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俄烏停火協議背後的盤算

2025-03-26 10:17:35 最後更新日期:2025-03-26 17:51:00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48432S1編按:2025年2月美俄利雅德峰會,美俄外長在沙特作為中間人下,於沙特開始俄烏停戰及美俄重啟對話的談判。(BILIBILI視頻截圖)

 

3月18日,當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意不攻擊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當大眾以為俄烏停火協議生效有望時,烏克蘭再度發起對俄羅斯本土多輪襲擊。澤連斯基用行動表態:他不會屈服於外界壓力,堅持要戰到最後一滴血。

「賣隊友」的美國
原本在美國軟硬兼施的斡旋下,持續了近三年的俄烏戰爭出現和平跡象。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在沙特,分別與烏克蘭以及俄羅斯代表會談,並給出停火方案,會談似乎頗有成效。

3月11日,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表示,烏克蘭願意接受美國的建議,立即實行為期30天的臨時停火。隨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發佈例行視頻講話稱,烏克蘭準備在整個前線停火30天。

GZGtNm編按:當去年8月烏克蘭發動庫斯克攻勢,一般人認為這可能是烏方作為未來對俄停戰談判的籌碼。然而攻勢被俄方壓制後,一直沒有急於收回,只是緩慢收緊防線及進行遠程打擊,然後烏軍被迫添加愈來愈多部隊穩著防線,傷亡大大上升。有指3月初俄軍發動大反攻前,美軍切斷情報交換令烏軍戰敗,但……這種大攻勢需要至少數星期預備,當時情報系統尤在,這些指控是否是要控告美軍手上有情報都扣著不告訴烏軍???(邱世卿老師9月25日形勢圖及片段截圖)

 

到3月13日俄軍順利收復庫爾斯克,在視察庫爾斯克戰場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發表了聲明:俄方不排斥停火,並開出了俄方停火的條件。一切跡象表明,俄烏戰爭開始緩和,和平即將降臨歐洲的這片黑土地。只是各方都有著自己的盤算,真正的和平還非常遙遠……

首先是烏克蘭方面,從一開始信誓旦旦絕不和談直至完全勝利,再到高喊絕不簽署美烏礦產協議,烏克蘭要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一滴血。到也接受美國的和談方案,很明顯烏克蘭是被美國強迫接受這個和平協議的。無法向國人交代的澤連斯基,只能盡地一煲,無視脆弱的停火協議,拼個魚死網破。

794f086編按:俄烏戰爭中的美援軍火,裝甲力量似乎起不了大作用,還是遠射程武器才能限制俄軍的進攻節奉。圖為美軍的M777高精度輕榴彈砲,155MM口徑卻只有四噸重量,可發射神劍GPS砲彈。除非當地有適切的GPS干擾系統,否則其首發命中精度可以很高。(YOUTUBE擷圖)

 

最初在白宮被羞辱,而後沙特會議上被盧比奧強行命令簽字,而為了逼迫烏克蘭簽字,美國甚至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最明顯的是,當特朗普宣佈全面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並掐斷了對烏軍的情報支援後,俄軍突然發起了對庫爾斯克方向的進攻。由於缺乏美軍的支援,烏軍變成無頭烏蠅,被俄軍打得落花流水,俄軍已經完成了對庫爾斯克地區烏軍13個旅的合圍。

美國用實際行動告訴烏克蘭:「沒有我的支持,你一無是處,還是乖乖聽話簽字吧。」而在烏克蘭終於低下頭準備簽字後,美國表示可以恢復軍事支持。澤連斯基隨後在發表的電視講話上,宣佈美國願意恢復對烏克蘭的國防援助,包括情報援助。

 

33320FF編按:基辛格的名言:「成為美國敵人是危險的,但成為美國朋友是致命的」,這在當下國際局勢而言可說沒什麼可反駁。君不見尤其為於"前線"的盟友,基本上都是拿來推落火坑擋災的角色嗎?(片段截圖)

 

 

