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溫仕文:以巴衝突——十字軍聖戰的意義

2018-06-01 12:16:34

 

基督教的聖戰

自西羅馬滅亡後(4世紀)至11世紀中期,歐洲內大量部落和民族因為不同原因(如飢荒及戰亂)而移居他鄉,造成更多的衝突和戰爭。失去了帝國的強權管治後,各個社群需要為生存而奮戰、互相結盟等等。在這個過程中,無數王國經歷興衰,但一直以來沒有一個可以稱霸整個西歐:即使是查理曼大帝(768年繼承法蘭克國王王位;800年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國帝位)帶領走向強盛的加洛林帝國,也只能維持至888年。

加洛林帝國(王朝)的擴張及後來的分裂,成為日後法蘭西及日爾曼分界的基礎。照片來自維基百科。

教宗作為上帝的發言人,對於歐洲內各王國和基督徒為私利而互相攻訐勾結,感到極為不快。數位教宗曾經嘗試號召所有教徒團結一致,對抗正在侵佔伊比利亞半島(今西班牙)的穆斯林軍隊。他們為了吸引教徒參與對抗穆斯林戰爭的成員,宣稱上帝將會減輕他們死後所要承受的懲罰。不過,無論民間或是權貴,反應均相當冷淡。

圖片顯示收服失地運動(Reconquista)中,伊比利亞半島北部諸國收復由信奉伊斯蘭的摩爾人控制的半島的事蹟。一般認為,11世紀下半葉歐洲人對收復耶路撒冷的宗教熱情,與第一個千禧年前後興起的聖地朝聖運動及伊比利亞諸國與摩爾人的鬥爭不無關係。

 

到了1095年3月,拜占庭帝國(亦稱東羅馬帝國)皇帝阿歷克塞一世(Alexios I)見塞爾柱突厥人(Seljuq Turks)橫行安納托利亞(Antonia)一帶,但帝國無力阻止,於是請求羅馬教宗烏爾班二世(Urban II)派兵援助。烏爾班二世認為這是東正教(拜占庭國教)及天主教統一/復合的大好良機,於是答應了。他以耶路撒冷為主題,提醒聽眾:耶穌在這個城市為他們犧牲了性命,但他們這一刻又在做甚麼呢?烏爾班二世萬萬沒想到,他居然可以觸動成千上萬歐洲人的心靈,從而展開新一段的血腥歷史。

塞爾柱、拜占庭及法蒂瑪三大帝國由11世紀到12世紀的形勢圖。(網絡圖片)

雖然穆斯林佔據了中東和北非一片的廣闊的領土,但在11世紀末期,穆斯林帝國四分五裂。當時中東一帶主要是塞爾柱(Seljuk)及法蒂瑪(Fatimid)兩大帝國互相對峙,但兩個帝國內正好陷入內亂,使十字軍有機可乘。十字軍首先需要經過的安納托利亞(今土耳其東部),屬於塞爾柱帝國的勢力範圍,但這個帝國因為繼承權的問題而分裂,各派系無法聯合阻擋十字軍的攻擊。

其後,十字軍來到巴勒斯坦一帶時,法蒂瑪帝國的維齊爾(Vizier,可理解為地方領主)基本上不受哈里發(Caliph,可理解為皇帝)控制,時常為了權力和財富而互相攻擊。不少維齊爾甚至認為法蘭克人(即十字軍)可以成為新的地區勢力;只有多加善用,法蘭克人可以幫忙削弱其他維齊爾的力量。

雖然第一次十字軍聲勢浩大,多出自貴族與武士們的宗教熱情,然而伴隨而來的,當然是瘋狂的搶掠及對沿途猶太人的迫害(他們認為猶太人迫死耶穌),而攻佔耶路撒冷後對異教徒的屠殺更達到空前地步。當然,之前肆虐黎凡特地區的各個突厥傭兵割據勢力對當地各族裔而言也不見得有多好(黎凡特地區的原阿拔斯王朝突厥傭兵後來自立成塞爾柱帝國,但帝國沒多久後繼續分裂,他們又繼續打起來)。

 

如是者,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以勝利告終。留守的法蘭克人建立耶路撒冷王國(The Kingdom of Jerusalem),繼續向外擴張,很快就攻佔了巴勒斯坦的大片土地。雖然法蒂瑪帝國失去耶路撒冷及大多數位於巴勒斯坦內的城市後,好幾次召集大軍反撲,但是進展非常緩慢,最終亦因為將領無能而多次戰敗,無法收復失地,更令法蘭克人可以攻佔更多土地。

如是者,不少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為了逃離戰火,來到大馬士革避難。然而,塞爾柱帝國內,很多人對於耶路撒冷的陷落沒有甚麼反應。不少地方的領主雖然收留了這批難民,但是他們似乎沒有人打算替他們收復家園。一如上述,一眾維齊爾只想利用法蘭克人,在權鬥之中奪取更多利益。

