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溫仕文:通往天國與地獄之路:一次大戰與三個願望

2018-07-02 15:18:10
斐迪南大公伉儷被行刺前最後照片。斐迪南大公行刺案所觸發的連鎖效應,最終令聯盟制度所帶來的恐怖平衡全面瓦解,之後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其結果是歐洲以至世界原有秩序全部重新洗牌。(網絡照片)

 

自奧匈帝國的法蘭茲·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遇刺後,一連串的事件有如化學反應般,引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為了包圍德國與奧匈帝國所領導的同盟國,嘗試拉攏鄂圖曼帝國加入協約國,但到了 1914年11月,鄂圖曼帝國最終決定加入德國陣營。

同時間,英國與法國在歐洲的西線毫無進展。雖然兩國的軍力總數超過德國,但是他們還未認清一個重要的事實:大大提高精準度、射程及火力連續性的槍械與火炮非常有利於防守。換言之,進攻只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註:200年前的拿破崙戰爭中,衝鋒陷陣是公認的「美德」,但是當時武器的精準度和射程仍然有限,不時出現近身肉搏戰 - 體力、勇氣和打鬥技巧等等都可以是一決勝負的因素。1815年後,不少將軍參考拿破崙戰爭時,誤以為進攻就是最大的取勝之道,忽視了軍武科技的演變,舊時代的戰爭公式未必再適合。近例包括美國南北戰爭和普法戰爭。)

機槍第一次使用是在南北戰爭及普法戰爭,但仍非決定性武器。日俄戰爭是兩支現代化軍隊對疊中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機槍的。著名的旅順"203高地攻防戰"充分顯示了步兵在機槍陣地面前的無力。是役日本陸軍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只在經過簡單火力覆蓋後就對203高地發動五次強攻,結果每次都被俄軍的機槍陣地擋下,一星期的圍攻中超過20,000名日軍陣亡。可惜歐洲列強的陸軍似沒有重視這場戰役反映的現實。(左圖為俄軍使用的馬克泌重機槍,中圖為203高地照片,右圖為日軍進攻後收回的屍體......)

 

英國第一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決定派軍登陸加里波利半島,一舉擊敗有「東亞病夫」之稱的鄂圖曼帝國。結果,「東亞病夫」的表現比英國人想像中強,而英國也因為指揮不當而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傷亡。儘管澳洲與新西蘭的士兵英勇奮戰,但是整場軍事行動還是失敗收場。

巧合地,加里波底之戰亦間接影響另一個國家的走向:作為是役鄂圖曼帝國軍的年青前線指揮官,穆斯塔法.凱末爾上校在前線的死守及反擊,令協約國軍的登陸部隊一直被壓制在加里波底半島一角,無法突破,最後只有黯然撤離。作為戰爭英雄,他在鄂圖曼帝國境內的巨大威望,成為八年後領導土耳其獨立戰爭、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及帶領近代伊斯蘭國家進行世俗化/現代化運動的最重要資本。(資料圖片)

 

第一個願望:阿拉伯立國

加里波利半島的戰事毫無進展,焦急的英國政府為了繼續向鄂圖曼帝國施壓,決定向阿拉伯人招手,煽動他們起義,從而削弱鄂圖曼帝國的戰鬥力。事實上,英國和法國早在1910至13年期間,密切留意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等地的內政。1913年5月,當阿拉伯人上街示威控訴巴士拉(Basra)警察貪腐時,倫敦的外交部(Foreign Office) 收到一份詳盡報告,提到鄂圖曼政府的管治威信受挫。因此,英國深知阿拉伯人之中不乏「獨立份子」,是可以善用的棋子。此外,自從鄂圖曼帝國加上德國和奧匈帝國的陣營後,聖戰的號角吹響 - 印度、埃及和蘇丹的穆斯林,隨時會發動起義,威脅當地的英國殖民政府,所以英國也十分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阿拉伯領導,發起另一場聖戰,抗衡鄂圖曼的聖戰。

阿卜杜拉·本·侯賽因,1921年後成為英國託管外約旦地區眾酋長的埃米爾(統領者),46年宣布獨立成約旦王國。約旦現任國王阿卜杜拉二世為其曾孫。(網絡圖片)

