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石琪﹕《孕辱》墮胎片得大獎;《北族人》真版王子復仇記?

2022-08-23 11:24:34
石琪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2208231《孕辱》、《北族人》電影宣傳海報

今天談談兩部上周開畫的西片,都不大引起注意,拍法亦不大合我的心水; 然而各有來頭,都有可談之處。

法國片《孕辱》(L’événement,英文片名Happening)是女導演柯德莉‧迪溫 Audrey Diwan 之作,描述墮胎故事,得到去年「威尼斯影展」 最佳影片金獅獎。墮胎向來是敏感問題,今年六月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婦女墮胎符合憲法之權,更引起勢如水火的劇烈爭議。

《孕辱》改編法國資深名作家安妮‧艾洛Annie Ernaux的自傳小說,劇情發生於1963年,大學文科女生安妮未婚懷孕,這是偶然一夜情的「後遺症」,怎麼辦呢?當時法國禁止墮胎,違犯者要入獄。事實上,直至1975年,在很多婦女力爭之下,墮胎在法國才合法化,但要符合不少規定,例如懷孕期限,以及未成年女子墮胎須家長同意。然後逐漸進一步放寛,現在更自由化了。近月法國總統馬克龍 Macron 就批評美國最高法院不尊重婦女自決之權。

此片完全不談墮胎在道德、法律、宗教、社會等方面的爭議問題,而集中拍攝女主角發現珠胎暗結後的日常生活與心理狀況,包括醫生拒絕幫她人工流產,她的學業大大倒退,也去找過一夜情經手人。她終於獲悉黑市墮胎的門路,然而險象橫生。

女導演拍得像實錄,甚至「貼身」描述。鏡頭不斷緊貼安娜瑪利亞‧華托羅美 Anamaria Vartolomei 飾演的女主角,經常讓她赤體露毛,詳細呈現她自做墮胎「手術」和黑市流產的痛苦情景。亦大拍女生宿舍公用浴室的集體「春光」,以及女生們常往酒吧尋歡作樂。

我覺得拍法有點綽頭化,又很「現代化」,六十年代風味不足。只在大學課堂上談論了「存在主義」名作家卡繆 Camus和沙特 Sartre。可惜沒有提及當年很吃香的 「法國新浪潮」 電影,很流行的「英國披頭四」 歌曲。

無論如何,漂亮女主角的「瞓身」演出可觀,樣貌也似原著者安妮‧艾洛(生於1940年,現在八十二歲)的青春舊照。此片不談墮胎好不好,而拍出未婚懷孕之苦、黑市墮胎的危險,顯然贊成墮胎合法化。

記得2004年英國片《Vera Drake》(香港似乎改名《地下觀音》),邁克‧李Mike Leigh導演,根據真事,描述英國禁止墮胎的1950年代,一個做清潔工的大媽黑市幫未婚少女墮胎,終於事發被捕。但她一片好心,被那些少女稱為天使。巧合的是,這部墮胎舊片也贏得「威尼斯影展」 金獅大獎。

描寫未婚懷孕的新舊電影相當多。《孕辱》故事發生的1963年,美國正好拍出名片《烈火乾柴》(Love with the Proper Stranger),妮妲莉‧活 Natalie Wood 飾演女主角「攪大咗」,追尋到一夜情陌生經手人史提夫‧麥昆 Steve Mcqueen,籌錢黑市墮胎,結果沒有墮掉,而結上良緣。記憶中,這部黑白片是好看的情緣喜劇。

至於《北族人》(The Northman),是很奇特的美國大製作,拍攝北歐古老傳說。英國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就根據這傳說改寫成經典劇作《哈姆雷特》Hamlet,亦稱《王子復仇記》。北歐傳說的王子名叫菴列特Amleth,莎劇稱為丹麥王子Hamlet,好像將拉尾字母 h 放到開頭來。而在中世紀,北歐的丹麥人、挪威人、瑞典人,都被叫作維京人(Viking)。

劇情開始於公元895年,那是維京族王子Amleth 童年歲月,父王被王叔殘殺奪位,還娶了Amleth 的母后; 小王子死裡逃生,流落異鄉。多年後他長成高大威武,假冒奴隸回來做苦工,進行復仇。

