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解讀中國大陸反導測試戰略意涵

2023-04-23 02:43:27 最後更新日期:2023-04-24 10:00:56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29e0747e39bab287fcbeb34878e84743編按:2021年2月月中段攔截實驗中,攔截彈第一節火箭脫落後的情況,螺旋形來自火箭排出的尾跡。爾後第二節即點火脫離大氣層。(Youtube擷圖)

 

4月14日中國大陸國防部主動發布新聞,對外宣稱在境內完成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並且試驗結果達到預期目的;同時更再度強調該試驗性質係屬於防禦性,亦不針對任何國家。

此次為中國大陸第七次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前六次試驗日期分別是2010年1月11日、2013年1月27日、2014年7月23日、2018年2月5日、2021年2月4日以及2022年6月19日。基本上各次試驗結果都被判定為成功順利達到預期目標。

16675編按:圖右為一種未公開的兩節式防空導彈,更有可能是外大氣層用的中段攔截彈,有人根據少量已公開文件,稱其為紅旗19反導導彈;中圖為軍事片段簡述過可用於中導攔截的陸基大型預警雷達,估計似乎是大型X波段雷達;右為早前解放軍公開的反彈道攔截中心的片段。一個成熟的攔截系統,應能整合不同平台的探測數據,並組織不同地區的反彈道單位進行攔截。(網絡圖片)

 

儘管大陸官方每次都會公開對外公布相關訊息,但是包括試驗標靶發射地點、測試標靶飛航路線與飛行時間、遠程預警系統參數、反導攔截器基本結構與發射地點、攔截彈道軌跡重要諸元、攔截擊殺點位置與高度,再加上攔截擊殺後目標與攔截器殘骸與破片散落分布樣態等等在內之真正詳細技術資料,卻向來對外保持高度保密到滴水不漏地步,從來就沒有任何公開來源能夠揭露資料,讓全球他國能夠從中獲得任何具有情報價值之可靠資訊。

由於目前全球僅有中國大陸以及美國,甚至再加上日本與美國合作,投入發展陸基中段反導系統國家屈指可數;同時在技術能量上,能夠順利建構出遠程預警系統,攔截器儎臺、陣地與發射系統,再加上指揮管理體系等陸基中段反導系統三大子系統,講實在話亦只有北京與華盛頓才算是具備相對完整之技術能量。

因此筆者在此就不再贅述陸基中段反導系統整體配置,或是對比上升段(導彈發射初期)或是下降段(導彈終端彈道)各個反導系統之接戰理念與技術挑戰;後續將專注討論中國大陸反導測試所顯現之戰略意涵,並且推估未來可能發展方向。

首先要提醒《輕新聞》讀者注意到,中國大陸歷次陸基中段反導系統驗證測試之時間間隔,最近三次顯然是明顯縮短,究竟是在戰略導彈防禦任務需求上產生急迫感,抑或是整體系統測試相對順利,各次驗證測試之間所必須進行檢討與缺點改進,整體進程都遠比以往更加理想,從此之中,吾人能否推敲與解讀出任何政治信號與情報徵候呢?

314491328 1266354984154045 810046436682169627 n編按:去年11月,中央電視台在片段中流出一種彈身很幼且上升速度很高的防空彈,並被懷疑是反導系統中的末端防空彈。若和THAAD(右一及右二)比較,雙方外形有些相似,雖然不知雙方的準確長度,但新導彈的攔截段明顯較長,不排除當中也包括第二節火箭。若THAAD的有效射高剛出大氣層(最大射高是150公里),而新導彈的確較長,那新彈似乎可以有更大的射程和有效射高,和仍然停留在規劃階段的THAAD-ER相約。(網絡圖片及美國飛彈防禦署提供照片)

其次就更要指出,西方媒體以及專業社群對於本次中國大陸所進行陸基中段反導系統驗證測試,不論是在報導分析密度與深度上相對冷淡,甚至智庫學者都未曾立即提出解讀分析。誠然有論者認為,在目前西方媒體積極鎖定北京,動不動就發動輿論攻勢,找到理由就會擊鼓而攻之,難道是因為本項驗證測試本質係屬於防禦性,不像是測試攻擊性武器或是舉辦軍事演習,可以找到藉口趁機大做文章,但西方媒體保持低調未曾積極報導,是否另有底牌,而真相又是如何?

當然亦有軍事社群認為,西方媒體刻意迴避,未曾針對反導測試驗證借題發揮,恐怕是擔心過度重視,反而會讓軍事觀察家注意到雙方系統發展目前似有產生落差現象,到頭來反而在宣傳戰線上產生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之負面效應,因此乾脆淡化此事,刻意視而不見輕輕帶過,故意裝作此種測試無足輕重;但此種說法又顯然過度輕視西方,反而會是無端驕傲最後恐怕導致自欺欺人。

再者就要點破,儘管中國大陸官方強調整個測試驗證是在境內進行,但嚴格來說,洲際彈道導彈中段飛航軌跡,其高度是遠高出能夠被定位成領空處,而且其攔截器完成擊殺點勢必就是在太空軌道,此時僅能算是在中國大陸領土上方太空,但卻顯然超越其領空,所以嚴格來說,並不太能是被定位成在「境內」完成整個測試驗證。

