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無雙直傳:科大「社會實驗」的政治道德和法理問題

2021-06-07 12:24:24 最後更新日期:2021-06-10 16:57:09
無雙直傳

學研社成員,著有《全球化多面體:我們如何面對》一書。生於政治家庭,由細到大經歷無數次大、小選戰,由派傳單、貼海報到運籌帷握,決勝帷幕之內。深感大江東去,浪淘盡,不如神遊張家界。既厭倦政治,又離不開政治。閒時只好提筆論政,如風花雪月。

Our Icon

數天前,有媒體報導(註1),全球知名學術刊物,《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刊登了一篇由多位美國著名大學及一位香港科技大學學者合寫的論文,此篇題為《Presistent Political Engagement: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Protest Movements》的論文當中,述及於2017-2018年曾招幕香港科技大學的本科學生1100多人參與了一個「社會實驗」,研究如何在香港「激勵」抗議活動。該實驗有何目的、實驗的數據和結果,有沒有用來持續「激勵」及影響到近年的香港抗議活動,本人就不想作出過多的聯想,大家可以直接去看原文(註2),自行判斷。

雖然香港社會和主流傳媒對這件事沒有多少興趣,但本人內心卻產生了疑問,這樣做夠竟合不合政治道德,合不合法理?就此我想起了兩件事情:一是「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二是小布殊競選廣告事件。

「劍橋分析」事件的政治道德性

2018年「劍橋分析」公司被揭露,通過不當手法利用第三方APP,蒐集臉書(Facebook)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利用這些大數據,通過數據科學(Data Science)、預測分析學(predictive analytics)、「OCEAN計分法」(一種行為和社會心理發展而來的心理分析方法)、演算法等,進行「目標行為精準鎖定」(Behavioral Microtargeting),搜集具類似人格特徵和關心類似議題的人,對他們進行精準宣傳,正如《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秘》的作者布特妮・凱瑟 (Brittany Kaiser)在一次對客戶的談話中所說:「我們(劍橋分析)的專長就是所謂的「改變行為的傳播科技」」(註3)。

由於「劍橋分析」幫助特朗普贏得了總統寶座,英國脫歐派贏得了脫歐公投,利用數據分析來預測選民心理,就有影響選舉結果之嫌,受到廣泛爭議。

當然,該公司並無直接觸犯當地法律,英國執法單位只是向其進行調查,國會也舉行了聽證會,最後罰了Facebook 50萬英鎊,並修緊了個人資料使用和對應用程式審查。「劍橋分析」因為受不了社會批評的壓力,或者正確來說是美民主黨和英留歐派的追殺,終於2018年5月倒閉。

在「劍橋分析」事件當中,當局並無進行法律起訴,主要爭議除了個人資料如何獲得和使用外,亦涉及有否干預和影響選舉。但這個都是英美內部的派系政治鬥爭,才使英美社會認為該公司的做法有問題,有違政治道德而導致「劍橋分析」倒閉。但公司倒閉了,人材和知識手段還在,要重組另一間公司,或重組人材有何難?

據布特妮・凱瑟表示,「劍橋分析」是由SCL公司發展而來,而兩家公司都曾參與了世界各地的選舉,例如:尼日利亞、立陶宛。美英當然認為外國干預和影響自身選舉有問題,有違政治道德,美國近年就指控俄國,影響她的選舉,但美英以這「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方法,在外透過干預和影響外國選舉,建立親美政權,從而合乎美英的國家和地緣政治利益,我想美英就不會認為是政治不道德了。

小布殊競選廣告事件的法理性

日本刑事偵緝漫畫《地雷震》,其中一個單元故事講到,有人於音樂錄影帶中植入了下意識訊息以製造社會動亂,導致一連串的命案發生(註4)。在現實中,亦真的有歌曲涉嫌含有下意識訊息導致自殺的案件。

