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紅拂夜奔」定「夜海迷航」? 淺談台軍機墜毀真相

2020-12-02 13:03:19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來源:中華民國國防部Twitter)

11月17日,一架台灣空軍夜航訓練的「F-16」戰機,在從花蓮起飛約12分鐘後從雷達上消失,失蹤地點在花蓮機場東北8海浬處。台灣地區空軍方面證實,機上飛行員是44歲的蔣正志上校,為第5聯隊第26作戰隊隊長。目前,該架戰機的殘骸和駕駛員仍未被找到,隨後台灣方面宣佈,所有「F-16」戰機全部停飛,原屬「F-16」戰機的值班任務由「IDF」戰機代為負責。

11月21日傍晚,台軍方宣佈已經鎖定墜毀戰機黑匣子位於花蓮機場東北方9海浬、深度1000米的水下,但當地海流強大,造成探測儀器與水下攝影機操作困難,危險程度高,目前暫時無法完成水下作業,待天氣、海流穩定時,再展開精確攝影與打撈工作。

整件事本來並不複雜,空軍日日都要訓練,出點事故並不罕見,各國空軍時有發生。不過有鑒於目前台海兩岸的特殊情況,這件事在網上就越傳越離譜,各種「謠諑」和「秘聞」傳得過於兒戲,像是在做電視劇,因此筆者也略述拙見。

一般而言,F-16A及C型的內油加滿也只有7000磅(3.1噸),大約夠飛1.5小時。1.5小時內油要進行規避前往浙江,也太困難了......(圖片來源:美國空軍)

謊話之一:起義說

這是傳得最熱烈的说法,也是最令人無語的,更有甚者,還傳出蔣正志是帶住四架飛機的編隊起義。撇開其他因素,首先地理條件就不支持起義說。瞭解台灣地理位置的人都知道,花蓮位於台灣的東部,面向太平洋,花蓮的軍機,如果要起義飛往大陸的話,降落廈門距離太遠,是最不可能發生的。飛回大陸正確的操作應該是向北飛,繞過台灣北部,降落在浙江的機場。

編按:正常來說,若是想叛逃,應該低空盡快敵開雷達網的偵察範圍(台灣很多預警雷達在高山,有能力俯視低空目標,又有預警機監視),起飛後若選繞北還是繞南路線,不講耗油了,其實更易被雷達發現;若是向北以最遠時間離開台灣,就只能去浙江了,但油料亦已明顯不太足夠。(圖片來源:連接)

如果起義飛機確定要降落廈門,那只有兩條路,一是橫穿台灣中部上空,這樣明顯的行動,台灣軍方再「豬頭」,也能判斷出他的目的,那麼等待他的,就真的是各種攔截武器了;二是先往北或往南飛,再重新折回台灣海峽飛往廈門,這架本來是日常訓練的「F-16」戰機,會出現燃油不夠的情況。因為按國際慣例,各國空軍進行日常訓練的飛機,每次攜帶的燃油都有嚴格控制,加多了既沒必要,萬一出事也不安全。

況且,今次蔣正志若真要起義的話,他為避開台灣軍方的雷達,必然要超低空飛行,而超低空飛行的耗油量更大,這樣的話,他飛機攜帶的油肯定不夠飛去廈門或者汕頭,而傳說中的另外三架飛機的飛行員,都不帶腦駕機,與他一同送死,就更不可能了。

殉職飛官蔣正已官拜副聯隊長,已成為負責行政職務居多的長官,非必要時也不會出任務,只會每隔一段時間做適航訓練,保持飛行技巧而已,所以疲勞說也不攻自破。(視頻擷圖)

謊話之二:疲勞說

在起義說被否定後,網上冒出來一個新的「傳聞」,說是因為近期大陸軍機頻頻光顧台灣周圍,台灣飛行員疲于應付,導致最後出事故,最為煞有其事的是,傳聞這個說法是台灣前空軍官員講的,似乎增加了可信性。

這位所謂的台灣前空軍高管是哪位沒查出來,不過筆者認為這大概率是被人假冒的,因為講出這個論調,如果真的是台灣空軍的前高官的話,他不是外行就是犯了個很明顯的錯誤:首先,蔣正志是駐花蓮基地的第五聯隊的,這個聯隊在台灣空軍中主要承擔的是對海攻擊,該聯隊並不承擔對空攔截等任務。所以即使是大陸空軍最近頻頻出現在台灣周邊空域,也不關第五聯隊的事。

第五聯隊的駐地就是花蓮的佳山空軍基地,基地有由山體開鐅而成的地堡群,可抵禦相當大規模的空中攻擊。第五聯隊也起著預備隊的作用。(MDC論壇照片)

