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觀點】泛民對「支那」風波的立場:反共不反華?

2016-10-17 13:10:12 最後更新日期:2021-02-08 16:00:23
張心怡

香港輕新聞編輯

1017 觀點 青年新政議員梁頌恆昨出席《城市論壇》時,再次披上「Hong Kong is not China」(香港不是中國)的旗幟。

【香港輕新聞】青年新政立法會議員梁頌恆、游蕙禎的宣誓「支那」風波持續,今日本港多間傳媒繼續關注事件,有評論直斥兩人使用二戰期間的辱華字眼,與文明秩序割席,而泛民為其「護航」是缺乏道德勇氣的表現;亦有評論指泛民對用詞不認同,但又難以與建制站同一戰線「幾矛盾」。

《東方日報》今日「正論」批評議員使用「支那」字眼,已超越政治理念的問題,是侮辱包括港人在內的13億中國人,但港獨思潮盛行,正是港府長期「姑息養奸」的結果,指若他們在本周三大會上再次宣誓時,「死性不改,依然故我」,大會主席即可宣布其宣誓無效;但若二人「為議員的高薪厚祿計,乖乖宣讀誓詞」,港府不可允許他們蒙混過關,否則後患無窮。 「正論」雖未詳解政府如何能褫奪立法會議員的資格,但強調今日港獨氾濫成災,不僅是因外部勢力煽風點火,更因港府窩囊無能、中央有關部門長期軟弱不作為,直言「當局縱容何止是助紂為虐,更是自毀法治長城。」 《星島日報》社論則指梁游二人不止受到「藍絲」陣營口誅筆伐,連部分「黃絲」都不能接受,又關注如兩人周三的宣誓再不獲「通關」的話,就應在新界東、九龍西進行補選,但梁游重新當選的機會微乎其微,即使報名參選時可順利過關,實際得票恐怕相當有限。 社論續指,這種情況對傳統泛民最為有利,因新東、九西兩區在九月選舉中,非建制得票率遠高於建制,只要泛民不要鷸蚌相爭,就有望在立法會增多兩個議席;而泛民在今次事件中,對兩人的冒犯用詞輕輕帶過,是為避免批評本土派而失分,但反而有可能導致兩面不討好,重蹈佔中時期的覆轍,如果泛民的取態不改變,長遠來說或在這個死圈子裏不斷消磨衰弱。 《大公報》刊登的評論文章就指,梁游以二戰時期帶有種族歧視的詞語指稱中國,與戰後普世價值的文明切割,但有泛民議員事後以各種歪理為兩人開脫、「護航」,更為可怕;認同走第三路線的湯家驊所言,泛民缺乏道德勇氣於大是大非問題上「是其是,非其非」,如何代表港人爭福祉? 《明報》的「聞風筆動」專欄則引述泛民中人申冤,強調民主派主流都是不滿青政的用字和解釋,如民主黨尹兆堅就指「我們反共不代表討厭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身分。用『支那』這個日本二戰侵華時貶華辱華的用詞,是道德不正確和政治不正確」,但因民主派質疑立法會秘書長是否有權裁定青政宣誓無效,無法與建制派站在同一陣線,直言「我們見到有議員被打壓時又不可以不出聲,但我們也會不同意某些議員的言論,因此我們是幾矛盾」。 「聞風筆動」續指,有民主派議員慨嘆梁君彥任主席的合法性問題,理應比青政的「支那」更值得關注,可惜「支那」問題比梁君彥爭議更容易理解,因此頭痛如何可再把梁君彥的爭議變成社會焦點。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6-10-1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