1985年12月在美國內華達州的小城市斯帕克斯,有兩位青年聽了英國重金屬樂團「猶大祭司(Judas Priest)」的歌曲「Better By You, Better Than Me」後開槍自殺,其中一人即時死亡,另一人則受傷重三年後死亡。事件後來鬧上法院,原告指控歌曲含有下意識訊息「幹吧 - 激勵聽者去取自己的生命("Do it" - urging listeners to take their own lives)」。最終,唱片公司獲判賠償6百20萬美元(註5)。

有興趣了解該次事件的讀者,可以看看關於當年法庭審判的紀錄片,亦可以在串流網站聽聽該首歌曲,然後再與小布殊於2000年時的競選廣告《Bush Campaign ‘Rats’ Subliminial Message》做個比較。小布殊的競選廣告中,當談到戈爾的政策時,在剎那間會看到「欺騙(RATS)」,這便是下意識廣告(Subliminal Advertising)。

下意識廣告這個術語源於1957年,詹姆斯・維卡里(James Vicary)聲稱在電影中多次植入了剎那間出現,使人們的「顯意識」看不到但「下意識」卻能察覺的爆谷和汽水廣告,從而增加了汽水和爆谷銷量。雖然維卡里其後並未能重複該次實驗,實驗結果成疑,但自此之後,便開始有下意識廣告的出現。

subliminalmessage維卡里在新澤西州李堡放映電影《野餐》時進行了他的實驗。他在電影中展示了一些隱藏的短語,上面寫著「喝可口可樂」和「吃爆米花」。圖像是高速的,所以觀眾沒有自覺地注意到它們。維卡里完成實驗後,就發表了一份報告,聲稱在暴露於潛意識信息後,可口可樂的購買量增長了 18%,而爆米花的購買量增長了 57%。(圖片來源:ExploringYourMind

其後,社會有下意識廣告是否道德和應否禁止的爭論。英國和澳洲就有法例禁止下意識廣告,至於美國,聯邦法律並無禁止下意識廣告,但在1979和1989年分別有法院判例,下意識廣告或訊息是不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即不受言論自由保障。美國是透過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和聯邦貿易委員會禁止下意識廣告,前者曾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所有廣播牌照持有者,不應該使用下意識廣告技術,因為該技術是有欺騙(deceptive)成份,有違該委員會的目的(註6)。

小布殊的競選廣告含有下意識訊息,並沒有遺反美國法例,但卻受到當時社會輿論的責難。後來小布殊的競選團隊解釋是無心之失,事件最後卻不了了之,小布殊亦以選舉人票險勝戈爾。但這個競選廣告,已成為小布殊從政生涯的一個污點。

雖然,以上兩個事件的性質上未必完全等同科大的「社區實驗」一事,但從兩件事來借鏡,很明顯科大的「社區實驗」在道德上和法理上是有值得商榷之處。事件在香港之所以沒有做成社會爭議,只是因為涉及的是美國和香港的學者,而香港對他們一向比較包容,如果這個「社會實驗」不是由美國和香港學者進行,而是由大陸的研究機構和學者進行的話,一定會在香港,甚至在世界的輿論中掀起巨浪。

參考資料:

1.《美國學刊揭重酬僱科大生參與示威 聲稱曾獲科大倫理委批准》- 2021/6/02 大公文匯網

2.《Presistent Political Engagement: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Protest Movements》- 2019年6月

3.《Targeted: The Cambridge Analytica Whisteblower’s Inside Story(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秘)》- Brittany Kaiser 繁体電子書版

4.《地雷震》- 高橋努  

5.《Examples of Subliminal Advertising from Spooky to NSFW》- Dan Shewan

6.《Laws on Subliminal Marketing》- 2017/10/24 Stephanie Dube Dwilson  

7.《最新鐵証!美國在香港搞政治731實驗,上千學生成“小白鼠”》 - 2021/6/1 作者:渣渣刀&李小飛刀  來源:補壹刀 

8.《「劍橋分析」事件是什麼?一文搞懂免費心理測驗背後的故事》-   2019/12/3 數位時代

9.《太可怕了,三千份之秒的投射就可能對你形成操縱》 2017/10/15 - 今日頭條

10. 潛意識廣告 - MBA智庫

發佈於 博評
By 2021-06-0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