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團隊﹕本港有條件更進取邁向復常

2022-09-20 10:44:22 最後更新日期:2022-09-20 17:28:43
諾文

香港輕新聞編輯

2209202香港大學醫學院影片擷圖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與其他三名港大學者近日聯合撰文表示,在新冠疫苗及抗病毒藥物面世後,新冠殺傷力已減弱並已成為風土病,本港有條件實現更進取復常方案,逐步放寬本地社交距離措施;當局應根據疫情新特點訂立長遠防疫政策,應對後疫苗浪及往後的新發傳染病。

社區基本已建立防重症屏障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及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19日於《灼見名家》發表題為「新冠疫情勢將盡 香港復常心所往」文章。

文章表示,由去年底至今年9月中第五波疫情的「粗病死率」為0.59%,由6月起至9月中的「粗病死率」已下降至0.097%;由於本港疫苗接種率高,加上第五波疫情有大量市民曾自然感染,估算現時超過95%人口具備防重症免疫屏障,再出現年初的爆發機會很微。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毒性已大大降低,雖然傳播力及免疫逃逸能力亦相對較強,但接種3劑針對原型病毒的疫苗或被不同毒株自然感染後,受感染的機會大大降低,而且出現重症及死亡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本港社區基本已建立起防重症的屏障。

新冠病毒事實已成為風土病

文章認為,公眾應開始明白新冠病毒感染已經在本港扎根,並已成為風土病之事實;本港早前每日病例過萬,病毒已深入社區,常規污水檢測及圍封強檢已經無大實際意義,應該停止,現階段的抗疫新常態,首重應該為一老一少盡早完成基本疫苗接種。

抗疫方針應以保護未接種者、防止公營醫療崩潰及提高接種疫苗為主,先讓完成疫苗接種者逐步復常。社交距離指施方面,應盡快落實第四階段疫苗通,進一步取消餐飲場所營業時間及每枱人數限制、有序取消室內活動社交距離措施等規定。

外防方面,現時入境旅客個案僅佔本地總數約2%,不會對本港醫療系統造成明顯壓力,本港絕對有條件進一步實現以檢測代替隔離之「0+7」方案,甚至更進取方案。

考慮放寬新冠感染控制措施

文章指,小兒重症及死亡的比率是各年齡組別最低,長新冠亦相對罕見,症狀多數較輕微,其中相當大部分屬於心理和精神健康問題,只有極個別患者出現較持續和嚴重的長新冠後遺症。雖然如此,但亦必須在能力範圍內,將風險及死亡減至最低。

文章建議z衞生防護中心可開始考慮放寬新冠病毒的感染控制措施,逐步與其他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同樣管理,按病情處方口服藥,患者病情好轉即可出院,無須等待病毒量下降或Ct 值達某水平才離開隔離設施,只要嚴格只要嚴格按指引居家隔離,同樣可阻斷病毒傳播。

因應疫情走勢,當局可先考慮逐步有序取消室內活動的社交距離限制,但必須確保室內場所的鮮風供應及換氣量符合法定要求,全民戴口罩應是最後撤除的措施。

疫苗為主軸大方向當屬正確

文章強調,任何預測都非絕對準確,但本港以疫苗為主軸,以復常為目標此大方向當屬正確,本港抗疫政策必須隨着形勢發展,不斷變陣。由於病毒不斷變異,即使科技及生產技術容許,針對變異病毒之疫苗亦會滯後半年甚至一年才出現;現時應集中現有之疫苗,完成基本接種,建立足夠韌性,並為本港未來定立長遠的防疫政策,方可應對後疫苗浪及往後的新發傳染病。

發佈於 時事政治
By 2022-09-2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