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邵善波:美國早已掉入「修昔底德陷阱」

2019-08-16 13:36:32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貿易戰牽動當前中美關係與全球大變局,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新範式基金會總裁邵善波8月16日在《明報》撰文指,以美方行為而言,已顯然單方面已墮入「修昔底德陷阱」,而中國並無選擇,無奈地被迫應對美國的思維陷阱;對於中國如何堅持走自己的發展道路,為自己的定位作出完整論述,化解對方恐懼,存在困難。

美國已經單方面墮入陷阱

邵善波8月16日在《明報》撰文表示,近年來積極推動「修昔底德陷阱」概念的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極力宣揚「美中難免一戰」的信息,然而從未提出什麼避免陷阱的辦法,「客觀上加大了美國對中國發展的恐懼,推動了美國極力防範和全面反華的趨勢」。

「修昔底德陷阱」是古希臘歷史學家、思想家修昔底德以斯巴達和雅典為例總結的歷史現象,「公元前5世紀,實力漸衰的斯巴達面對日漸強大的雅典,在衰落的恐懼下向雅典宣戰,經持續30年的戰爭後,斯巴達雖最後打敗雅典,加快了希臘文明的衰亡,但勝利的斯巴達也在兩敗俱傷後走向末路」。

邵善波表示,「當前的美國與2,000多年前的斯巴達何其相似」,「美國為維持自己全球獨大霸主的地位,已從多領域全方位向中國開戰,只不過現在的戰爭已不是戰場上的兵戎相見,而是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各方面的『超限戰』。就美方行為而言,已不是會不會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問題,而是單方面已顯然墮入該陷阱」。

美國以軍事對抗機會不大

邵善波認為,「在高度恐懼中將中國作為挑戰者,對其全面封殺打壓,過程中並希望各盟友加入戰鬥共同對抗中國。面對美方步步進逼,中國並無選擇,在極不情願和盡力避免、忍讓的情况下,被拖進美國這個霸主的思維陷阱,無奈地被迫應對」;然而「修昔底德陷阱的歷史教訓,對今日世界的示範作用非常有限」,「在核武器時代,兩大核武國全面衝突是不可想像的事,這是二戰後形成的全球共識,也是不能不承認的硬道理」。

邵善波指,「目前中美間可能出現的軍事摩擦熱點,不外是南海、台灣海峽、中印、中越、菲律賓、朝鮮半島,及中日爭議的釣魚島。但涉及這些熱點地區的矛盾,現時都在中國與其對手管控之下,且近年情况有改善,加之當前美國的國際姿態很高,政策飄忽不定,政府缺乏信用,中國周邊國家難以鐵心跟隨美國,與自己強大的鄰居鬧矛盾。故此美國想通過盟友去與中國搞軍事對抗,成事機率不大」。

打壓中國科技是重要目的

邵善波認為,美國會靠「軍事、科技和金融」三方面拖慢和遏抑中國發展,維持自己的霸權地位,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科技領先才能維持其經濟及軍事的優先地位。失去科技領域主導權,從長遠來看,也難以在經濟及軍事上持續領先」,因而「隨着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先打中興,後剿華為,已將美方對付中國的核心手段表露無遺」。邵善波指,「打壓中國科技發展才是美國當前最重要的目的,因為在軍事上中國仍大幅落後美國,美國不斷渲染中國的所謂軍事擴張,實際上只是以此作為嚇唬和拉攏盟友歸隊的藉口,而並不是她自身真正害怕中國在其周邊以外的軍事部署」。

邵善波表示,「中美間當前的貿易問題雖是公眾關注熱點,但相比科技問題,其重要性微不足道」,「雙方貿易談判中提出的問題來看,早應看出美國關注的並不單純是貿易問題」,「美方提出的談判清單一開始就包括知識產權、技術轉移、國家的工業/科技政策(包括「中國製造2025」)等非貿易問題」;而美國打壓參與中國「千人計劃」的在美科學家、叫停及取消中國學者訪美簽證等行動,是反映打壓中國科技發展才是美國打壓中國政策的核心動作。

金融領域雙方有某種默契

在中美關係當中,金融領域是另一個潛在矛盾。邵善波認為「可能是真正的重大風險所在」,而且該領域與香港有莫大關係,「金融關乎美元在全球獨霸主導地位的維持,乃美國霸權的關鍵要害(即所謂Achilles' heel)」;「美關係在烽火連天的情况下,金融關係卻基本保持平靜,這極不正常」,「美方直到最近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七』後,才宣布將中國打成外匯操縱國,明顯不似在其他問題上那麼衝動,有理由相信雙方在這問題上存在某種默契」。

邵善波對中美能否長期維持金融戰線上的和平並不樂觀,原因是在於美方不斷將美元「武器化」,「利用其貨幣在全球經濟活動中的特殊地位,作為在全球強力推行其政治目的的工具」。邵善波指「如美國堅持以美元的特殊地位作為執行其霸權政策的手段,中小型國家沒有辦法,只能服從」;「但大國或大的經濟體如歐盟、日本、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則不可能坐視不理」,「這些國家的回應動作又會引來美國反制。故除非美國放棄有關手段,否則你來我往,局面只會惡化」。

打造中國話語權情况迫切

邵善波指,「中國不想做老大,但也不願完全服從當今老大,而堅持走自己的發展道路」,但要為「自己的定位作出完整論述,化解對方恐懼,是有困難的」,因而「習近平提出要打造我們自己的話語權,情况更為迫切」。邵善波認為,「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無論是大如歐盟、俄羅斯、印度,或是東南亞各國,都難置身事外,只能在這兩大國的矛盾中尋找自己的位置。香港的情况更是不能例外,因為香港既在中國一國之內,卻又在大陸一制之外,處境更複雜及脆弱」。

對於上述的局面將如何影響世界,邵善波表示,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及郭台銘都認為會出現兩個平行體制,但無解釋兩者間的關係;而艾利森教授則提出解決構想,「建議中美應建立一重『競爭性伙伴』關係(competitive partnership),但沒說明『競爭』與『伙伴』之間是什麼關係,也沒指出兩者在哪些領域是競爭,在哪些領域是伙伴」,「當前中美關係與兩者牽動的全球大變局,仍欠一個合適的冠名與標誌及內容」。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08-1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