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對比分析兩岸「戰場經營」理念

2021-06-23 22:46:57 最後更新日期:2021-06-25 17:24:53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15409繞台解放軍空軍機群。事實上所有SU-27系的戰鬥機,包括殲11及16都沒掛副油箱,因為其內油航程本身已超過3500公里,早就有在台灣東部作戰的能力。他們更多是拿來應付台灣東部的西太平洋反艦支援作戰。(圖片來自)

 

 

兩岸關係不睦,解放軍機艦於臺海周邊活動質量不斷提升,而臺灣社會在官方主導與媒體配合下,透過各項報導與政府聲明引領民眾認知,產生極高關注與壓力。

諸多政治觀察家與軍事評論家不斷指陳共軍此等活動,在本質上係屬於著眼於未來對臺動武前,於平日所採取之【戰場經營】作為。其實筆者本身有時亦採用過此項用語,但若查閱兩岸對此軍事術語真正基本定義,就會發現到使用者在論述時,根本就是不求甚解,光從字面上就自以為是地胡亂引用,說文解字失之精準。

1535071886029o7578rq895編按:未來戰場及相關的偵察與情報整合,涵蓋海、陸、空、天、電、網(絡)、地(下)及洋(底),有人稱之為「七域作戰」。其戰場準備功夫可說更為繁複。(網絡圖片)

 

首先來討論兩岸軍事用語對於【戰場】定義,在理念上是否存在差異。依據國軍軍語辭典,【戰場】:「敵對雙方作戰行動的空中、陸上、海上與太空領域,涉及雙方兵力、設施、天候、地形、電磁波與資訊運用的作戰空間。」而解放軍所定義【戰場】則是:「敵對雙方進行作戰活動的空間,分為陸戰場、海戰場、空戰場、太空戰場,以及網絡戰場、電磁戰場等。」

由上述定義差異,吾人可理解解放軍是將電磁波所運行以太空間(ether space),以及網路資訊活動所運用網際空間(cyberspace),都視為能夠遂行獨立作戰之作戰空間,所以才將其特別區分出來,分別定義為網絡戰場與電磁戰場。而國軍則是依據有生戰力能夠實際活動進行爭戰之作戰空間,才將其視為戰場,而電磁波與資訊不過是作戰過程所將涉及之運用要素。

3f0627dc102642f5bb683bccaa2d942b就國軍對戰場經營的定義而言,防禦設施及隱藏部隊也是其中兩項內容,當然,有些佈置似乎就十分兒戲就是了。(圖片來自)

 

而國軍所定義【戰場經營】:「乃依據防衛作戰構想,為預想之作戰塑造有利之作戰環境以增強戰力並殲敵於所望地區。巧妙之戰場經營,可掌握戰場全局、阻擾敵之行動、消耗敵軍戰力、彌補我兵力之不足及增強支援。」就可明顯看出,在國軍軍事思想架構下,戰場經營顯然是針對守勢作戰,所有攻勢作戰前對於戰場狀況掌握,甚至其他針對可能接戰戰場所採取作戰準備事項,並未將其列入【戰場經營】範疇之內。

但國軍在軍事術語之【軍事情報】定義中,其具體內容卻將假想敵涉及【戰場經營】各項作為列為重點項目;同樣在【空中偵察】條目中,亦是毫不含糊地將敵方【戰場經營】列入偵察範圍。並且在定義【戰備整備計畫】時,特別提及工事、阻絕設施建構以及交通與後勤整備等措施,將其視為【戰場經營】必須注重焦點。

20201028PHO0023l隱藏在建築工地中雲豹輪式步戰,此時連步戰本身也在扮演成吊臂車。(圖片來自)

 

最後亦透過定義【備戰】:「整備與運用現有戰力,以完成作戰準備之長期性與戰續性工作。備戰之具體作為包括:兵要調查、部隊教育訓練、人力供求、後勤維修、工事整建、士氣提振,戰時管制民力物力諸計畫之檢討,以及相關之法令修訂及各項戰場經營諸措施等。」提供【戰場經營】更為具體內容。所以在國軍軍事思想中,【戰場經營】用辭確實是僅限於與守勢作戰配套用語,並無任何涉及攻勢作戰意涵。

p1544694627 83400.jpg b電子偵察機除訓練與平日的情報搜集外,標定目標區的軍用電子訊號位置及截取加密通訊也是一種戰場預備手段,但這也是平日經營的戰場勤務,你很難說作一定要攻擊這裏 / 這裏必定發生戰鬥吧。(圖片來自)

 

 

反觀解放軍軍事術語,其中並無斬釘截鐵【戰場經營】用辭用語,但卻存在著相近軍事用語;【戰場準備】:「根據作戰需要對預定或預設戰場進行規劃、勘察和管理等活動。」這時讀者從字面上來解讀,就會產生疑問,究竟戰場準備是否涵蓋未來可能遂行攻勢作戰時,所將與敵方接戰之戰場?

