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陳景祥﹕中港矛盾之外 尚有階級矛盾

2017-07-12 17:00:50
陳景祥

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曾任教樹仁學院,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

WeChat 圖片_20170712165424_副本新一屆政府上場之後,致力打造新形象,與人為善,積極修好行政立法關係,處處顯示出跟上屆政府「有所不同」的決心。初步反應,在政圈和輿論中都相當受落。

近幾年因佔中和港獨勢力萌芽,北京多番強調要打擊分離力量、維護國家安全、彰顯「一國」的權威,令人覺得中央不斷收窄港人治港的空間,中央和香港之間的張力拉得繃緊。新一屆政府在中央的「訓示」下,敏感的政治問題可以暫時封存,全力發展經濟、搞好民生,希望在沒有「政治干擾」的情况下做些實事,爭取更多港人支持,令香港社會增添更多和諧氣氛。

經濟民生政策也有政治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介紹她的新團隊時,說新班子務實,屬於「實幹型」,言下之意,是本屆政府會集中精力做實際工作。涉及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會否重啟政改、為23條立法,都關乎中港關係,容易產生矛盾;能夠避開,自然就會減少衝突。然而,經濟和民生政策雖然「貼地」,但其實也有政治,只是性質不同。一國兩制牽涉的是中港矛盾;經濟民生觸及的,則是階級矛盾。論「尖銳性」,後者絕不低於前者。

香港的經濟民生問題千頭萬緒。要做,必須先搞清楚要抓住哪些關鍵議題。習近平主席七一講話對經濟和民生問題有以下說法:「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傳統優勢相對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林鄭月娥曾說過,對香港過去幾年經濟增長偏低感到不甘心;而民生項目,她說本屆政府會以房屋為首務。這些看法,跟習近平主席講話可謂遙相呼應!

香港政府過去一直奉行市場主導,政府不會帶頭制訂產業政策,也不會支持某些產業發展(pick the winners)。在經濟發展方面,政府的角色主要有二:一是投資基建,二是投資教育(人力資源)。

基建方面,政府在1960年代大興水務工程、1970和1980年代投資建設新市鎮、建地鐵,1990年代發展港口和新機場,動用公帑大興土木,一方面直接令建築行業受惠,另一方面也為未來發展打下基礎。回歸之後,特區政府繼續以投資基建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方針,2007/08年度的施政報告宣布十大基建項目(有些尚未完成,如西九文化區、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等)。香港基礎建設的公共開支,由2009年的477億元,以約11.8%年複合增長率激增至2013年的746億元(參考IPSOS(易索普市場研究公司)報告);在2014/15年度的預算案,除了正在進行的十大基建項目,政府在該財政年度再在基建方面投入約782億元。

投資基建拉動經濟 效用有限

時任發展局副局長馬紹祥在去年3月初的一篇文章以〈基建帶動經濟〉為題,指近年立法會「拉布」持續,「多項工程項目的撥款未能如期批出,會令基本工程開支大幅下跌……波及多個行業,對本港整體經濟只會百害而無一利」。「拉布」令撥款大減,直接影響基建開支,對經濟自然產生一定影響。然而事實的另一面,是基建對經濟效益所起的刺激作用正逐步減弱,正如上述所引數字,踏入2000年後特區政府持續大手筆投資在基建項目,然而拉動經濟增長的力度始終有限(結果是GDP(本地生產總值)增幅令特首林鄭月娥「不甘心」)。正如其他發達國家,近10多年為了支撐疲弱的經濟,政府大量投資基建,然而其產生的邊際效益不斷遞減。就以2007年特區政府公布的十大基建為例,部分是本地鐵路網絡的延伸;西九項目則純為表演及展覽設施;連接中港的大型基建投資額龐大,經濟效益卻並不明顯。換言之,即使現在政府再以投資基建拉動經濟,能夠發揮的效用已相當有限。

林鄭月娥在她的競選政綱中提出「政府推動經濟發展新角色」有四方面工作:稅務、創造空間(大力開拓工商土地)、對外全面推廣(組織商貿代表團)、培養人才。這些都是政府沿用的發展經濟方法、王道。然而在「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上,這四招是否足夠?2008年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力倡再工業化,政府主動介入,把新興產業重新在本國振興,為工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特區政府會否走這條路?如果不走,還有什麼方法可以令香港的經濟增幅顯著提高?

市民未能分享經濟增長紅利

基建以外,投資教育也是支持經濟發展的措施,可以為未來提供高質素的勞動人口,香港人對此是深信不疑且十分支持的。正如投資基建對刺激增長的成效正在下降,投資教育可以促進社會流動,令勞動人口「增值」、社會更加公平的「傳統智慧」也受到嚴峻挑戰。事實上,近20年本地教育開支持續增加,但大學畢業生的薪金卻停滯不前,社會貧富差距日益嚴重,反映出增加教育投資似乎跟「社會更美好」拉不上關係。培養更多大學生,反而增加了更多憤懣的年輕人。

據今年3月Knight Frank(萊坊)發表的《財富報告》顯示,全球城市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人數最多的城市,紐約和倫敦排第一、第二,香港第三。本地富人多,但「窮人」更多:據樂施會的《香港貧窮問題的民意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香港現時貧窮問題「嚴重」和「非常嚴重」的總人數,達所有參與調查人數的53.2%。香港最新的堅尼系數為0.539,反映貧富差距極為嚴重。香港的貧窮人口並非如落後國家般陷入赤貧;差距拉大,是富人愈來愈富,而貧者的收入卻停滯不前。據 2016年統計數字,香港有27.7萬户家庭月入不足6000元,佔總數11.1%,普羅市民未能分享到經濟增長的紅利。

港府會否有深層戰略思考?

新一屆政府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民生,避開中港矛盾,施政理應較為暢順;然而經濟發展和民生政策背後卻深藏着本地社會的階級矛盾,涉及的是普羅大眾的切身利益。論矛盾之尖銳和對抗之激烈,其實不下於中港矛盾。

民生政策其實也有深層次的目標,以房屋為例,李光耀曾經這樣說:「人民行動黨造就了一個居者有其屋的國家……這個政策背後的道理很簡單,國民擁有自己的房子,使他們分享國家財富,讓他們積累資產而又不必依賴國家……這是我們的政治羅盤,讓每一名男女擁有一份資產。」(《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2011年9月,頁86)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特區政府的經濟和民生政策,是否也會有這種深層的戰略思考?

原刊於《明報》,香港輕新聞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17-07-1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