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成功發射「月球-25」探測器 闊別47年重返月球

2023-08-11 15:59:06 最後更新日期:2023-08-11 17:23:32
五郎

評論員,關注戰略問題、軍事歷史、軍事裝備。

螢幕截圖 2023 08 11 下午4.05.548 月 11 日早上,「聯盟 - 2.1b」火箭搭載「月球 - 25」升空。(Roscosmos 視頻擷圖)

本港時間 8 月 11 日早上 7 時 10 分,俄羅斯「聯盟 - 2.1b」火箭搭載「月球 - 25」(Luna-25)探測器從俄羅斯遠東阿穆爾地區的東方航天發射場升空。按照計劃,「月球 - 25」探測器將在 10 至 12 天後在月球南極地區着陸,與 7 月中旬發射的印度「月船 – 3」預定的 8 月 23 日着陸時間非常接近,到底誰會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在月球南極地區着陸的探測器,相當值得玩味。

「月球 - 25」探測器重量為 1.8 噸,搭載在重量約 1 噸的佛蓋特上面級(Fregat Booster)上。據《塔斯社》報道,在火箭升空 564 秒之後,上面級與火箭的第三級分離,在大約一個小時後,「月球 - 25」器再與上面級分離,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螢幕截圖 2023 08 11 下午4.34.31「佛蓋特上面級」推力達19.85 千牛,可將大型酬載物送到任一種地球軌道,應用範圍很廣泛,除了地球軌道以外也可將探測器送入行星際軌道。因此,「月球 - 25」 與火箭分離後,只需要繞地球飛行一圈半即可進入地月轉移軌道,使得「月球 - 25」與印度的「月船 - 3」相比,可以後發先至。 (圖片來源:russianspaceweb)

按照計劃,「月球 - 25」將飛行 5.5 天後進入月球軌道,屆時,它將在月球表面上方約 100 公里處繞月飛行 3 至 7 天,然後降落在博古斯拉夫斯基隕石坑區域。替代著陸點為曼齊努斯和彭特蘭-A 隕石坑。

《塔斯社》介紹,本次任務的主要目標是完善軟着陸技術。探測器將尋找包括水在內的自然資源,並研究空間射線和電磁輻射對月球表面的影響,它將在月球表面工作至少一個地球年。探測器上配備一個機械臂,可以在最深30厘米處進行月球土壤採樣。所有的取樣和分析都將在月球上進行,分析結果將被發送回地球。

俄羅斯稱,若一切順利,「月球 - 25」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的航天器。

相隔 47 年重返月球

俄上一次的登月任務是蘇聯 1976 年進行的「月球 – 24」,它成功將 170 克月球樣本運送到地球。

據《SPACE》網站報道,「月球 – 25」由俄羅斯航空航天公司 NPO Lavochkin 設計、製造和測試,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一種是配備推進系統和起落架的著陸平台,包括多普勒速度和距離計。另一個是一個未加壓的儀器容器,裡面裝有科學設備、散熱器、電子設備、太陽能電池板、放射性同位素熱源和電源、天線和電視攝像機。

ZNrtkYzFuMpVNGQN9Qe58i完成總裝的「月球 – 25」。(NPO Lavochkina 圖片)

據介紹,「月球 – 25」攜帶總重約 30 公斤的儀器,包括:

服務電視系統(STS-L)
帶有土壤攝入裝置的月球機械臂複合體(LMK)
中子和伽馬探測器 (ADRON-LR) 用於遠程尋找水冰
紅外光譜儀(LIS-TV-RPM)
激光質譜儀(LAZMA-LR)
離子能量質量分析儀(ARIES-L)
粉塵監測儀 (PmL)
科學信息控制單元(BUNI)

事實上,「月球 – 25」預計將與印度的「月船 - 3」探測器在同一時間、同一區域著陸,後者於 7 月 14 日發射並已於 8 月 6 日抵達月球軌道。

luna glob lander 2011 1「月球 - 25」的結構佈局及其搭載的科學儀器。(圖片來源:russianspaceweb)

國際月球科研站

「月球 – 25」任務,是俄羅斯與中國合作在月球上部署成熟科研站的前奏。根據 2021 年 6 月公布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以中俄合作為主體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計劃將分「勘」、「建」、「用」三個工程階段進行。其中,「月球 – 25」納入第一階段的「勘」任務範圍,與中國的嫦娥四號、六號、七號,俄羅斯的「月球 – 25、26、27」聯合組成,於 2030 年前完成 6 次任務。

6787224國際月球科研站首階段任務主要為勘察,包含中俄兩國各三個探月任務。中國於今年正式宣布將在 2030 年前後實施載人登月,依時間點節看,正好是完成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勘察階段,對載人登月陸的着點選址已作出比較充足的數據搜集及評估。(圖片來源:《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

第一階段的「勘」,其任務目標是對月球表面,尤其是在月球南極附近可能有天然水冰的區域進行勘察,以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選址提供科學數據。這一階段也會驗證高精度軟着陸技術,試驗控制多個月球探測器在同一地點着陸,為 2030 年以後分批次建設月球科研站提供技術支撐。

按照規劃,「月球 – 25」在月面鑽探、在軌運行的數據,將由中俄兩國共享,兩國也會建設聯合數據中心,共同對採集得來的數據進行分析及應用領域開展合作。

發佈於 科學新知
By 2023-08-1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