因此針對解放軍【預設戰場】:「在敵可能入侵的方向上預先設防的戰場。通常根據國家軍事戰略方針和戰略計劃選定。」以及【預定戰場】:「在主要作戰方向上預先選定的戰場。通常選擇在作戰雙方可能交戰並有利於達成作戰目的的區域。」所以從字面上,【預設戰場】顯然就是與國軍理念相同,將【預設戰場】之【戰場準備】列為守勢作戰範疇;但【預定戰場】就必然是在遂行攻勢作戰時,所將與敵交戰區域之內嗎?

php69ignd後勤亦屬於戰場建設的一環,去年六月中印邊境衝突後的勤務準備就已顯示解放軍在後勤準備上亦屬一流水平,單以伙食與野戰住宿方面,就比對面的印軍好很多。(視頻截圖)

 

再從解放軍用語【戰場建設】:「為保障作戰的順利實施而在預定或預設戰場進行的建設,包括修建戰場設施、儲備作戰物資、編製戰場資料等。」進行解讀,恐怕亦是很難斷定【預定戰場】,必然就是為遂行攻勢作戰所選擇之交戰空間。其中最重要因素就是在於修建戰場設施與儲備作戰物資,顯然必須是在本身所能掌控之地理疆域進行;而光是編製戰場資料雖有可能是為攻勢作戰進行前置軍事計劃作為,但在守勢作戰中,亦不能排除編製戰場資料之必要性。

enwepW5CQiR7y9uMfsEcy hm hIeklpJKao 3CmqP9w有時解放軍船艦或飛機繞台,除一般訓練或警戒可能出現的美國海軍艦隊外,還可能和國軍 / 台灣中科院試射彈道武器有關,例如早前試射疑似天弓3型遠程防空彈時,花蓮外海毗鄰區以外就出現了815A型電子偵察船。

 

同時再根據解放軍專門針對【預定戰場】所專門配套之軍事術語【戰場勘察】:「對預定戰場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和分析的活動。主要查明地形、氣象、水文等自然條件,人口、民族、交通、建築物、生產、社會等人文條件,以及信息、網絡和電磁狀況等,分析其對作戰的影響,判斷敵方在該地區可能採取的作戰行動、為執行作戰預案和進行戰場建設提供依據。是戰場準備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光從表面文字意涵觀察,恐怕亦無法認定【預定戰場】必然就是與攻勢作戰配套。

1000 6水聲測量事實上也是一種戰場建設作業,以熟知可能成為水下戰場的海域及其水文、不同逆溫層的形勢。圖為927型海洋水聲監視船,加上先前較小的瑞利10號,解放軍至少有四艘這種監視船。(圖片來自)

 

對比兩岸對於戰場經營之理念差異,其實真正糾結與爭辯,還是出在臺海若是發生軍事衝突,究竟是要從軍事層面上去解讀攻勢與守勢,還是要從政治層面上去論證入侵臺灣,抑或是維護國家主權完整追求中國統一,恐怕是個永遠各執己見,無法得到任何結論之政治死結。

國共內戰雙方殺到你死我活,在經過數十年海峽分隔軍事對峙政治對立,但若是仔細比對兩岸軍事用語,其實整個軍事作戰思維體系都還是相距不算太多,雖然在細節區分上有些許差異,但整體說來,畢竟都還是處在相同文化體系,思想觀念不會也無法天差地別涇渭分明。

photo解放軍空軍近幾次大機群出海「半繞台」前,其實在南海、巴士海峽與西太都有外軍的軍事行動,例如美軍打擊群路過、進行演習或巴士海峽有異動(例如有潛艇蹤影等),實際上更是對另外一些軍事勢力的戰場準備,並非純然騷擾國軍的。(圖片來自台灣國防部)

 

所以就解放軍來說,派遣機艦在臺海周邊活動,必然就是會被歸類至【戰場準備】範疇,但究竟該算是為攻勢作戰作準備,還是為守勢作戰打基礎,這就不光是軍事觀點,恐怕到最後還是會被吵成變成政治問題。

但反過來說,無論是【戰場經營】或是【戰場準備】,只希望兩岸都不要忘記,對於戰爭所有準備與軍事進行整備,不論是如何經營,最終目的是為維護和平;而不是存心挑起戰爭,甘心被別人利用,來演出骨肉相殘悲劇。

73 6空潛200型長程反潛機其實也是繞台 / 越過西南空域的常客。國軍的劍龍級潛艇部署於左營,但就算他們沒有出海,反潛機仍照飛不誤,除了日常訓練巡邏外,更重要的是偵察巴士海峽及台灣島東部外海可能路過或潛伏的其他國家潛艇。(圖片來自國軍空軍及台灣國防部)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6-2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