 ICBM MAPB編按:畢昇號武器試驗艦試射新型導彈照片。由局部放大的照片可輕易分辨出這導彈與艦射型鷹擊21型的差異,而且明顯展示多節式的傾向,有可能是多段火箭式的大型遠程反彈道導彈。右為試射中的美國海軍反道導彈SM-3 BLK 1A。雖然解放軍海軍的大型垂發比美軍垂發大不少,且這新型導彈比SM-3 BLK IIA更為巨型,理論上應有更遠攔截範圍,但戰時解放軍艦艇要前出至太平洋中部的防禦陣位,難度相當大。(圖片來自Sino Defence Forum)

 

同時攔截器在完成擊殺撞擊後,不論是標靶或是其本身殘骸與破片,某部分恐怕會滯留於太空軌道,某些當然會下墜返回地球表面,但其散播區域絕對難以保證全部都能夠被認定為「境內」。假若中國大陸未來僅能在其所謂「境內」測試驗證陸基中段反導系統,就算從國土東南西北各個極點發射測試標靶,配合在另端極點發射攔截擊殺器,其與實戰狀況與具體威脅來說,恐怕還是會有相當大之差距。

當然如此分析倒也不是存心在挑錯找碴,只是要提醒未來中國大陸繼續發展陸基中段反導系統,嚴格來說,依據實際威脅態勢以及理想接戰狀況,以便合理設置預定攔截點,勢必有必要跨出境外,以便驗證此項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究竟其遠程預警系統能夠在多遠偵獲來襲導彈,同時其攔截器儎臺、陣地與發射系統能否繼續前推,以便儘早接敵擊落威脅目標,此外指揮管理體系能否順利管控整個接戰過程。

20 7編按:岸基神盾飛彈防禦設施(Aegis Ashore Missile Defense Complex),7年前才投入現役且以外資購買形式部署波蘭和羅馬尼亞。作為艦載神盾系統陸上型,部分用於神盾及飛彈制導的艦載通訊系統、資料鏈及導引雷達也搬到陸地上來。這些都是比較適合部署在太平洋的島嶼上,例如關島。(網絡圖片)

 

只要思考美國憑藉其領域涵蓋區域之利,從其國土西岸發射標靶,然後在太平洋所轄島嶼上發射攔截器,其所能測試之接戰狀況與挑戰程度,就會遠高於中國大陸所能測試之接戰條件。中國大陸儘管不同航太發射中心與火箭軍靶場距離已經相對區隔甚遠,但若是想到洲際彈道導彈射程涵蓋範圍,就可以看出中國大陸目前陸基中段反導系統測試環境,恐怕距離實戰化條件,還是存在相當差距。

若是再思考美國與加拿大兩國合作所共同建構之北美防空與國家飛彈防禦體系,然後對比當本次陸基中段反導測試驗證順利完成後,中國大陸國防部長李尚福立即在16日出訪俄羅斯,並且想到李尚福本身軍職發展事業經歷(編按:原由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升任),是否吾人應當開始注意,未來北京與莫斯科在陸基反導系統架構上相互合作交流,是否確實存在相當大之空間。

Production of編按:S-500是S-400的發展型,特別之處是配備600公里射程以上(實際未知)的反彈道導彈55R6M(左圖)及射程500公里左右的77P6(右圖),同時並能和A-135反導系統的大型固定雷達連線,提高攔截能力。而它除了是要地防空系統外,也同時是發展中的A-235反彈道導彈系統的其中一個節點。(網絡圖片)

 

俄羅斯本身在冷戰時期就專注投入陸基洲際導彈預警陣列雷達系統,其研發成果確實亦相當受各方肯定,假若北京與莫斯科能夠比照渥太華與華盛頓相互合作,合力建構出雙方共享之國家飛彈防禦體系,俄羅斯防禦預警陣地可以針對西太平洋與印度洋實質前推,同樣中國大陸亦可將預警陣地前推到北冰洋,甚至亦可延伸至中亞與歐俄邊界,透過共享情報資訊爭取更多預警時間。

若是再考量將陸基中段攔截器儎臺、陣地與發射系統順勢前推,對於莫斯科與北京來說,則將顯著提升儘早接戰來襲洲際彈道導彈可能性,而且初始攔截點更可以合理前推至周邊海域(例如北極上空)或是其他國家境內上方太空,藉此爭取到萬一初始攔截失敗時,賡續發射下個坡次攔截器,進行多波次攔截接戰所需防禦縱深,其所能獲得作戰利基,更是極度明顯。

ICBM MAP編按:用以北極為中心的世界地圖就可以解釋可能成事的中俄導彈防禦協作的意義:美國的陸基與至少一半的海基導彈若經北極彈道,是可以用最短的時間 / 距離來到中國,但必須經俄國的東西伯利亞上空,若俄國在北極圈設立攔截單位,那就可在彈道中段部分展開攔截,中國亦可放更多反彈道能力面對由太平洋而來的彈群;相對地,如果美國要核武襲俄,那中國也可協助攔截由太平洋打向東西伯利亞的攻擊。不過這個協議對於中國的得益會多不少,因為地理上絕大部分美攻俄的ICBM / SLBM都走北極彈道,中國協防攔截就很不可能,除非先在西伯利亞北部部署攔截站,那就屬境外部署軍力的範疇了。(圖片修改自美國國防部資料圖)

 

北京與莫斯科是否有可能合作建構共同洲際導彈防禦體系,此種觀點究竟是狂想曲,抑或是確實存在可能性,就要繼續觀察後續雙方政治關係以及軍事合作發展態勢。戰略研究就要經常發揮想像力,關注那些難以想像之事,您同意嗎?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3-04-2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