巧合地,阿拉伯酋長侯賽因·本·阿里(Hussein ibn Ali)也有一個理由英國合作:他十分痛恨那些政變成功的突厥青年團(Young Turks),尤其是他們的世俗化政治和現代化改革。因此,侯賽因希望統一所有阿拉伯民族和部落,建立阿拉伯國。鄂圖曼帝國參戰前,侯賽因派出次子阿卜杜拉·本·侯賽因(Abdullah I bin al-Hussein)聯絡英國,但是英國總是含糊其辭,好像沒有興趣(因為當時英國仍然想拉攏鄂圖曼帝國加入協約國)。到了1915年,英國和侯賽因同意,阿拉伯人將發動起義,解放阿拉伯 - 但到底甚麼是阿拉伯?雙方一直都沒有指明阿拉伯包括甚麼地區。英國心目中是阿拉伯半島和敘利亞,但侯賽因的大計卻包括巴勒斯坦、黎巴嫩和美索不達米亞等等。以下可說是他構想的展現:

1915年7月,侯賽因明確提出立國條件,引起英國不滿(認為侯賽因想得到土地太多),一度令談判膠著。英國後來擔心鄂圖曼政府和德國打算拉攏阿拉伯人,加上英國在加里波利半島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戰事一塌糊塗,最後決定盡可能答應侯賽因的條件。不過,最令人頭痛的是語言不通:中校阿瑟·亨利·麥克馬洪(Arthur Henry McMahon)不懂阿拉伯文,負責翻譯的羅納德·斯托斯(Sir Ronald Storrs)也不是精通這個語言,結果造成更多誤解。侯賽因原本打算首先確認細節再決定是否加入英國陣營,但是又不希望錯失起義良機。最後在1916年1月,雙方同意擱置談判(兩人的書信往來又稱為侯賽因-馬克馬洪通訊),聯手對付鄂圖曼帝國。

侯賽因將會為輕信英國人而後悔。

 

第二個願望:大英帝國擴張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者可以分為兩派。其中一派認為英國土地已經多得足夠有餘,無需再增加領土,因為這會反過來造成更高的管治成本,甚至遠超回報;另一派則認為建立新殖民地,一定可以帶來更高的回報,對英國的經濟發展有極大幫助,亦可以帶來更多政治實力。

馬克·賽克斯(Mark Sykes)屬於後者。雖然他一直知道英國與阿拉伯人同意聯手攻擊鄂圖曼帝國,也知道在秘密書信中雙方所提出條件,但是他與法國外交官弗朗索瓦·喬治-皮科(François Georges-Picot)見面時,完全沒考慮這個因素。1916年3月,兩人在中東地圖上劃分土地,然後各自上呈至政府高層。這就是所謂的賽克斯-皮科協定(Sykes-Picot Agreement)。

以下是協定結果:

很明顯,法國將佔據敘利亞北部和黎巴嫩地區(法國在這裡一直有影響力);英國則取得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兩國的殖民地之間,就是阿拉伯國的領土。

有不少阿拉伯人認為英國出賣了他們,尤其針對賽克斯本人,因為他一直知道侯賽因-麥克馬洪書信的談判內容。賽克斯的決定取決於以下三個原因:

(1) 他相信擴張大英帝國的領土,會為英國帶來更多利益。

(2) 俄羅斯要求一戰勝利後獲得黑海和伊斯坦堡的控制權,意味英法兩國必須在中東另立根據地,以防俄羅斯將來在這一帶進一步擴張。

(3) 賽克斯認為白人和西方文明才是世界的真正領導,而其他人種 - 包括阿拉伯人 - 根本沒有能力自理,所以英國人不需要向阿拉伯人信守承諾。

然而,偏偏英國政府稍後又作出新的「承諾」,使問題更加複雜。

未等英國兌現承諾,錫安主義者就向巴黎和會提交巴勒斯坦猶太國的草案,這方案基本上就是整個迦南地,包括戈蘭高地以東、全黎巴嫩及約旦河東岸的巨大領土,當時都是英法兩國的託管領土。巴黎和會當然沒人理他們了。(網絡圖片)

 

第三個願望:猶太人立國

一次大戰期間,英藉猶太人華爾德·羅斯柴爾德(Lord Walter Rothschild)致力於遊說英國政府,猶太人和英國人的福祉緊密相扣,希望英國能夠支持錫安主義。英國政府一貫「後知後覺」,終於在俄國發生革命後想通了:只要英國能夠高調支持錫安主義,德國與奧匈帝國等地的猶太人將會揭竿起義!屆時,忙於應付內亂的敵國,或會經歷政府倒台的局面吧?

