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袁彌昌﹕反修例運動的「正反合」

2019-09-10 12:56:12
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編輯部

【香港輕新聞】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講師袁彌昌9月10日在《明報》撰文表示,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撤回」修例,實質上等於在策略上回歸基本步,反修例運動將首度出現焦點被奪的失焦與分化危機;而部分內地媒體對事件的成因與解決方法的解讀,出奇地與港人和抗爭一方接近,港人好應把握機會,讓北京清楚共同願望,關鍵在於如何將所願重新定義和包裝成為北京所屬意的事。

林鄭實質是回歸策略基本步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講師袁彌昌9月10日在《明報》撰文表示,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撤回」修例,總算是「踏出了最具戰略意義的一步」,暫停數月來在未清楚形勢下,「胡亂作為」控制局面的情況,取得喘息空間。袁彌昌認為,林鄭此舉實質上是回歸策略的基本步——「分化運動的支持者」,使暴力示威者邊緣化;同時,亦很大程度亦反證強硬態度與手段,導致運動規模不斷擴大,有不少分歧的「和理非」和勇武也逼出個「水乳交融」,因而堅持要強硬平亂的取態,在過去三個月並未見任何成效。

社會輿論有意見認為,「中央和港府是採取『一手硬一手軟』」,引致未能平亂;袁彌昌卻認為,此意見是錯誤的,因為三個月來政府的措施「毫無連貫性」,與「一手硬一手軟」沾不上邊,每次都只是在「無計可施和抱僥倖心態的情况下」,做出「自相矛盾的戰略賭博」,結果一再延誤戰機,與目標漸行漸遠,令風波愈發不可收拾。

袁彌昌表示,更有意見更採取「斷網」及「緊急法」等「大規模自毁性武器」,細看之下「對香港的破壞力比出動解放軍更厲害」;就是「天方夜譚」辦法,以及屢次錯過平息民憤的時機,使一開始「雷聲大雨點小」的美國《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有盡快通過的口實;袁彌昌質疑主張這些意見的人士,是與「國際規範和政治完全脫節」,根本沒有治港的能力。

運動首現失焦與分化的危機

袁彌昌認為,隨着林鄭宣布「撤回」,「反修例運動將首度出現焦點被奪的失焦與分化危機」,其實早在「撤回」之前,特別是暴力升級後,運動已漸漸需要一個比反修例「更大、更正當的理由」(a bigger cause),「否則難以將暴力行徑正當化」;而在宣布「撤回」後,問題開始逐漸浮現,「尤其是示威者開始以港鐵作為報復和破壞目標」,港鐵有別於警察,「示威者這樣只會白白失分」。袁彌昌表示,「這個bigger cause 首先是不能帶暴力或仇恨性的,也不可以是『攬炒』」。

袁彌昌引述《口罩與旗幟:民粹主義、公民主義與全球示威》(The Mask and the Flag:Populism, Citizenism, and Global Protest )作者Paolo Gerbaudo說法,指反修例運動中出現當代抗爭文化的一種更深層次的傾向,稱之為「參與的崇拜」(thecult of participation),「當代社會裏孤獨和異化的補償的尋求,以及自身的變革之旅,當成了抗爭運動的終極目標,蓋過了抗爭本身」。袁彌昌表示,例如9月1日稱之為港版「敦克爾克(鄧寇克‧Dunkirk)大撤退」,就是這種性質,「這種浪漫很容易會令行動喪失戰略意義」,「運動的角度來看,卻是個極大的警號,幾乎因一時的憤怒而招來全軍覆沒之災」。

官媒的意見及抗爭一方接近

袁彌昌指,正當抗爭者認定中央處於對立面「止暴制亂」之時,事實上不少內地官媒的口風已逐漸轉向,開始反思這次風波的根本成因。袁彌昌引述《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表示,「民生問題尖銳的最大原因,是其過於極端的資本主義制度所造成」;其文章亦指是次運動的「外因是中美博弈的延伸,內因是香港社會貧富懸殊下的地產霸權;而這一代民怨的根源,在於香港地產霸權與政府的『共犯結構』」,「止暴制亂」斷不能作為這次風波的終局,必須對症下藥。

袁彌昌認為,此可見內地部分媒體對這次風波的成因與解決方法的解讀,「出奇地與港人和抗爭一方接近」;「中央也開始承認政改問題是掩蓋不住的,也是社會不公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港澳辦在9 月3 日記者會上態度強硬,但總算讓普選重新回到了北京治港的話語體系裏面,讓人看到重啓政改的可能」。袁彌昌表示,「港府治理能力嚴重不足、中央有責任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以及香港政改和改革的必要性這些觀念,早已在北京浮上枱面」,港人好應把握這次機會,讓北京清楚港人的共同願望,其關鍵在於如何將所願「重新定義和包裝成為北京所屬意的事」。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2019-09-1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