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日前,台灣購自美國的M1A2T型坦克已到貨,並正式進入裝甲兵學校先作先期部署與訓練。對於已經30年沒有更換過像樣的履帶戰甲車的台軍陸軍而言,已是值得慶賀的事。而作為軍迷的群體普遍也顯得非常雀躍。加上網軍的帶風向,整個台灣島的輿論可說相當「一面倒」,自然也有很多盲點。
1. 唯武器論迷思?
有朋友說過,他不確定這一代的大部分較年輕台灣軍迷是否都是看Gundam Seed 大的,潛意識上普遍認為個別武器可主宰戰場勝負。這點可見諸各討論區的討論或報刊、名嘴的鼓吹上,可是他們似乎很少理會現實世界是怎樣運作的。
俄烏戰爭的經驗,可以見到即使是什麼東西方裝甲力量,在沒有應對無人機的系統性防禦時,是多麼的脆弱;若有看近年的陸上裝備展都可見到,幾乎所有廠商在研發新世代裝備時,都已加入應對無人機為重要要求,甚至次世代戰車都以此作為第一要素。
珠海航展就不講了,歐洲陸上裝備展中的次世代戰車,已全面走向無人砲塔 / 砲室化之餘,也加強砲塔面對多向攻擊時的應對手段,例如加裝車載雷達,加入大量APS配備,自動裝備機及備彈深埋車體內 / 再難以被無人機由外面直接命中。而且人員艙亦集中化配置,可能只佔車身⅓的裝甲箱設計,讓人員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等。總之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謀求在新世代找到陸上系統(尤其是重型履帶裝甲戰車)提高生存性的方法。
由此可見,甚麼裝備最強,根本沒有意義,現代戰爭根本是體系對決,適應戰場多變的環境及順應未來的發展才是第一要義,靠一件武器本身就不可能達到既定戰術目標,更惶論嬴得戰爭勝利?M1A2T若果是要做快速岸防支援力量或者在阻滯戰中作為伏擊或步兵支援力量,那其單體性能怎樣根本沒用,更重要的是運用及裝備 / 後勤配置上配合其作戰方式。關於這點,似乎論者甚至主事者都不見有闡明或關注到。
2. 台軍有沒有能力適時應對威脅?
在論者看來,無論M1A2T的基本性能和電戰設備熟優熟劣,大部分人(甚至包括軍方高層)都好像沒有考慮如何應對威脅。現時無論面對主次威脅,基本防禦裝備本身就先要做。
首先,這最起碼應該有一套基本的”護身裝備”,才能應付包括遠程反坦克導彈在內的威脅,當中具較優秀低空射擊能力的RWS(遙控武器系統)和APS(主動防禦系統)是基本,其次是有效的伴隨防空導彈(而且是有效射程更遠或備彈數更多的戰場防空),而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較大範圍的偵察與干擾手段,以建立足夠的預警和軟殺手段。
不過,以現時的清單,過了那麼久,還是沒見到要追加相關器材,同時也好像像沒聽過中研院或IT產業有這些東西。島上IT產業似乎以代工為榮,但類似波段監測、迅速干擾反制的儀器及射頻器件,幾近完全不是他們專長。
莫講一些防護或干擾硬件了,就如可以有效降低雷達與紅外訊號的戰甲車輛覆蓋料(例如T-90M用過的MTK系列偽裝網或Nakidka「套件」,甚或像挑戰者2的類似作用的東西),對於當事人而言好像是置若妄聞般。若以埋伏作為既定戰術之一,卻不在光學/紅外或雷達隱藏上下功夫,這算他們唯武器論上頭了,以為M1A2T大搖大擺光天白日下跑都沒問題?
3. 幾乎所有人都誤讀真正威脅?
當然,至少還有相當軍迷還是理解到FPV對於包括M1A2T在內各類西方戰車對於無人機的「無力感」並圍繞此進行討論,不過嘛……感覺普遍都討論錯位。就台海戰爭而言,台軍M1A2T主戰車真正威脅從來不是FPV。事實上俄烏戰爭這段時期更多使用FPV自殺機,更多是在戰線漫長、火力分散的情況下臨時想出來強化火力的結果,對俄軍而言,威脅中的大部分的確來自FPV,但對烏軍而言卻不是,這更多是因為俄軍除FPV外還有很多打擊手段,但對於烏軍而言,手上能信賴的就幾乎只有FPV了。
就拿去年札波羅熱攻勢來說,烏軍所謂「北約旅」徹底失敗的原因,是作為俄方佈下的堅強火力網和猛殺區,參與的就只有很少FPV機,用的無人機主要還是柳葉刀,事實上無人機的作用更多是作為目標指示和導引之用,例如利用海鷹10無人機進行前出偵察,然後就是多種類型火箭砲、雷射導引砲彈紅土地、戰鬥直升機、地雷和遠程反坦克導彈這些相對更為傳統的兵器;再加上地面連綿不斷的防禦 / 阻滯工事以及俄軍比較特別的防守 / 消耗戰術(如馬拉農場),才能挫敗烏軍具「優勢」的裝甲進攻。
相對而言,論者似乎都避談作為攻方的解放軍會怎樣應付M1A2T。事實上,攻方很可能在相當時間內根本不會用FPV自殺機來進攻!以解放軍而言,只要能進行登陸,其實已代表可以展開其原有的對陸打擊系統。那守方面對的隨時是以有人機及無人機互相配合的偵察及索敵系統與資料鏈,然後是精確制度砲兵火箭、大型無人攻擊機、(已上陸)的自走砲砲兵及其制導破砲彈、由直升機與陸上車輛發射的巡飛彈或遠程反坦克導彈、及至單兵的遠程反坦克導彈紅箭11 / 12、無人戰鬥車,甚至之下才到的大量蜂群無人機,FPV反而才是末流或純作短距離精密搜索用的東西而已,根本不會用來打擊M1坦克了!很多論者(無論民間還是台軍本身)似乎對這問題根本沒感覺或不知道,這才是令人驚訝的地方。
小結:事實上,很多島上論者對於M1A2T的討論,很莫名其妙的大都已超出自信這地步,甚或已到達盲目自大的地步。難怪有資深坦克軍事愛好者已輕嘆這島(很多軍迷)已經失去了「用對手的眼光看自己」這個不讓自己脫節退步的基本功力了。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