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上篇文章介紹了解放軍「八大員」中的文書(槍械員)、司務長、給養員和衛生員,下面繼續講講其他幾位大員的來歷和一些趣聞。
生死線上的通信兵
通信員,指的是部隊中擔任遞送接收公文等聯絡工作的人員,條令上要求通信員能準確迅速地傳遞命令、指示和報告,按時傳遞文件。熟記有關單位的番號、代號,熟記口令、路標、新號和敵我識別標記。熟記有關首長和單位的位置、距離、路線以及沿途情況。及時取送、分發報刊和郵寄品。
說到通信員,人們容易將部隊通信員、通訊員和通信兵這三者搞亂,通信員本指部隊、機關中,擔任遞送公文等聯絡工作的人員。通訊員是通訊社、報社、電台、電視台、網絡媒體等新聞出版單位聘請的非專職新聞工作人員。通信兵是軍隊中擔負軍事通信任務的專業兵種。主要任務是組織運用各種通信手段,保障軍隊暢通的通信聯絡。進行無線電通信干擾和反干擾,織實施海區觀通、航空兵導航勤務和野戰軍郵勤務。
通信員給人的印象,不過是幹部的「小跟班」、連部的「傳聲筒」,甚至被人誤解為類似公司的Office Boy,感覺是個位微言輕的角色。有一位退伍的老通信兵講過,當通信員要:多幹活、少說話,當上級叫「通信員」的時候,即使你在洗手間,第一個反應是以最大的聲音回答「到」,然後以最快的速度跑步到呼喚你的上級跟前,聽候指示。
通信員還要隨時留意基層的聲音,過濾後向上級反映。注意,這是基層輿情收集和彙報,並不是八卦、講人是非,而是無法寫進「通信員職責」的一個重要工作角色。通信員可以掌握很多基礎無法掌握的「秘密」,包括極為敏感的人事任免、人員去留、學習指標等等,不過唯一要注意的是這些秘密要放在心裡,不能隨意傳播。
解放軍營、連單位的通信兵,在戰爭期間的傷亡率其實很大。尤其是以輕步兵為主的過去,通信兵是前線部隊跟後方重要的溝通手段,因此戰鬥激烈時,各級的通信兵往往要多次穿越火線,往返於前線和指揮部之間傳達命令。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志願軍,營連級指揮官的回憶錄都提到過一場激烈戰鬥後,往往就要更換通信兵。
從稀有到平常的駕駛員
駕駛員,主要是指部隊裡交通工具的駕駛者,一般多指汽車的駕駛者。部隊的駕駛員也指軍用設備的駕駛者,如飛機駕駛員、坦克駕駛員等。現在說起駕駛員一點都不稀奇,如今開車對於國人來說,算是一項必備的技能,但是在過去可不是這樣。
在過去解放軍還是輕步兵為主的年代,汽車絕對是部隊裡的寶貝,而汽車司機就是真正的技術兵種。1978年自衛反擊戰結束後,解放軍要將繳獲的大批物資和車輛運回國內,但凡粗通駕駛技術的,甚至在家開過拖拉機的,都被調去運輸連,能順利將車開回國內的,都受到嘉獎。
解放軍的汽車兵在軍人駕駛競技比賽同台獻技。
1990年代及之前,一般的連隊能配一輛三輪摩托車就不錯了。因此司機的待遇比得上幹部,而且除了開車,司機還要會維修汽車。所以,當年每一個戰士在最後退伍或者轉業前,最希望做的一件事,就是能考上一本駕照,這樣退伍回家後找工作都方便。
現在隨著國力加強,連隊配汽車也屬平常事,不少戰士在入伍前就已經拿到汽車駕照。不過,軍車駕駛證要求更嚴格,不僅會開車,還要負責車輛日常的維護和保養。因此,即使已經考取普通駕照,進入部隊還需要參加3個月左右的專業培訓,才能領取軍車駕駛證。
享受單間的飼養員
飼養員,字面上理解飼養員就是在連隊裡種菜養豬放羊的,具體工作內容就是配合、服從部門領導的工作安排。做好動物的日常飼養工作,譬如給水,給食。做好動物房的清潔、維護、驅蟲、防疫消毒等工作。除此之外,逢年過節還要負責殺豬宰羊。
飼養員給人的印象是又髒又累,而且還不是軍事崗位,畢竟誰也不想退伍後回憶軍營時光,連槍都沒開過,只有養豬放羊喂雞的回憶。由於工作性質特殊,部隊對於飼養員會有政策性的照顧,時間上沒法做到像普通戰士一樣按時訓練,所以無戰備訓練時,飼養員是不用參加連隊訓練的。
而且通常情況下,飼養員服役期間只要沒有犯過重大錯誤,在退伍前都會授予立功嘉獎,三等功是不會少的。飼養員們還有一項其他戰士無法享受到的待遇—單獨宿舍!在連隊,單獨宿舍一直是個稀缺資源,尤其是基層部隊,想要享受單間待遇並不容易。這不僅因為連隊的房屋有限,更因為部隊一直強調「五同」——同吃、同住、同學習、同訓練、同勞動。這種安排不僅有利於加深戰友間的瞭解和感情,也方便開展各項工作。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擁有單獨宿舍的人並不多,通常只有五個人。首先是連長和指導員,這兩個職位是連隊的主官,負有重要的指揮和管理職責。其次是副連長也有單獨的宿舍,因為副連長負責連隊的具體事務,需要一個獨立的空間進行辦公和休息。第四個有單獨宿舍的是司務長,因為他負責連隊的後勤和帳目管理,工作性質決定了他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來進行帳目核對和後勤工作安排。
最後一個享有單獨宿舍的是飼養員,這個安排可能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但在絕大多數基層連隊,飼養員確實住在單獨的小房間裡。這是因為飼養員的工作地點通常在養豬場或連隊食堂旁邊,他們需要在相對獨立和安靜的環境中照顧牲畜。飼養員的工作時間和其他戰士不同,經常需要早起或夜間值班,單獨宿舍能讓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
被神化的六邊形戰士
一些自媒體文章對於解放軍基層崗位的介紹裡,有不少以偏概全的誤解,比如提到解放軍炊事員時,總是喜歡把他們寫成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神。解放軍內部絕大多數崗位都要參加正常的軍事訓練,但是單位裡總有不同的分工,每一份工作的側重點不同,過度神話某些崗位對其他崗位很不公平。
解放軍到1949年建國時,最多曾經有過70個軍的編制。按照最低編制來算,解放軍的歷史上最多曾經擁有超過2萬個連隊編制,那就意味著有2萬個炊事班,以炊事班最低5人配置來算,全軍最多時,有將近十萬個炊事兵。在這種比例下,出現一批能征善戰的六邊形戰士並不罕見。
而在1950年代以前,解放軍首先是一名能上戰場殺敵的戰士,然後才是炊事兵、衛生員、通信員的備選人。因為在這之前,從1927年南昌起義,到抗美援朝整整26年沒間斷的戰鬥,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士兵,哪個不是戰鬥經驗拉滿的戰士?
當然這樣說,並不是指現在的解放軍不會出現以前的那種全能戰士,但是和平年代士兵,首先要完成的是自己的本職工作。軍隊就是一個正常運轉的機器,不能缺少每一顆螺絲釘,正如一個公益廣告說的:每個人只要認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對國家和社會最大的貢獻。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