哈拉維的肖像。(網絡照片)

哈拉維(Qadi Abu Sa'ad al-Harawi)是少數的例外。長居於大馬士革的哈拉維是巴格達法官(Qadi)。他認為這個時刻需要穆斯林團結一致,打擊法蘭克人。一旦耶路撒冷王國建立穩固的防線後,問題將會變得更加棘手。不幸地,哈拉維沒有甚麼政治或軍事本錢,最終無法成事。不過,他在往後的20年來一直努力奔走,或多或少在民眾之中宣揚了抗戰的思想。

而在這20年間,法蘭克十字軍因為過於自信或魯莽,多次敗於穆斯林手上。好幾位穆斯林領主因為成功單獨擊退法蘭克人的攻擊,鼓舞了穆斯林群眾,慢慢形成了一股對抗異教徒的思潮。

伊斯蘭的聖戰

1128年,伊馬德丁·贊吉(Imad ad-DinZangi)成為摩蘇(Mosul)及阿勒波(Aleppo)的阿德貝格(Atabeg,相當於總督)後,決意建立一個屬於自己家族的王朝。作為世俗的領袖,贊吉不算得上虔誠,所以起初沒有興趣驅趕法蘭克人。為了成為敘利亞內最強盛的勢力,贊吉早期花了不少時間攻擊富裕的大馬士革,但最後還是無功而回。

後來,大馬士革與同樣擔心贊吉王朝過於強大的耶路撒冷王國結盟,引致贊吉與法蘭克人之間的軍事衝突。1144年,贊吉攻陷了法蘭克人掌控的埃德薩(Edessa)後,馬上成為了英雄。先前因為第一次十字軍東征而由巴勒斯坦地區逃走的阿拉伯難民,期望贊吉馬上會進攻耶路撒冷 —— 回家的日子近了。

然而,2年後贊吉遇刺死亡,政權落入次子努爾丁·贊吉(Nur ad-Din Zangi)手中。努爾丁與父親很是不同:他比父親更加虔誠、更有學識,亦更為懂得利用政治宣傳來感召群眾。努爾丁明白攻擊異教徒(法蘭克人)能夠為他帶來更高的聲望和地位,於是以聖戰(jihad)為口號,希望能夠透過軟實力逼使其他穆斯林領主臣服。在努爾丁的引導下,聖戰除了是對抗異教徒(法蘭克人)之外,還需要參與聖戰的社區保持社會公義;社會上下皆需要遵從法律 —— 不論違犯法律人士是甚麼身分,都要接受公正的懲罰。

以阿勒波(Aleppo)為基地的努爾丁,於1153年得知法蘭克人攻擊阿斯卡隆(Ascalon)時,號召各地的穆斯林解救阿斯卡隆。大馬士革逼不得已參加是次聖戰,但中途與阿勒波軍隊起衝突,給努爾丁絕佳機會,宣傳「大馬士革拒絕參與聖戰」,攏落大馬士革民心。次年,他派兵圍攻大馬士革,得到民眾授助而順利佔領城市。此後,努爾丁成為敘利亞一帶最強盛的勢力,開始傾力攻擊法蘭克人。除了偶爾需要應付叛亂份子及拜占庭帝國的威脅之外,努爾丁的軍事行動都是針對法蘭克人,徹底貫徹聖戰的真義。

 

中世紀壁畫中的努爾丁,受到十字軍武士的追擊,落荒而逃;事實上當然相反,第二次十字軍東征被幑底擊潰,努爾丁順勢征復了黎凡特地區的大部分。(網絡照片)

面對日益壯大的努爾丁,法蒂瑪帝國多次與「難以信賴」的法蘭克人結盟,最終在穆斯林群眾眼中,成為了背上離棄伊斯蘭的叛徒,再加上他們的管治階級為什葉派,屬於遜尼派的平民當然沒有忠於法蒂瑪政府的理由。1164年,努爾丁派出屬下謝爾庫赫(Shirkuh)前往「光復」埃及。同行的包括謝爾庫赫的姪子薩拉丁(Saladin)——未來帶領穆斯林戰勝法蘭克人的英雄。謝爾庫赫死後,薩拉丁獲選為埃及的維齊爾,為努爾丁打理這個地帶和資助聖戰。

不過,薩拉丁的處境一點也不穩固,需要數次平定什葉派的叛亂,因此未能配合努爾丁的聖戰。薩拉丁本人亦有其野心,不希望努爾丁干預他的勢力範圍,自然視耶路撒冷王國為緩衝國。雖然薩拉丁依然對努爾丁唯唯諾諾,但是努爾丁猜到薩拉丁有其野心,並於1174年準備揮兵南下,教訓薩拉丁。(不過意想不到的是,56歲的努爾丁出發前突然病逝。)

