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評論員,關注戰略問題、軍事歷史、軍事裝備。
台媒稱,「漢光39號」演習電腦兵推中,台海軍使用陸上機動雄風二及雄風三反艦飛彈車系統,造成解放軍兩棲登陸部隊的損傷。圖為裝備台海軍海鋒大隊的陸基雄風三超音速反艦飛彈。(台防務部門圖片)
台「漢光39號」演習電腦兵推19日結束,台媒日前開始小範圍透露兵推結果。兵推結果顯示,解放軍成功登陸台島北部及南部地區,原因在於台方的反艦飛彈數量不足,難以抵擋解放軍的登陸部隊。另外,這次美方也派了歷來最多的70人觀摩團,而且相當關注台灣的後備戰力。
「漢光39號」演習電腦兵推仍依「拒敵彼岸、擊敵海上、毀敵灘岸、殲敵陣地內」防衛作戰構想,在空軍部分重點在「精進戰力保存」,海軍則是在「濱海打擊能力」,陸軍則以「本土防衛作戰效能」以及東部地區的反制航艦戰鬥群聯合打擊為這次兵推的重點。
據《上報》透露,電腦兵推中在海軍的「濱海打擊能力」的對抗中,扮演解放軍一方選擇了在台島北部與南部地區同時進行登陸作戰,台海軍海巡首先運用船艦的反艦飛彈進行攻擊,繼而陸上機動雄風二及雄風三反艦飛彈車系統,造成解放軍兩棲登陸部隊的損傷,但台海軍現有的反艦飛彈數量不足,仍無法阻止兩棲登陸部隊的前進。至於另一重防線,台海軍快速布雷艇也進行了佈雷,但也礙於艦艇數量有限,仍無法有效阻絕,讓解放軍兩棲登陸部隊成功在北部及南部地區登陸。
在本土防衛作戰部分,陸軍各作戰區主戰部隊與解放軍兩棲登陸部隊對抗時,雙方都有極大的戰損。報道透露,美軍在台教官觀摩的重點就是後備部隊要如何增援到最有利的戰術位置,到7月底的漢光實兵操演時,美軍教官將依兵推過程與獲得的數據,實地驗證其可行性,以及提出改進的作法。
至於東部地區的反制解放軍兩個航艦戰鬥群聯合打擊部分,台方則是運用現有東部地區三軍聯合兵力作海空軍遠距打擊。而在反制斬首作戰方面,台方則將現有的DMS雙聯裝刺針飛彈、復仇者刺針飛彈車、標槍、拖式飛彈,以及量數龐大的個人攜行用各式火箭筒等進行反攻,解放軍損失相當慘重。
報道透露,這次電腦兵推結果顯示雙方都損失慘重,而台方希望透過電腦兵推,計算出台方現有兵力究竟能讓解放軍造成多大的戰損,同時找出解放軍陸上的戰力空隙,讓台後備部隊部署到最佳的戰術位置進行防衛作戰。
從以上透露的信息來看,台方今次電腦兵推明顯未有將解放軍首波用作癱瘓台方指揮通訊及損耗有生力量的導彈攻擊納入兵推範圍,以致在登陸作戰開始時,台方仍可以自由調動防禦兵力對抗。
《中時》報道稱,台軍年度「漢光39號」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重點以現階段「敵軍犯台」各種可能行動及解放軍軍演態勢,作為想定發展基礎,運用「聯合戰區層級模擬系統」推演平台,實施不間斷的對抗演習,與美軍做法一致。台軍自2003年引進與美軍相同的聯合作戰演習模式後,多年來「指揮所演習」都是按照這種模式演練。
而今年「漢光」兵推美軍依過去慣例由美退役上將率團約10多人觀摩,另增加美印太司令部軍官團,以及準備參與7月底「漢光」實兵操演的美軍在台教官,令美軍今次參與「漢光」兵推的人數達70多人,創歷年來之最。《中時》亦稱,美方觀摩團在來台前與台方開過3次協調會,但兵推過程不曾介入。
內地《環球時報》則引述軍事專家張學峰評論稱,依照目前兩岸軍事實力對比,對於台軍而言,「漢光」兵推無論怎麼推,都是一盤死局。所以台軍才「不在乎結果」。實際上,從兵推中台方對解放軍造成重大損失的描述來看,海巡艇變身「無敵鐵金剛」在今年兵推中絕非個案。在被問及美軍在兵推以及未來可能的台海衝突中的作用時,張學峰表示,此次兵推階段,美軍「觀棋不語」;未來一旦台海有事恐怕會「見死不救」。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