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張競:戰力倍增器—迷思與實情

2021-12-05 18:51:51 最後更新日期:2021-12-07 14:26:52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入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

008A編按:日前有人拍攝到運20U型加油機正為兩架殲16加油。事實人有人稱加油機為空軍的戰力倍增器,因為其可以直接增加作戰飛機參與遠程軍事任務的數量。(網絡圖片)

 

今年11月底由於運-20空中加油機在臺海周邊空域現身,引起許多軍事觀察家與戰略評論者對於該型機作為“戰力倍增器”(force multiplier,有些軍事評論者會將其稱為戰力倍增效應force multiplication)之熱烈討論。但所謂戰力倍增器真實定義究竟如何,其實許多就此議題發言者都未曾認真加以細究,許多評論都是憑藉著相當粗淺印象與直覺判斷,就望文生義各種吹噓,因此更讓戰力倍增器成為戰略安全社群論壇上,成為另個被誤解與濫用之術語名辭。 

Y 20U vs Y 20A tail編按:運20U型加油機首架量產機近照,它已編入作戰部隊,因為機上已有正式的作戰飛機編號20241。此機日前亦已隊一架電戰機及一架不明型號的飛機前出至巴士海峽,進行伴飛訓練,但不知有沒有進行加油訓練。該機更已向國際航空中組織登記並獲得AIC編號。(網絡圖片) (照片來自Sino Defense Forum及連結1

 

所謂戰力倍增器或是戰力倍增效應係指某種要素或是某些要素加以組合後,可使軍事人員或武器系統裝備獲得相對於在不具備前述要素狀況下,能夠完成更高難度或是更大範圍任務使命之作戰能力;而在缺乏前述要素前提下,要達到前述同樣難度或是相同範圍任務使命,所預期需要增加之兵力規模數額,通常就會被稱為“倍增乘數”(multiplication factor)。 

儘管戰力倍增器在前述定義中聽起來像是透過數學運算原理加以說明,但平心而論,戰力倍增器或是戰力倍增效應絕對不是經得起考驗之嚴謹數學定理,只是戰略論述上用來描述某種有利於增強戰力特定要素,甚或是許多不同要素加以組合才能產生效應,在定義上算是相當鬆散並不嚴謹用語。許多被各方認定能夠增強戰力,有助於獲得作戰利基之各項軟體或硬體、具體或抽象要素,其實根本就沒有辦法找到可靠之數學演算公式加以證明,完全都是評述者本身主觀之認定。 

reconairc編按:無人機對於步兵分隊而言也是戰力倍增器,蓋步兵分隊可在不分散兵員於前出偵察的情況下,得到相同甚至更強的偵察及目標指示能力,而且步兵分隊可以有更多兵員用於戰鬥之中。(圖片來自連結1)

 

就軍事作戰來說,戰力倍增器究竟是指那些要素呢?基本上無人可以列舉出,諸如士氣紀律與作戰意志、作戰部隊本身聲譽、天氣及氣候等氣象條件、地形地物等自然地理狀況、政治與外交所建構之戰略環境、情報蒐集戰場監控與研判分析能力、通信效率與保密水準、偽裝欺敵與隱蔽能力、後勤支援與補給維修作業、武器火力與殺傷能力、裝備可靠度與妥善率、訓練與作戰經驗、戰術戰法與野戰戰略、社會支持度與戰場民間動員配合度;假若要真是列出所有項目,其涵蓋範圍絕對會超出所有軍事理論學者之想像力。 

許多戰力倍增器當事者未見得能夠具體感受,必須要從敵對者視角切入,才能感受到其所具備價值。比方說某些作戰部隊經過多次實際作戰所累積聲譽,對於常勝軍本身成員來說,或許只是感覺到可以引以為傲與自信,對於士氣與作戰意志來說,當然是會產生正面效應;但究竟能夠增加多少實質戰力,真是很難加以估算與精準評量。 

 spg62 cg52編按:軍事迷對於神盾作戰系統一向讚譽有加,不過很少會留意另一個因素—射控雷達。如果探測目標大增但射控雷達還只是能同時打一個目標,那攔截能力還是沒有大進步。美軍的AN/SPG-62導引雷達引入分時導引功能(即導彈以慣導及無線電修正飛行,末段切撞至導引雷達進行導引,當命中目標後,雷達可立即導引另兩枚在空導彈打另一個目標),一部導引雷達能導引八枚在空防空導彈打四個目標。這相當於一艘神盾巡洋艦有過去四艘導彈巡洋艦的同時打擊能力,這才能完全發揮神盾系統的優勢,而對於攻方而言,就至少要加大四倍攻擊能量,才能成功突防。(圖片來自軍武狂人夢網站)

 

但就對手來說,面對如此強悍敵軍,就可能會迫使其必須向上級求援,透過增加兵力以便應對即將交鋒相當難纏之強敵,甚至還會調整部署與移動陣線,希望藉由地形要素來增加獲勝機率,甚至會主動迴避與敵方常勝軍接戰。總而言之,此種能夠拘束敵方作戰企圖與意志之戰力倍增器,換言之就是特定部隊藉由輝煌戰績所累積而得聲譽,本身實在很難精準計算,只能從對手應對處置軌跡理解體會。 