在台軍的任務表里,承擔對大陸升空攔截任務的,主要是駐清泉崗機場的第三聯隊、駐嘉義機場的第四聯隊以及駐台南的第一聯隊。所謂第五聯隊頻頻升空,面對大陸軍機導致疲勞墜毀,這個說法也是不成立。

說句題外話,如果大陸軍機頻頻光顧,就能使台灣軍機墜毀,這樣「不戰而屈其兵」的戰法,不妨加大力度,頻繁光顧到令其「全軍覆沒」。台灣方面果真有此說辭的話,實在是「屙屎唔出賴地硬」,只能說明自己的空軍「太水皮」。

謊話之三:擊落說

後來又出現「蔣正志起義被台軍識破後,被導彈擊落」的說法。這完全就是小說、電影看多了。就算台灣軍方有能力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導彈又能準確命中目標,擊落說也是站不住腳的。

看台方公佈的資料就知道,蔣正志當時起飛才12分鐘,飛出去仅9海浬,飛機還在正常的訓練空域,台灣軍方如何能判斷出他要起義?莫非台灣空軍指揮部的人都有隔空讀心術?或是這樣:準備起義的蔣正志,在還沒飛出安全區域就公開喊話:我要起義了,不來殺我嗎?

眼睛及內耳(前庭與本體感受器)是人類判斷空間方向感及平衡的關鍵器官,但在影物模糊 / 沒有水天線加上座機激烈運動的環境下,感覺很易受到迷惑。不少民航機與軍機的意外都源於此。所以飛行訓練非常強調在不良氣象下必須以儀錶板提供的訊息飛行,不要完全相信自己的感覺。(圖片來源:THE ARTS, SCIENCES AND MEDICINE)

正解說:空間迷向

那麼當時這位蔣正志究竟遇到了什麼情況?這一點可以從18日台軍方的記者招待會上瞭解一下;台灣當局「空軍司令」熊厚基在記者會上稱,初步認為機械故障可能性低,疑似空間迷向。專案小組目前判定,當時操作環境為黑夜,飛機爬升過程進入雲層,並在雲中操作轉彎,不排除產生錯覺導致空間迷向。這里台灣軍方提到出事主因是「空間迷向」,那麼在此就說說這一概念。

空間迷向簡單講就是錯覺,我們平時搭地鐵或火車,有時旁邊列車啟動的一瞬間,你會以為是自己的列車啟動了,這就是迷向。不過,發生空間迷向後果就嚴重很多,主要表現為飛行員所感知或判斷的飛行狀態,跟飛機實際狀態不相符。例如飛機正在平飛,飛行員感到飛機似乎傾斜著;飛機正在仰爬上升,而飛行員感到飛機似乎平飛著。較為嚴重的飛行錯覺,有時誤差可以超過90度。例如當飛機平飛時,飛行員卻感到飛機似乎正在倒飛,這時候產生的誤判,就可能出現一系列錯誤操作,造成機毀人亡的後果。

由雷達分析顯示,該F-16由7000公尺高度21秒以內撞到海平面,而且下降時速度不斷上升,中途飛行員幾乎沒有糾正高度的飛行動作,很大機會是降入空間迷向而不自知。(視頻截圖)

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Transport Safety Bureau)的研究報告發現,高達約三分之一的飛機墜毀事件,發生在飛行員無法辨識何方是「向上」之際,而即使最有經驗的飛行員,也無法避免遭遇這一問題。

根據核查全球各地的軍方和民用航空資料,很多發生空間迷向的飛行員,因為擔心被吊銷飛行執照而不敢通報。事實上,超過九成的飛行員,都有過空間迷向的經歷,有時會發生致命的後果。

那麼空間迷向在什麼情況發生的最多呢?根據研究表明,飛行員夜間飛越水面時,或是飛機穿越雲層時最容易引發空間迷向。這里提到的:夜間飛行、飛越水面、穿越雲層等條件這次飛機出事都具備了,所以,因為空間迷向發生事故的論據是可信的。

澳洲民航安全局攝製關於空間迷向的紀錄片

但事故是否無可避免呢?其實各國空軍對於空間迷向也有多年研究,特別是2000年以後,各國研製和製造的飛機,為了避免這一悲劇發生,大都安裝了近地告警系統。這個系統一共包含六大基本警告模式,就是為了在飛機出現不正常的飛行狀態時提醒飛行員。

不過很可惜,台灣軍方引進的「F-16」戰機,是屬於早期產品,最早的「F-16」A/B型號由於是作為空優戰機出現,並沒有考慮承擔攻擊任務,這批次戰機大都是沒有近地警告系統的。所以,這一次蔣正志的墜機事件,起因是空間迷向,根本原因還是裝備老舊。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12-0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