華爾德·羅斯柴爾德是歐洲著名猶太人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在英國的傳人,也是出色的銀行家及著名猶太復國主義的資金贊助人,不過更多人認識的是他作為動物博物學家及不斷嘗馴養斑馬的"怪癖"。(網絡圖片)

 

1918年11月2日,外交首席大臣(British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Affairs)阿佛列·貝爾福勳爵(Lord Alfred Balfour)去信羅斯柴爾德,指出英國政府「贊同」(view with favour)「在巴勒斯坦」(in Palestine)為猶太人建立「民族家園」(national home);英國政府也將會盡最大努力(use their best endeavour)達成目標。

His Majesty's government view with favour the establishment in Palestine of a national home for the Jewish people, and will use their best endeavours to facilitate the achievement of this object,…

這就是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讀者可能留意到,貝爾福所選用的字眼十分含糊,特別是以下4點:

(1) 表面上,英國似乎「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立國,但是貝爾福在信中用的是「贊同」(view with favour)。換言之,英國政府可能只是意見上認同猶太人立國,而沒有作出任何承諾。

(2) 即使英國政府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立國,但是「在巴勒斯坦」不代表以色列的土地包括整個巴勒斯坦。

(3) 英國政府甚至可以說,他們根本沒有提到「立國」一事,因為他們是說猶太人可以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園」,但是嚴格而言,「家園」與「國家」兩字的字義根本完全不同。

(4) 最後,到底甚麼是「盡最大努力」?他日當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在土地上出現爭議時,英國會否站在猶太人一方呢?

最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英國政府高層之中,不少錫安主義支持者都是反猶太主義者。以賽克斯為例,他明言自己很厭惡猶太人;即使是「支持猶太人立國」的貝爾福,早在1905年亦曾經限制猶太人移民進入英國(Aliens Act 1905)。

塞克斯.皮科協議不但定立了英法在中近東的勢力分佈,而且直接影響日後中東地區的國界劃分. 侯賽因·本·阿里(Hussein ibn Ali)三子日後分別成為伊拉克、約旦及敘利亞的"國君",至於侯賽因·本·阿里本人的漢志王國則在1924年亡於內志王國的攻擊。內志王國就是今日沙特阿拉伯前身。

如何一次滿足三個願望?

英國為拉攏更多勢力成為盟友,分別向阿拉伯人與猶太人許下秘密「承諾」。雖然這些「承諾」都是白紙黑字,但是關鍵字眼也相當含糊。更糟的是,侯賽因-馬克馬洪通訊貝爾福宣言互相矛盾,令英國日後接管巴勒斯坦(1922-1948)時,更難處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土地爭議。

同時,賽克斯明知阿拉伯起義的條件是建立阿拉伯國(雖然他未必知道侯賽因-馬克馬洪通訊的最後通訊細節),他還是秘密與法國制訂賽克斯-皮科協定,完全無考慮過告之馬克馬洪或侯賽因等人。可見,大英帝國的利益遠高於誠信。

戰後,大英帝國與賽克斯一樣,認為利益遠比誠信重要。同為戰勝國的英法兩國,千方百計阻擋美國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的十四點和平原則(The Fourteen Points)。其中第一點(簽訂公開條約,杜絕秘密外交)和第十二點(土耳其境內各民族應予自治),都是實施賽克斯-皮科協定的最大障礙。最後,英法提出在中東地區設立「委任統治地」(Mandate),以及幫助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立國為條件,終於說服美國讓步。

這時,英國才發現,她還是要設法滿足以上其餘兩個的願望。

【博評】溫仕文:通往天國與地獄之路 民族主義的火花

【博評】溫仕文:通往天國與地獄之路 民族主義的火花

1915年,鄂圖曼帝國正式參戰,加入了德國與奧匈帝國為首的同盟國後,下令境內猶太人必須成為土耳其公民,否則可被驅逐出...

發佈於 博評
By 2018-07-0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