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如何看待人類基因改造及倫理的決擇?

2018-11-28 13:44:08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昨日開幕,其中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稱一對經過基因編輯,天生具抗HIV病毒的雙胞胎女嬰健康誕生,成為爭議焦點。有評論認為,該實驗已明顯有違法律規定,而目前已具有效防避HIV病毒的方式,該技術有如「用加農炮打小鳥」,基因改造或對人體有未知的影響;亦有意見認為,人類基因改造後患無窮,必須嚴禁。

遠低於能夠接受的底線

《文匯報》報道,深圳科學家賀建奎研究團隊前日(26日)宣稱成功培育世界首例基因組編輯雙胞女胎,天生具有抵抗愛滋病毒能力,引起社會各界的爭議。《文匯報》報道引述中國社科院高級研究員邱仁宗指出,目前已有方法阻止HIV病毒感染,以基因編輯技術針對此問題有如「用加農炮打小鳥」,邱仁宗又表示,國家早有「對於轉基因胚胎禁止移植進入人體生殖器內」,直指「這種行為是遠遠低於我們能夠接受的底線的,也是最不道德的」。

只為預防愛滋病沒必要

《明報》社評指出,內地在2003年頒布法規,容許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實驗,「惟體外培養期限不得超過14 天,如果基因編輯嬰兒確認已出生,必屬違法」。《明報》社評表示,目前已有其他方法,協助帶有愛滋病毒父母,誕下不帶病毒嬰兒,「為了預防愛滋病炮製基因編輯嬰兒,並無必要」。

可能產生新的疾病隱患

《東方日報》報道引述專家的意見指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可能會出錯,敲錯目標以外的關鍵基因序列,對嬰兒造成不可估量及無法逆轉的傷害;亦有可能產生新的疾病隱患」,指出該兩名女嬰沒有CCR5基因,有機會無法抵抗西尼羅河病毒及流感病毒。

賀建奎實驗自我推翻?

《東方日報》報道指出,賀建奎曾發表《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安全性》的報告,表示「『CRISPR-Cas9』是一種新技術,不論是從科學還是社會倫理的角度考慮,沒有解決重大安全問題之前,任何對人體作基因編輯之舉皆是極其不負責任」,然而賀建奎的實驗尚有爭議,其發布的影片稱「我們不能見死不救,倫理終將站在我們這邊」,似乎是自我推翻。

會影響終身且代代相傳

《星島日報》社評表示,「基因研究不但有助破解人類生命之謎,而且人類面對癌症的頑疾,基因治療帶來了新的健康憧憬和龐大商機。」,而且去除胚胎裡招致病毒攻擊的基因成分,可以使病毒「無計可施」,可以代代相傳得到保障「一勞永逸」;然而這種療法是終身有效且代代相傳,而其所產生的副作用,或者手術錯失造成的損害,其影響也世世代代,「即使父母和研究人員有良好願望,都絕對不應該讓下一代冒這樣的風險」。

引發起人類內部的鬥爭

《信報》社評認為,人類基因改造技術會後患無窮,必須大力加以禁止;社評指出有關技術引起反感的原因,在於「任憑主觀意願編輯人類胚胎基因等於奉行優生學」,這次以「防治疾病」為原由,「日後可能基於樣貌、體格和智力的需要而『創造完美新人類』」,開放改造人類基因,或會引起「完美新人類」與「缺陷舊人類」的戰爭。

富豪或會越過法律禁地

《信報》社評引述著名已故物理學家霍金的意見指出,「人類在本世紀內研發出改變智力和本能的基因科技,創造『超級人類』,與未經基因改造的人類分為兩個層次,彼此之間形成尖銳矛盾,未經基因改造的人類有機會被滅絕」;「各國可能制定法律禁止改造人類基因,但部分富豪無法抵抗誘惑」。《明報》社評亦表示,將基因編輯技術濫用在人類胚胎之上,「可能導致『設計嬰兒』、『強化人』出現,有人可能為求下一代天生異禀而編輯基因,製造社會不平等,長遠改變人類遺傳發展」。

各國不甘落後放寬規限

《明報》社評指出,中美歐洲都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基因研究,而各方為免在這方面落後於人,都「不想管得死」。中國科學家在2015年率先做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實驗,引來美國的非議;後來美國亦放寬相關的限制,進行同樣的實驗,社評認為「如果各國為了爭奪先機,管得太鬆,亦有可能助長個別科學家冒進行事」。

港應引以為鑑訂立機制

《明報》社評表示,香港目前力爭成為國際創科中心,而生物科技是重點之一,本港有一流基因專家,但是在基因編輯的領域發展較為滯後,只有細胞培養研究,未有基因編輯的應用。社評認為「政府應以這次基因編輯嬰兒風波為鑑,盡快訂立監管機制,讓科學家研究工作有法可依,避免有人將基因編輯科技用在不當地方」。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8-11-28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