其實,對待自己的盟友的翻臉無情,是美國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從西貢大使館上的鐵拳,到喀布爾機場飛機輪下的亡魂,「背刺」朋友的事沒少幹,在出賣朋友這一點,美國人從不分親疏。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時,英國人就領教過,被志願軍突破防線後的美軍,不但強行下令英軍29旅殿后,甚至還在逃跑的時候,往英軍的陣地上發射了大量的照明彈,直接把英軍全部暴露。

可悲的烏克蘭,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從來沒有見過在己方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宣佈單方面停火30天的操作,結局就是庫爾斯克方面的幾萬烏軍都成了炮火。從蘇聯時代各加盟國中的二哥、歐洲最大的糧倉、蘇聯軍工精華所在地,到如今淪為北約的擋箭牌,三年戰爭犧牲了120-150萬人。現在不論是戰是和,烏克蘭的前景一片黯淡。

48432S 1編按:有指現時俄國停戰的最起碼底線,是烏東四州全境,然而現時還未完全佔領,所以戰事最少要持續一年才有機會停止。(網絡圖片)

 

「加碼」要價的俄國
俄羅斯對於這次和談以及停火協議的態度,表現既不反對也不贊成。而且俄羅斯還趁著美國以切斷支援威脅烏克蘭簽字時,單方面很有默契地發起連續進攻。在完成了對庫爾斯克方面的合圍後,普京心情大好馬上去戰場視察,隨後也宣佈俄方可以有條件接受停火協議。

雖然普京套話連篇,但總結起來就三點:第一,烏軍必須投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這些地方全撤出去;第二,不准再搞軍事動員,也不准再接收西方的武器;第三,放棄加入北約的想法。

1000106013A編按:就現在俄烏戰況而言,雖然俄國多有突破,但現時對後方重要戰術目標(如海馬斯或愛國者防空導彈)的打擊仍未足夠,若未做到全面削弱烏軍的攻防火力,實難以達到俄軍所想要的重新快速進攻。(YOUTUBE擷圖)

 

看普京的這三個條件就知道,至少俄羅斯現階段沒有停火的需要。對比俄烏戰爭初始階段,俄羅斯方面的條件就包括:克里米亞地區的歸屬問題、烏東部四州的自治問題、烏克蘭不加入北約以及烏克蘭去納粹化。

現在俄羅斯的停火條件中,已經把克里米亞和烏東部四州剔除掉,擺明就是告訴烏克蘭:這兩個問題現在不用談,而且還加碼從最初的烏克蘭去納粹化,直接變成去軍事化。

普京之所以坐地漲價,很明顯經過三年的戰爭,俄羅斯方面對於烏克蘭以及北約的實力基本摸得七七八八。只要美國不支持烏克蘭和歐洲,其他國家完全不是對手。現如今特朗普政府是要撤出烏克蘭,打還是和,主動權完全在俄方面,既然自己掌握大局,那當然要有風駛盡力。

ffg6 3編按:有這樣一個說法: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在記者會中突然鬧翻,並不是副總統萬斯多插嘴,而是澤連斯基本人受歐洲在背後支持,不想接受這種喪權辱國的協議,並想借歐洲取得更好談判壽碼。(圖片來自白宮官方網站)

 

「八旗」風漸的歐洲
反觀歐洲各國,對此次的停火方案甚至拋出反對的聲音。這其中聯合國常任的英法表現得最為積極。就在3月11日,烏克蘭對於停火方案表示鬆口的當天,由法國發起的30多個國家的軍方首腦會議,在法國首都巴黎召開。會議聚焦討論,一旦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停火協議,各國願為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做出貢獻,特別是為烏克蘭組建一支所謂國際安全部隊。

3月12日,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和波蘭五國國防部長,繼續在巴黎舉行會談。歐盟和北約代表以及烏克蘭國防部長也將參會,會談圍繞「歐洲必要的重新武裝」和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展開。很明顯,歐洲尤其是英法德這幾個大國,對於此次俄烏的停火很不滿意。

48432S 2 1編按:歐盟最大的問題是:經濟上他們還能勉強統一,但外交上本來就有不同的核心利一,也有自己的地緣格局,加上部分國家也明顯親美或友俄,難以組成一個合力去共同面對重要議題。(BILIBILI截圖)

 

歐洲不滿的原因很簡單:這次的會談歐洲完全被美國排除在外,歐洲各國因俄烏戰爭已經跟俄羅斯撕破臉皮,現在美國突然拉著俄烏媾和,歐洲有一種自己被出賣的感覺。美國匆匆媾和俄烏戰爭,說明美國要從歐洲抽身而去。美國可以走,但未來歐洲的安全怎麼辦?

