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草動】鄭若驊接任律政司 除「三座大山」還有何挑戰?

2018-01-05 14:22:30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特首林鄭月娥今晨宣布,國務院已批准其任命鄭若驊出任律政司司長,以接替請辭的袁國強的建議,明日起生效。鄭若驊甫上任就要處理多件「燙手山芋」,最快要面臨的是本月內被DQ議員重新參加補選選的資格認定。有輿論稱此事十分敏感,鄭若驊首戰處理是否妥當,關乎到她未來與法律界關係。

多家媒體均提到,其實特首林鄭月娥上台時,就已與律政司長袁國強講定,袁國強只延任半年,當棘手的「一地兩檢」工作步上軌道即要離任。本月底即是其承諾的半年到期之時,而接任律政司長的人選則很可能是曾任公職的資深大律師鄭若驊。

《星島日報》《東方日報》稱,袁國強有意重投私人執業。《星島日報》消息指,林鄭上任後組班初期已經考慮過請鄭若驊接任律政司長,但鄭若驊當時並未應邀;除她之外,曾為特區政府在DQ立法會議員案打官司的資深大律師莫樹聯、前大律師公會主席譚允芝、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定國、現律師會會長蘇紹聰都傳為考慮人選。而港府有消息指,鄭若驊近期終於應承林鄭邀請,接下來只要通過品格審查等程序,很大可能就會上任。

《星島》消息續指,鄭若驊曾任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主席、國際商事匯仲裁會及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副主席等公職,較擅長處理國際仲裁及調解經驗。去年中國及菲律賓的南海仲裁爭議,鄭若驊以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主席身份,在該中心及中國國際法學會合辦的海洋爭端解決國際法研討會上總結發言,獲法律界人士給予較高評價。行會成員湯家驊認為,鄭若驊在仲裁方面的專業有助於港府在「一帶一路」規劃上得心應手。

另一方面,《東方日報》則引述一些教界及政黨成員對袁國強提早離任的評價。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指,袁國強無論是否提早離任都應交代清楚,否則將影響政務交接;工聯會王國興則指,袁國強任內負責的「一地兩檢」「三步走」以及各項違法佔領行動檢控工作未完成,若此時離任是「不負責任」。

《經濟日報》傅流螢文章指出,鄭若驊甫上任就需面對三場硬仗:首當其衝的「一地兩檢」已於去年12月底完成「三步走」中的第二步,最艱難的第三步本地立法還沒開始,但已知需要在明年7月前通過。

《蘋果日報》「西環集中營」文章又指,林鄭日前對大律師公會批評「一地兩檢」回應稱法律界有「精英心態」,對新律政司長上任造成一定壓力,因為該表態「點叫法律界相信,林鄭真係肯聽不同意見」。文章又引述某政界人士說法,稱原先的風傳中鄭若驊是在「一地兩檢」難題完成後才上任,這樣有利與法律界營造一段較長蜜月期;但如今不僅要處理高鐵難題,上任前又稱為政治靶子,等於「一返工就要同大律師公會、仲有一班工會前主席打仗」。

其次是《國歌法》本地立法,有建制議員估計這將需時六至八個月。

最後就是基本法23條立法,林鄭早前接受港台訪問時表示,未來12個月不會推動23條立法工作。這也意味著鄭若驊上任之初面對的壓力相對減輕;不過,鑑於中央官員近來加緊催促23條立法事宜,此事在本屆政府任期內提上議程似乎是遲早的事。

傅流螢文章就分析,既然林鄭認為2018年不適宜開展23條立法,那麼相關工作很可能會在2019年上半年開始,因為接下來幾年分別有區議會選舉、立法會選舉以及特首選舉,如果在選戰前引起重大爭議會對選情不利,2019年底雖有區議會選舉,但重要性相對較低,就算社會有反彈也有把握將影響降至最低。

除了這「三座大山」外,立法會補選將在本月16日至29日開始提名,早前被DQ議員中的姚松炎據聞很有可能重戰九龍西選區,他也是所有DQ議員中唯一參加補選的前議員,外界關注他是否能通過確認書一關。《星島日報》「大棋盤」政情文章指,姚松炎的確認書是否批准,決定權在選舉主任處,但由於有關決定必會引起司法覆核,因此選舉主任作決定時也會參考律政司的法律意見,眼下袁國強離任,鄭若驊就要接手這項爭議。

文章引述大律師湯家驊意見,稱姚松炎早前宣誓被裁無效就是因為涉及與《基本法》有關內容,因此他這次也有可能再被取消資格。但也有熟悉政府操作者指,如果姚松炎最終能過關,也不代表其他DQ議員就有希望,因為當時議會宣誓時各人情況都不相同,觸犯底線的程度也不相同;而且,如果姚松炎二次被DQ,或許反而會為泛民的選情催票,政府無理由考慮不到這點。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8-01-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