」,將以希臘字母稱呼新冠變種病毒株,認為新的稱呼方案適用於令人憂慮及關切的變種病毒株名單;為簡化及便利交流,世衞鼓勵各界包括國家機構、傳媒採用新的稱呼方案。
Today WHO has announced a new naming system for key #COVID19 variants. The labels are based on the Greek alphabet (i.e. Alpha, Beta, Gamma, etc), making them simple, easy to say and remember.
👉 https://t.co/aYCZfspZyb pic.twitter.com/Gxt14fwVq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HO) May 31, 2021
世衞流行病學家克爾霍夫(Maria Van Kerkhove)指,有關的稱呼僅是為便公眾,並不會取代變種病毒株的科學名稱。細菌學家帕倫(Mark Pallen)指,世衞經過數月的審議,專家亦考慮過其他方案,決定以希臘字母稱呼。
現時變種新冠病毒株包括首先分別在英國、南非、巴西及印度病毒株。英國變種病毒株「B.1.1.7」將以「Alpha」代表;南非變種病毒株「B.1.351」將以「Beta」代表;巴西變種毒株「P.1」將以「Gamma」代表;印度巴西變種毒株「B.1.617.2」將以「Delta」代表。
世衞指,一旦希臘24個字母用畢,將會制定另一方案應對。在過往,病毒多以其首先發現的地點而命名,例如以剛果河命名的伊波拉病毒(Ebolavirus)。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