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新圍軍營近正門行車通道的一個標語,訓勉軍人忠於黨、忠於國家,練好戰技,嚴守軍紀法規。(筆者照片)
今年駐港解放軍是新冠疫情後第一年重新搞公開形式的開放日,除過去一直有的團體票外,今年還增設網上公開預約參觀服務(相當於網上排票),算是另一方式延續2019年前公開派票。比較幸運的是,小弟有最終能拿到星期日下午新圍軍營門票。今年亦有一個相當特別的地方,就是軍營開放日莫名其妙的提早了一星期舉行,至於其可能的原因,先賣一個關子。
有同好在石崗軍營的開放日中,赫然發現陸盾2000要地防空系統也展示出來。這應該是有紀錄以來駐港部隊第一次展示防空武器,圖為該系統之一的7管30mm。據所佑同場也展出紅旗6型防空導彈。(網絡圖片)
近一兩年最精彩的開放日軍事活動,還是石崗軍營的空軍直10K和直20K的空中表演。據知今年還有紅旗6和陸盾2000展出,這大概是駐港8年以來首次公開露面及展示。不過本人去年已去了石崗軍營,今年轉移目標想看看駐港部隊陸軍的情況,所以最後還是選擇參觀新圍軍營。
ZLT-11式105毫米輪式突擊車,嚴格來說是輪式突擊砲,是一種步兵直射支援火力車,更重視速度與多用途火力,而且其上反射控可以讓砲管隨動瞄準。不過要留意輪式突擊砲 / 驅式驅逐戰車大部分時間都是停下來開火,最多時慢速移動時向前射擊而已。(筆者照片)
ZBL-08 (俗稱大八輪)輪式步戰,替換了服役長達10车的駐港部隊ZSL-92B型輪式步戰,相對於火力變動較少,其裝甲防禦卻好很多,不過這也逃不掉駐港部隊「二線裝備」的命運,因為新一代的輪式步戰車族已在不少機械化旅中已成為拳頭部隊的主戰裝備。(筆者照片)
PCP-001上的速射迫擊砲,原型來是自蘇聯的2B9型速射迫擊砲但加長身管,也是從砲閂後方右側進彈,彈匣也是四發一個,裝填手可在砲塔右後側與後方的彈箱取彈,且也能連續擊發。砲彈分高爆破片彈、成形裝葯破甲彈及發煙彈,彈葯大約重3.1-3.2公斤。車上左側也有砲控計算機,可提高射擊精度。(筆者照片)
駐港部隊的CSK-181 猛士三代人員裝甲突擊車,這其實還是個車族,有兩軸及三軸型,車廂也是模組化,可改成開式貨架運輸車、車載砲載具、反坦克導彈發射車型、偵察型與砲兵指揮型等,其基本性能可參考以下網站。(筆者照片)
ZBD-08車族的裝甲救濟車型,主要是用於戰場上維收及拖拉回廠的損壞戰甲車輛。俄烏戰爭表名很多受損裝甲車輛得到即時維修及後送復修,很大機會在很短時間內重歸部隊。(筆者照片)
同場展示的防核生化後勤車輛,包括防核生化用的噴灑車、人員清洗和消毒的洗消車,以及醫肚最重要的……戰術餐車。(筆者照片)
由於下午還有事要先完成,到達時已過了軍樂、步操和反恐演練的表演環節,不過小弟的目標也非在此。裝備展覽區才是本人的目標。結果皇天不負有心人,裝備區果然展示了2022年全面更換新裝備後典型的輕型旅裝備裝甲合成營與輕步兵營的裝備,包括08式輪式裝甲步兵車車族的11式105mm突擊車、步兵戰車及裝甲救護車,還有輕步兵營的主要裝甲載具東風猛士三代CSK-181裝甲突擊車,還有就是火力支援的PCP-001型車載速射迫擊砲。現時所欠缺的除了合成旅中本該有的自走榴彈砲/火箭砲(這些長年都不駐香港),大概就只沒見到CTL-181加長型東風猛士三型。
筆者正在把玩QBU-191精確射手步槍,這是一種給步兵班內較精於遠程射擊的步兵使用的中程支援火器,有效射程可達500至600米,且也不用狙擊槍級別的日常護理。不過由於仍是採用中間步槍彈,殺傷力和射程始終不及狙擊步槍。(筆者照片)
QCQ-171式衝鋒槍與QBZ-191的標準型步槍,兩者都是現代化並透過戰術魚骨擴展裝備的衝鋒槍。現時解放軍的瞄具如內紅點鏡及三倍白光鏡等已相當普及。題外話,QCQ-171式衝鋒槍本身就很容易作為警用衝鋒槍,而有些消息也指長期而言,為替代老化的MP-5,香港警察也可能引入QCQ-171這種9毫米衝鋒槍。(筆者照片)
槍械方面,這兩年展出單兵裝備的基本上都已完全換裝,包括QBZ-92A半自動手槍、QBZ 191式的槍族、QCQ-171式衝鋒槍,QBU-202狙搫步槍、QBU-10式12.7毫米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QJZ-171山地重機槍、QJZ-171高精度35mm榴彈發射器,唯獨沒有出現的是QJB-201班機、QJY201式通用機槍及09式軍用散彈槍,另外去年在石崗見到的QBS-06水下步槍,在新圍也見不到。
解放軍各類戰甲車近年都用上大約1cm厚的多片陶瓷複合材裝甲板作為起碼的防禦,但也容易短時間內拆除。這種單片裝甲在不同傾斜度下能有效防禦14.5-23m機槍/機砲彈的射擊。敲起來時,這裝甲的聲音真有幾分像瓦片,但更青脆。(作者照片)
雖然新圍軍營本身就較其他兩個大型軍營小,但今年能見到105mm突擊車還是十分令人慶幸,因為這不單是駐港部隊最新式裝備,也是駐港部隊首個直瞄反戰車砲重火力裝甲平台;另一方面,不得不讚的是全場管理上比想像中更寬鬆,參觀者甚至可自由近距離觀賞裝備細部,兵哥們的應答不但更親切,且更是有問必答,和市民的互動相當輕鬆愉快。雖然開放日規模較小,但讓人的觀感非常好。不過今年的開放日雖然完結,但事實上今年駐港部隊活動的真正高潮還在後面,有小道消息指7月3至7日駐港部隊安排了多場重要駐軍活動。至於是什麼活動?礙於已知情報需要正式公告才能作準,現時大概只能說一個字:大!!!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