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F-16第二次損失 疑是戰損

2025-04-13 18:29:42 最後更新日期:2025-04-14 09:47:36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Gj7osUyWgAAkour一架被拍到帶上四枚空對空飛彈(AIM-120X2,AIM-9MX2)及疑似8枚SDB炸彈的烏軍F-16AM。(網絡圖片)

 

根據多份報章報道,4月12日烏克蘭空軍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一架該部隊所屬的F-16AM在執行任務時墜毀,26歲飛行員帕夫洛·伊雲洛域諾夫陣亡。烏克總統澤連斯基當天亦在社交媒體發文,向死亡飛行員家屬表示慰問並要求有關部門查明情況。

根據紀錄,該機是北約國家F-16機隊援烏後第二架在作戰中損失的戰鬥機,第一架是去年8月俄軍以巡航導彈空襲利沃夫附近時墜毀,烏方是指被友軍誤擊,但另一個說法是指該機準備升空時機庫遭遇攻擊而被破壞,機師也在攻擊喪生。

被烏軍火力誤擊?

說回今次烏軍在戰鬥中墜毀的事件,其中一個說法和去年被擊落事件一樣,是烏軍友軍火力所為,估計有可能是在敵我識別系統不相容下被友軍誤判為俄軍空襲而被擊落。不過此說法問題在於4月12日俄軍沒有對烏國內部目標進行巡航導彈攻擊,只有基輔的安東落夫工廠受到空襲,且疑是地對地戰術導彈所為,未有其忚飛行物的入侵接戰報告,後方空防單位未至於到那麼緊張,連識別都來不及的問題;更有甚者,此前亦未有在基輔上空出現過F-16進行空防巡邏的報道。更有甚者,如果上次真是因為敵我識別訊號不相容而被誤擊,怎麼過了半年有多,連改善也沒有?

Batterie d4311S-400防空系統算是上一代的S-300PMU3的升級版本,雷達和射控電腦大幅更新,而且除兼用上一代防空導彈外,還加入新的400公里級防空/反彈道導彈及9M96/100系列反飛機/戰術導彈的小型中/短程防空彈,防空效果可以更好。本彈相當於把S-300V反彈道導彈系統整合進來。(圖片來自連結)

 

被俄軍擊落?

由之前的情報所知,烏軍的F-16AM有參與向前線投擲包括JDAM和SDB小型制導炸彈的任務(PS. 暫時還未知那是前線拍攝還是後方投擲訓練),故不無可能是在投射過程中被友軍砲火擊落,不過這段過程只要有雷達,就幾乎能確定飛機是由後方飛機,投彈後再飛回後方的,誤擊之說其實也比較難成立。

174454315235918 P12257057當然,當時也不排除烏軍當時的任務是打算用F-16AM執行野鼬任務,壓制俄軍的防空陣地,不過以烏軍手上較舊型的AGM-88,也沒有適合的電子支援機或電子莢艙而言,中空發射的射程與攻擊效果不見得好看,能否有效對付俄軍遠程防空導彈陣地也是個很大的疑問,甚至有可能在攻擊前就被俄軍的S-400系統反擊成功。(網絡圖片)

 

若被擊落的區域接近前線,那被俄軍擊落的可能性就大不少了。由於烏軍F-16現時主要是單座機,沒有後座駕駛員分擔任務,故制導炸彈的最後目標輸入工作還是要飛行員自己完成,加上JDAM和SDB的理想投擲距離大約20-50公里左右,若想轟炸前線後方的目標,還需要接近雙方的接觸線,且投擲過程中不但要保持在高空(以增強制導炸彈的滑翔距離),投擲前也需要保持固定航線與飛行姿勢一段時間,這似乎就給地面與空中火力一個開火先機。

Batterie d4311ASDB是一種小型的衛星導航炸彈,由於擁有更大的滑翔翼,最大滑行距離可達100公里以上,但這需要相當高的高度及相應速度才能達成。由於使用高準確度的GPS導航,命中率高,即使裝葯量小都有足夠的毀傷效果。不過由於由於俄烏戰場上GPS干擾器泛濫,GPS制導武器的效果往往打節扣。(圖片來自連結)

 

不過坊間報道說被S-400擊落還是有一定疑問題,S-400有其固定防空陣地,烏軍可根據距離迴避或先發制人,發動攻擊並至少牽制其防空能力,或可透過低空飛行至需要距離才躍升投擲,以盡量縮短反應時間,而作為靈活的戰鬥機,較笨重的大型防空導彈要擊落它也不是易事,且距離愈遠要擊落就愈困難,這還未包括烏軍戰鬥機上的雷達警報系統是否已探測到S-400雷達的照射模式,若能事先探測到制導雷達的特殊電波頻譜,要預先進行規避還是可以的。所以,若真被防空導彈擊落的話,那就有可能被埋伏在附近、接到預警或敵機大概位置才立即開機接戰的中、短程機動防空系統所伏擊。

米格31原本是一種高速攔截機,其擁有高速度兼大油量、大量武器載荷,並以大型雷達及遠程空對空導彈作為作戰手段,不但融合了過去蘇聯兩種攔截機(高速、長航程)兩種概念,且意外的發展出利用遠程攔截主動壓制對方空中優勢、從而協助取得制空權的空戰概念。

 

當然,這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被俄軍的Su-35或Mig-31所攜帶的R-37/R-37M遠程空對空導彈所擊落。這種空對空導彈大致由BUK-M1改良而成,而且裝備主動導引頭,中段可由發射母機提供數據進行慣導修正,至末段才打開導引頭作最後目標修正,相當於一枚射程非常長的AIM-120型空對空導彈。理論上這種模式甚至可由更後方的預警機提供大概的目標位置數據,並由母機進行慣導修正,情況有點像2015年土耳其空軍利用E-7預警機為其F-16戰鬥機提供大致方位,讓母機在有限資料及雷達不開機的情況下對其AIM-120導彈進行慣導修正,最終擊落駐敘利亞俄軍的SU-24M戰術轟炸機一樣。這種攻擊可說接近防不勝防的地步,接近至30公里主動導引頭開機距離時,被鎖定的飛機未必有時間做出必要的機動進行躲避。據現時所知,該型導彈至少擊落了6-8架烏軍戰鬥機且把不少執行任務的烏軍戰鬥機嚇得放棄任務逃脫。

А 100烏軍空中作戰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到現時都沒有預警機。現時俄軍A-100和現代化改良版本的A-50U加起來可能有8-12架,若在戰線上維持一至兩架執勤,可維持相對嚴密的監視能力,也令負責巡邏的SU-35Mig-31在攔截上更有效率。(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不過需要留意的是,烏軍承認F-16在戰鬥中損失後整整一天,俄軍尚未有任何正式戰功報告,甚至這架F-16在什麼戰鬥空域中損失都不知道,我們還是很難判斷這烏軍的F-16到底是被什麼擊落。

 

後續報道:

在本文刊出後沒多久,烏方有消息指出該架F-16AM在蘇梅附近的俄烏前線執行任務時被擊落,但真兇未知;俄方說法則指是俄軍在庫斯克州境內的防空陣地上發射兩枚防空導彈攻擊該機,該機躲過第一發攻擊,但隨即被第二發擊落。暫時還是無法判定損失是怎樣造成。

發佈於 軍事
By 2025-04-1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