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重返月球】飛船成功進入環月軌道 附帶微型衛星四成失效包括日本首個著月器

2022-11-21 17:23:32 最後更新日期:2022-11-21 18:04:08
五郎

評論員,關注戰略問題、軍事歷史、軍事裝備。

DSC2362 900x60011月16日發射的SLS火箭(NASA圖片)

幾經波折,美國的載人登月計劃第一階段:阿爾忒彌斯 I(Artemis I),於11月16日由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 SLS)火箭運載獵戶座(Orion)飛船成功升空。經過約5天的飛行後,獵戶座飛船於美東岸時間20日上午6時12分完成第三次軌道修正,被月球引力捕獲,開始進入近月點約130公里、遠月點 63,200 公里的橢圓形環月軌道繞月飛行。

據NASA網站的公布,獵戶座飛船上有兩個系統曾出現故障,分別是天文導航系統的記憶體,以及電源調節和分配單元的限流器。經NASA的技術團隊的搶修,兩個系統現在都正常運作,並未有與這些器件運作相關的任務受影響。

螢幕截圖 2022 11 21 下午5.22.55在阿爾忒彌斯 I 任務中被稱為次級載荷(Secondary Payload),與獵戶座飛船一同搭載SLS火箭升空的10顆微型立方體衛星的安裝位置。(NASA 圖片

不過,與獵戶座飛船一同搭載SLS火箭升空,安裝在火箭上面級與獵戶座飛船連接環(Orion Stage Adaptor, OSA)上的10顆微型立方體衛星的狀況則沒有獵戶座飛船順利。目前,10 顆衛星中只 6 顆向地面控制中心傳回訊號。當中,兩顆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研製的衛星:對地球的等離子體層進行成像的「小馬座」(EQUULEUS)號及日本首個登月探測器「歡迎」(OMOTENASHI)號,只有前者能夠運作。

《共同社》報道,JAXA於18日發佈消息稱,「歡迎」號與火箭分離後,它的太陽能電池板幾乎沒有起作用,並且處於無法通信的狀態。JAXA解釋,衛星與火箭分離後,姿態控制異常,以每秒80度的速度高速旋轉。由於該衛星是一個立方體衛星,沒有可展開的太陽能板,只在星體單側安裝了太陽能板,只能靠姿態調整到該單側太陽能板朝向太陽,才能為衛星充電。

雖然JAXA曾嘗試了開啟發動機調整姿態,讓安裝有太陽能板的一面朝向太陽,但未能成功。團隊負責人橋本樹明舉行在線記者會稱:「雖然狀況嚴峻,但沒有放棄在月面著陸。」他表示將為了著陸而修正軌道,最遲在21日晚決定是否放棄著陸。

另據《NHK》的報道,JAXA官員表示,「歡迎」號的軌道若不能修正,它可能會越過月球。即使能恢復與衛星的通訊,並成功以衛星上的固體火箭實施減速,降落速度也可能會比設想的時速180公里更快的速度衝向月面「硬著陸」。

EquuleusOmotenashi Auto9「歡迎」號的設計非常特別,全重只有14公斤,但有一個約重 700 克的著陸裝置,以類似氣囊緩衝方式撞向月面,設計人員稱,該氣囊能讓著陸裝置以時速 180 公里撞向月面。(歐空局圖片)

《共同社》指,「歡迎」號與SLS火箭的上面級分離後,其姿態與設想的方向相反,正在以比設想的上限更快的速度旋轉。

發佈於 科學新知
By 2022-11-2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