片中王子由阿力山大‧史卡斯加 Alexander Skarsgard 飾演,這位瑞典男星經常演出美國影視,很想拍維京「史詩」,與美國導演羅拔‧艾格斯 Robert Eggers 一起促成這個大計。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 演母后,伊丹‧鶴基 Ethan Hawke 演父王,丹麥的奇里士‧邦Claes Bang 演王叔,《后翼棄兵》( The Queen's Gambit ) 的安雅‧泰萊-哉Anya Taylor-Joy 演與王子相戀的女奴。還有威廉德福 Willem Dafoe 演弄臣,冰島著名歌手碧玉Bjork 演女巫。

《北族人》的優點在於視覺凌厲,映像出色。極力營造千多年前北歐嚴寒荒蕪的風土景物,充滿蕭瑟蒼茫之感,王宮與民居都很粗糙簡陋,毫不華麗。而且強調維京蠻族的野蠻殘酷,殺人放火搶掠,奴役俘虜,十分血腥。同時迷信巫術,出現不少魔幻奇觀。

導演羅拔‧艾格斯 拍過一些別具一格的小型恐怖片,提拔了安雅‧泰萊—哉。現在首次拍攝古裝大製作,雖然也大搞超級英雄式惡鬥與奇詭,但與荷里活主流通俗作風大異,形成另類而又強烈的黑色風格。

缺點是視像風格有餘,處理人物劇情的功力不足,未能做到引人入勝、劇力迫人。而且片中男人幾乎都鬍鬚滿面,很難認出伊丹‧鶴基 和 威廉‧德福。王子主角小時好眉好貌,長大變成鬍鬚佬不大看到表情。女角樣貌比較清楚,但也談不上形象突出。

至於《王子復仇記》的原版是否這樣呢?亦大有問題,實際上此片借題創作,並非忠於北歐傳說。據稱傳說中父王被殺、母后改嫁王叔後,王子沒有逃離,而是詐作瘋瘋痴痴,設法智勇雙全地復仇雪恨,尤其擅長鬥智。本片的王子則勇武多過巧智,導演也聲稱受到大隻明星阿諾‧舒華辛力加 Arnold Schwarzenegger早期主演《王者之劍》(Conan the Barbarian)影響,王子變成蠻夷型大隻佬。

其實這北歐傳說1994年已曾搬上銀幕,由丹麥導演 Gabriel Axel 拍成英美明星為主的《聖戰豪情》(Prince Jutland),基斯汀‧比爾Christian Bale演王子,海倫‧米蘭Helen Mirren演母后,基比埃‧班 Gabriel Byrne演王叔,還有姬蒂‧碧金莎 Kate Beckinsale合演。我對此片沒有印象,不記得有無看過。

《北族人》成本七千萬至九千萬美元,據報票房慘敗。評論方面則頗多讚揚。我的觀感是整體欠佳,黑色粗野的映像風格可取,又有不少民間歌舞,使我想起1965年蘇聯烏克蘭電影《遠祖的陰影》(Shadows of Our Forgotten Ancestors),這是奇才導演帕拉賈洛夫Sergei Parajanov 的名作。

也要提提妮歌‧潔曼在《北族人》飾演的母后,王子以為她被迫嫁給王叔,但後來她對王子坦述她與王叔真心相愛,憎恨本來的國王丈夫。事實上,這母后很微妙,北歐傳說有些古老版本說她與王叔通奸後,合謀殺死冷酷無情的國王,好像潘金蓮。現代有些作家則同情她,正如為潘金蓮平反。多年前我讀過 John Updike小說《Gertrude and Claudius》,等於《王子復仇記》前傳,描述母后早已與王叔發生婚外情,構成浪漫而又危險的愛情故事。

至於莎劇「哈姆雷特」,英國 羅蘭士‧奥利花 Laurence Olivier 早於 1948年已拍成「Hamlet」,港譯「王子復仇記」。羅蘭士‧奥利花自導自演丹麥王子。影片除獲「英國電影學院」 最佳影片,亦是首部英國電影獲頒美國奥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飾演貴女奥菲莉亞 Ophelia 的珍‧茜蒙絲 Jean Simmons,亦獲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原文刊於「石琪影藝談」,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2-08-2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