不過在評斷許多戰力倍增器時,吾人必須理解到此等對於增強戰力有所助益之因素,其實並非相互獨立,各個因素之間還是會產生正面抑或市府面之交互影響作用。舉例來說,具有歷史聲譽之作戰部隊,對於招募新血加入其中作為成員,相對上就比較容易,同時亦容易獲得素質較為理想成員。對於訓練要求具有嚴格水準,淘汰率相對較高之特種部隊或是操縱作戰平臺人員來說,維護部隊聲譽對於其招募成員維持訓練要求水準來說極度重要,因此就產生部隊聲譽、人員士氣、訓練要求與成員素質各項要素相互間之連動關係,此亦就是為何戰力倍增器與戰力倍增效應,有時要靠多項要素組合而成,未見得是單一要素所構成最重要原因。 

dsc 6169cr編按:米格31是世上第一種搭載被動相控陣雷達(PESA)的戰鬥機級別飛機(它是攔截機),本已有相當強的空中攔截能力,且也是蘇聯首次在機上配備機間數據鏈。若現場沒有預警機,四機編隊可以數據共享形式排成橫陣,然後控知正前方200-300公里相當闊角度的空域,成為小型空中預警機系統,可指導四機編隊其中的飛機或其他中隊的同型飛機進行攔截作戰。這也算是一種戰力倍增器。(圖片來自連結1)

 

同時戰力倍增器有時會因為受到某些負面因素影響,從而產生抵銷效應,讓戰力倍增效應完全無法發揮出來;比方說某項火力極強,同時彈著精準之武器系統,很可能因為缺乏足夠彈藥補給支援,或者是因為人員訓練不盡理想,甚或是部隊長缺乏運用此項武器系統之理念,最後讓此等戰力倍增器完全就無法發會期應有效應,最後只能讓各方為之扼腕興嘆。 

spg6編按:即將服役的俄國3M22鋯石極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應該是第一種極音速吸氣式戰術機動目標打擊導彈,即使是神盾系統都難以有效攔截。不過俄國海軍在使用這種導彈時也面對嚴重問題—因為資金缺乏,俄國現時的海上搜索能力衰退嚴重,而且也缺乏有效的天基海洋搜索系統,處於一種「難以搜索目標」的尷尬境地。(圖片來自連結1Secretprojects.co.uk

 

但有些戰力倍增器卻會產生相互抵銷效應;比方說視界降低時之氣象條件,基本上是有利於部隊兵力實施戰場機動與戰術運動時之行動隱密,此因敵方情報蒐集與戰場偵查能力會受到影響所致,但相對上當視界受到限制時,對於運用光學頻譜實施瞄準與導引之武器系統來說,就會影響其發揮火力與射擊精準度,所以戰力倍增器所產生之效應,有時真會幾家歡樂幾家愁,不會讓所有面向都會獲得利基,所以作戰部隊長是要從整體戰力來思考戰力倍增效應。 

Afghan Army training編按:即使有所謂戰力倍爭器,還要看兵員是否懂得運用。美軍及聯軍建立的前阿富汗政府軍,除固有腐敗因素,那些導師們也發現願意當兵的,之前接受的基礎教育太差,尤其是數學及基本電腦知識都缺乏,所以除一般開槍外,很多武器都難以操作,例如無法用數學計算射擊表,結果阿富汗軍的大砲根本是擺設,無人機買來後也是直接丟在倉庫,結果白白讓塔利班接收……(網絡圖片)

 

最後就是要提醒,戰力倍增器還是會受到很多客觀條件所左右,針對某種威脅對手,特定任務目標,不同作戰環境,許多戰力倍增器所能產生之戰力倍增效應程度就會發生變化。其實就是因為藉由改變軍事準則,所創造出來最新作戰模式或戰術戰法,假若不斷重複運用在不同戰場上,終究是會被破解,而且尋找出反制之道,所以當老狗變成玩不出新把戲時,戰力倍增器就算是再好再棒,最後還是會喪失效用。而且當戰場客觀時空條件轉換,遇到不同敵手時,也有可能變成英雄無用武之地,作戰部隊完全無法發揮戰力。 

許多國家不斷地運用高科技武器來克敵制勝,但是盲目追求創新過程中,往往不去考慮高科技武器在特定作戰中,有時未見得能夠成為戰力倍增器。當吾人考慮過前述涉及戰力倍增器所指各項要素具備之特性後,其實還是回到原點,江湖之中大俠劍客都希望獲得寶刀利劍可供使用,此等武器雖然能夠削鐵如泥,但若是缺乏配套刀法劍術,再配合能夠揮灑空間,恐怕還是沒辦法在武林中闖出個名堂;而戰力倍增器能否有助於實質戰力,其實亦是相同道理!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12-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