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昨天烏克蘭信源消息,指出第聶伯羅的南方設計局(蘇聯其中一個最大的彈道導彈與火箭設計局)受到俄軍洲際彈道導彈RS-26襲擊,且提供了片段證明,一般相信此舉是回應歐美批准烏軍使用ATACMS和風暴之影襲擊俄國境內目標(暫限庫斯克州)。不過俄國對此有一段時間未有任何回應,而有不同信源美國國防部官員更向記者指出俄國發射的並不是洲際彈道導彈,隨後普京「好像很有默契」的發表聲明,指他們向第聶伯羅發射的是一種新型的中程彈道導彈Oreshnik (榛樹),美國國防部副新聞秘書莎賓娜·辛格 (Sabrina Singh)也進一步指出那是一種由RS-26彈道導彈發展而來的新型中導武器,並聲言此舉不會阻止美歐協助烏克蘭反抗俄國侵略的態勢。
烏克蘭方面所發表俄國「洲際彈道導彈」擊中地面的片段。
RS-26原計劃是一種5000-6000公里的彈道導彈,就西方比較近期的標準而言,剛剛進入洲際彈道導彈的門檻(5500公里),某程度上其實表現得更類近當年的RSD-10(即SS-20中程彈道導彈)的強化版。但需要留意的是原計劃中RS-26可是作為前衛極超音速滑翔彈頭(或日後發展的其他極超音速武器)的載體,加上這個後就絕對是貨真價實的ICBM了。不過RS-26在2018年時至少在門面上是暫停研發的,甚至2027前都不會量產,只保留前衛高滑彈頭並裝在UR-100N(北約代號SS-19)彈道導彈上。RS-26長年被初期量產不會太多,也還未達可使用或部署的階段。
事實上,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俄國就矢言要發展新的陸射中程武器系統,當中就包括了新的中程彈道導彈,而普京口中所言的榛樹很可能就是這一決定的初步成果。至於美國國防部指該導彈由RS-26發展過來,這也不算奇怪,因為美蘇時代兩國就已有這做法,例如潘興3個型號,第一節火箭都幾乎是一樣的,只是換裝彈頭段,性能就有巨大差距;蘇聯和俄國的白揚系列,嚴格來說更是一個ICBM和IRBM的大家族,即RT-21(北約SS-16) > RT-22先鋒(即RSD-10中程彈道導彈 / SS-20,拆掉RT-21的第三級並換成三彈頭) >> RT-2PM白揚(SS-25,修改第一節設計,加回改良過的第三節及更新彈頭艙段)>>> RT-2PM2白楊M (SS-27,可井射化、修改導引段及彈頭段構形)>>>>RS-24 阿爾斯(SS-27 Mod 2,第三節修改及三 / 四彈頭構形)。
至於今試射的Oreshnik究竟是否RS-26縮短一節發展過來?尤未可知,不過由普京提出的10倍超音速看來,並非不可能。值得留意的是,其分導彈頭數目威力不知,但至少比阿爾斯的四彈頭構形還多,由片段可以看到,至少是六個疑似分導彈頭,然後每個子彈頭其實都有6發子彈頭。這似乎不是一種標準的練習彈頭,反而是一類專用的常規集束彈頭。考慮其精度而言,40個子彈頭(每個70-80公斤)加上動能和高爆彈威力,可造成一個大型廠區範圍極大的破壞,而6個10-20萬噸分導彈頭,破壞力和覆蓋範圍及造成的共振效應就更大了。
新的歐洲SS-20危機?
冷戰中後期的70年代,美蘇兩國已經制訂一定水平的限制戰略武器部署,達到一定的核平衡。不過這限制並沒有覆蓋歐洲 / 北約在歐洲的盟國。1976年開始蘇聯就部署一種全新的中程彈道導彈RSD-10先鋒型,這是一種機動化、可快速發射並具三彈頭的中程戰略武器,且射程只覆蓋西歐地區而不會打到美國本土。這有可能出現一種情況(至少在歐洲領導層的猜想中),即蘇聯在危機中可以對歐洲進行核威嚇甚至勒索,而美國很可能在擔心本土受襲的情況下不予以對等回擊。
蘇聯紅軍當年RSD-10進行演習與試射的紀錄片段。
這導致北約歐洲盟友高層的集體恐慌,並間接引致美國發展高精度中程彈道導彈潘興2型(其準確度足夠只使用低當量核彈甚至高爆彈,就足以摧毀強固目標如核地下指揮中心,而不會對廣大地區或都市圈帶來嚴重破壞)作為回應。隨後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上台,著手新思維政策,為消除潘興2型導彈對歐俄重要經濟區域的威脅,並放鬆和歐美的關係,便於1987年簽訂中導修約,同時解除對歐與對蘇中程彈道導彈核武的威脅。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斷然退出中導條約,有時真的不知道是否給俄國開方便大門,因為俄國再沒有發展中程戰略武器的限制,可以對歐洲繼續核威脅且歐洲各國幾乎肯定特朗普不會為一個歐洲城市被核爆而和俄國打起核大戰來,中導危機的邏輯再次出現!當然,俄國在美國退出中導後也沒有立即生產中程導彈,而是再過幾年才明示要發展新一代中程彈道導彈。現在看來,公開新中導的時機似乎也頗合適:這不單是喚醒北約各歐洲盟國對於當年中導危機的記憶,更是把球踢回歐洲身上 — 若歐洲想呈強再次協助美國攻擊俄國 / 或自己「上」,你夠不夠膽讓自己城市被毀的風險,去賭美國進行核威懾而不會放棄盟友利益?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