歐洲現在完全一副文恬武嬉的樣子,養尊處優幾十年,現在的這幫歐洲老爺們,簡直是滿清八旗子弟現世。倘若俄烏之間真的停火和談,支持烏克蘭的各國是逃不過俄羅斯的反攻倒算。其中戰前積極支持烏克蘭,走在反俄第一線的波蘭,甚至提出要邀請美國在本國領土部署核武器的要求。

48432S 22 1編按:不知不覺,波蘭其實已成為就數量上而言它已是歐洲裝甲兵與士兵總數的超級強國,是明副其實的抗俄前線,不過其建軍用的GDP也達到4%,也難以持續擴軍,它更多是受美國的影響而已。圖為波軍的PT-16型主戰坦克,是透過T72的底盤進行重大改裝的產物。(網絡圖片)

 

持續長達三年的俄烏戰爭,暫時來看沒有走向和平的跡象。即使是這次花大力氣逼迫烏克蘭簽字的美國,其實對於俄烏的和平也並無興趣。美國要的只是自己退出這個無底洞,讓歐洲各國去頂雷而已。俄羅斯更不用多說,打了三年終於迎來屬自己的順風局,接下來這頭「北極熊」肯定是要漫天要價的。

imaga36編按:去年5月時火星砲11RA的試射,也可能反映其作戰模式:一個砲兵火箭旅通常有10-12架發射車,火力支援任務中分成兩個營每營5至6架發射車在不同距離協同作戰,每個營可發動20-24發的單波次打擊。這種中短距打擊能力,恐怕連俄國人都很羡慕。據知這種全新短程導彈部分有提供給俄軍作為戰場測試用。(朝鮮中央通訊社照片)

 

 

東亞風雲再起
恐慌的還不止歐洲各國,東亞的韓國和日本,在俄烏戰爭時站位烏克蘭,充當反俄急先鋒的角色。日本與俄羅斯原本就有北方四島的領土爭議,本想在俄烏戰爭中分得一杯羹,通過經濟援助和非致命軍事援助展位北約,力挺烏克蘭。

韓國在朝鮮派兵支持俄羅斯時,就表態要向烏軍提供殺傷性武器。2024年還考慮要向烏克蘭派遣軍事人員。難怪在巴黎召開的30國軍方首腦會議,也包括日韓兩國。

編按:俄國貨運重鐵運輸中的谷山大砲 / 主體砲,地點是俄國中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的重型鐵路轉運站。這種砲有出現過在前線後方,且曾被烏軍無人機擊傷, 但當時在操作的不知道是什麼人。(網絡圖片)

 

在明面看,朝鮮算是俄烏衝突的贏家。3年中對俄羅斯出人出力又出聲,所以3月21日,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匆匆訪朝,算是對這位不離不棄小弟的回報。可以預見,美國是最希望達成俄烏停火,這將為他重返亞太的掃除障礙。

編按:當初朝鮮軍參戰的說法一出,前線俄軍的遠東地區少數民族部隊(由於多數和蒙古族有關,部分更有朝鮮血統,面容更接近東亞人)即自創臂章和施旗幟予以嘲諷。事實上,即使後來真的參戰,但朝軍大軍作戰的大部分說法都缺乏確切證據,他們頂多可能只是協防後方,或間歇性以小隊形式在前線打個照面而已。(網絡圖片)

 

對於中國來說,俄烏戰爭保持現有的力度,才最符合中方利益。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主要是歐美的關係不會恢復,在歐美繼續對俄制裁的情況下,中俄之間的關係才會更緊密。在面對美國的壓力情況下,後背的安全很重要。中國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時在東西兩個方向,給自己設立敵人,犯下當年蘇聯的錯誤。

發佈於 博評
By 2025-03-2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