努爾丁死後,繼任的兒子年紀尚少,亦無實力統率萬民對抗法蘭克人。一眾將領及文官展開新一輪的權鬥,希望可以利用繼承人來奪取權力。名義上臣服努爾丁,但實質上自主管治埃及的薩拉丁,也加入了權鬥。有學者認為這反映薩拉丁是徹頭徹尾的投機份子,只是借助聖戰之名來實現野心。另有學者不否定薩拉丁的宗教熱誠,指出他是基於現實考慮:(1) 他需要先增強政治、經濟及軍事實力,才可以徹底擊敗耶路撒冷王國;(2) 他需要控制敘利亞一帶的領主,才可以確保他們不會因為私利而妨礙聖戰。(當然,諷刺的是,正正是薩拉丁本人當初不願意配合努爾丁的聖戰。)

電影《天國王朝》最後一役,就是講述耶路撒冷王國覆滅的哈丁之戰

論能力與魅力,薩拉丁一點也不輸努爾丁。在往後的8年裡,薩拉丁統一了埃及和敘利亞南部,又建立了穩固的基礎及龐大的軍隊。1187年,他在哈丁之役(Battle of Hattin)消滅了耶路撒冷王國唯一的一支軍隊,然後收復了耶路撒冷及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區。1189年至92年,他與西歐最驍勇善戰的理察一世交鋒,成功抵擋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保存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大片土地。十字軍離開以後,耶路撒冷王國只餘下少數沿海城市,無法再侵略巴勒斯坦。聖戰總算可以告一段落。

薩拉丁與獅心王查里之間的和戰,不但被後世史家視為中世紀兩大軍事家的世紀對決,更是西方及中東史上令人稱道的「君子之戰」。

不久,薩拉丁逝世,王國又一次四分五裂 —— 各領主為了權力和財富而內鬥。事實上,現時的耶路撒冷王國不能再威脅巴勒斯坦,反而有利通商,穆斯林當然再沒需要進行聖戰。同時,伊斯蘭世界經歷了差不多一百年的戰亂,同樣元氣大損,民眾也不希望戰爭延長。

伊斯蘭聖戰的意義

努爾丁與薩拉丁的聖戰雖然圍繞著宗教(攻擊異教徒),但是最終目標始終是保家衛國,而非將敵人趕盡殺絕,亦非侵略外族。這一點,與穆罕默德的宣戰前提基本上差不多:當敵人威脅到伊斯蘭教,穆斯林有理由出擊;如果外來威脅消失了,穆斯林則不能使用武力。

儘管有血海深仇,佔領耶路撒冷後的薩拉丁不但釋放所有十字軍戰俘及准許8萬基督徒交了贖金後就讓其離開(老弱者甚至不需交錢就可離開),而且保護當地教堂及歷史建築。不過為鎬賞軍人及填補戰爭開支,仍有15000名交不起贖金的基督徒被賣為奴隸.......

同時,雖然聖戰一方面推動社會公義,但另一方面亦可以成為野心家奪取權力的手段。有學者也認為,聖戰期間,努爾丁及薩拉丁透過「團結一致」的主張來嚴打異端,某程度上壓制前代阿拉伯帝國思想自由的概念。

至於耶路撒冷,它依然是伊斯蘭教的聖城之一——當薩拉丁圍攻耶路撒冷時,他特意向將士解釋為什麼耶路撒冷對他們的宗教特別重要:穆罕默德升天謁見遠古的先知;聖殿山上的圓頂清真寺(The Dome of Rock)是伊斯蘭的重要寺廟;還有阿伯拉罕、大衛、所羅門、耶穌等人,亦曾在此留下足跡。換言之,耶路撒冷具有一定程度的宗教意義。

不過,有趣的是,即使經歷了近100年的戰爭後,伊斯蘭教與耶路撒冷的關係慢慢又變得薄弱。對穆斯林民眾而言,耶路撒冷始終比不上麥加和麥地那來得神聖和重要;對穆斯林領袖而言,耶路撒冷根本就沒有戰略價值。1229年,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率領為數極小的十字軍來到聖地時,薩拉丁的姪子麥勒丁(Meledin)與他談判,最後同意將耶路撒冷及周邊土地交予十字軍。雖然伊斯蘭世界對此頗為不滿,但是眾人沒有太多的空閒時間評論麥勒丁的決定 —— 由東邊入侵的蒙古人,即將徹底消滅伊斯蘭世界……

十三世紀的蒙古西征及南下攻宋,對中世紀三大人類文明圈均造成極為沉重的打擊,當年地球上估計約有4億人口,但直接及間接死於蒙古征伐的人口接近1/3,而且終結唐宋盛世、徹底摧毀阿拉伯帝國及重創東歐,令人類文明往後的進程被永遠改變……

 

 

發佈於 博評
By 2018-06-01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