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編按:協助把海軍陸戰隊連同裝備、直升機運到泰國基地的四明山號綜合登陸艦。(圖片來自Sino Defence forum)
9月4日中國大陸解放軍與泰國軍方,於泰國梭桃邑(Sattahip)軍港共同舉辦「藍色突擊-2023」(Blue Strike - 2023)海軍聯合演習開訓典禮。中泰「藍色突擊」聯合演習為跨國軍種系列性軍事交流演練項目,雙方參加演習部隊兵力係由海軍艦隊以及同樣隸屬於海軍之陸戰隊部隊編組而成。
該項系列性演習始於2010年,迄至目前為止,連本次都算上共計五次;以往各次相關資料請參閱下表:
針對前述「藍色突擊」系列性跨國聯合演習發展軌跡,依據其具體運作紀錄,吾人可以歸結出下列結論;首先就是此項演習確實是中國大陸解放軍與泰國軍方維繫軍事外交重點項目,而解放軍海軍與泰國皇家海軍雙方都相當重視此項聯合演習訓練活動,從雙方參加演習部隊兵力類型,能由海軍陸戰隊特戰部隊,逐漸發展涵蓋到海軍陸戰隊各個兵種,然後再加入海軍艦隊共同參與演練,就可證實此項系列性演習,在規模與演練範圍上,未來具備強大發展潛力。
編按:交換裝備試用都是一般國家軍事交流演習常見項目,圖為解放軍海軍陸戰隊試用以色列製iar-21突擊步槍 / 卡賓槍。(圖片來自央廣軍事)
其次從演練課目來說,其可從陸戰隊特戰兵力針對反恐任務之基礎戰技與戰術,提升到陸戰隊多兵種共同實施之聯合戰術演練;然後再結合海軍艦隊兩棲艦艇,開始同時實施海上課目與陸上戰術演練,最後再逐漸擴大其他海上艦隊演練項目,更可證明北京與曼谷雙方都有意提升雙方軍事協同作業與戰技交流質量。
中泰兩國聯合演習中的片段1,主要和步兵戰術演練有關。
再者從本次「藍色突擊-2023」演習開訓儀式中,中國大陸駐泰國大使韓志強高調現身致辭,顯現出解放軍支持整體外交作為之微妙運作關係。對比以往「藍色突擊-2010」與「藍色突擊-2016」兩度在泰國進行該系列操演時,都僅由解放軍演習部隊指揮官與泰國皇家海軍陸戰隊高層出面共同主持,顯然中國大陸外交體系亦開始重視此項聯合演訓活動,並且積極參與其事。所以此項系列性演習未來將不僅止於軍事外交範疇,亦將成為北京維繫曼谷往來合作關係重要籌碼。
編按:演習開始前中泰兩國海軍陸戰隊官兵合照。(圖片來自央廣軍事)
至於有些媒體報導指出,在此次「藍色突擊-2023」開訓時,現身在泰國梭桃邑軍港之解放軍039型元級潛艦,從此等媒體訪問相當外行,同時又不認真閱讀公開資訊之所謂中國軍事專家,依據當初9月1日《新華社》以「中泰『藍色突擊-2023』海軍聯訓中方任務部隊抵泰」為題之報導,其內容顯示參加演習任務部隊當時僅有071型綜合登陸艦四明山號(舷號986)、054A型導彈護衛艦安陽艦(舷號599)以及903型綜合補給艦巢湖號(舷號890)等3艘水面艦艇抵達泰國,因此就開始針對該艘潛艦開始大做文章,並開始扯上泰國與中國大陸所簽訂之S26T潛艦採購案。
編按:今次聯合演習比較特別的是首次出現反潛演習。印象中中國潛艇在與俄軍演習時曾作為假想敵,但今次似乎是除俄軍外首次和另一國家軍隊進行反潛演習。另外演習期間很巧的是中泰雙方潛艇購買方案中使用國產柴油機計劃也已達成。(圖片來自Sino Defence forum)
但若是詳讀《解放軍報》9月4日以「中泰『藍色突擊-2023』海軍聯合訓練開訓」為題,以及同日《泰國世界日報》以「泰中海軍『藍色突擊』聯合演習加強軍事關係」為題之後續相關報導;《解放軍報》不但在報導內容中明確列出「聯合反潛」演習課目,《泰國世界日報》更將前述解放軍039型元級潛艦,亦列入解放軍參演部隊兵力序列。
既然「藍色突擊-2023」聯合演習課目設定聯合反潛演練項目,解放軍海軍與泰國皇家海軍艦艇部隊亦不可能對著空氣打拳,在毫無協同訓練兵力配合執行演練課目狀況下,純粹依據標準作業程序演練反潛接戰步驟,其實訓練效果相當有限。要演練拳法至少要有個沙袋,要練習射擊更是要借助於設立標靶,所以針對「聯合反潛」演習課目,派遣潛艦兵力參加聯合演習,擔任水面艦艇反潛戰術與戰技課目之協同訓練兵力,當然就是順理成章絕非「意外」,毋須大驚小怪亂做文章。
中泰兩國聯合演習中的片段2,這段主要是進行登陸、機降及重裝備攻堅三方面。
至於雙方相互開放參演部隊兵力儎臺,提供對方觀摩與學習,這是跨國聯合軍事演習必備課目。至於媒體所訪問專家猜想前述潛艦現身泰國,應當是要安排泰國軍方高層能近距離實際接觸潛艦,透過眼見為憑以便化解雙方在採購上目前爭議,此種說法恐怕更是胡亂牽扯。泰國皇家海軍曾經購買過許多大陸產製艦艇,在決定向中國大陸進行任何採購作業前,早就不知做過多少功課,此種觀點實在相當貶抑泰國皇家海軍素質。
編按:今次071型綜合登陸艦除了搭載參演部隊外,還搭載了包括ZBD-05兩棲步戰、ZTD-05兩棲突擊砲和直8C運兵直升機兩架,明顯是要考驗更複雜的機降與高速兩棲載具的配合能力。遺憾的是,是次演習並未帶備726型氣墊登陸艇。(圖片來自Sino Defence forum)
儘管中國大陸與泰國雙方軍事交流關係在此項演習上進展順利,特別是在新冠疫情解除管制之後重起爐灶再續前緣,當然是有其指標意義。但在此還是要提醒,北京與曼谷雙方並無任何軍事同盟關係,雙方軍事交流相互切磋是依據演練構想設定課目,就算建立任何諸如《聯合訓練標準作業流程》或是其他規範,吾人必須牢記,此等規範不可視其為共同執行聯合作戰之作戰計畫,甚至連構想都談不上,所以千萬不要在建立雙方同盟關係上胡思亂想亂做白日夢。
編按:不過若果講技術含量,藍色突擊演習還是比不上已舉行三次的中泰空軍聯合演習「鷹擊系列」。圖為中泰空軍在兩個月前搞的鷹擊2023演習前的編隊飛行。(圖片來自中國軍網)
至於「藍色突擊」系列性跨國聯合演習,未來有無可能從雙方海軍艦隊與陸戰隊演練課目,逐漸擴張到其他軍種聯合作戰演練項目,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但卻未見得必然會落實;但確實是各方繼續觀察北京與曼谷雙方軍事交流與合作關係之重要指標!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