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陸基轟炸機對主力艦 最有效之反艦力量?(上)

2021-12-17 09:22:27 最後更新日期:2021-12-17 10:16:29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91212010 10219458145837726 843947355538456576 n反映馬來亞海戰中超低空向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投雷的情景。由於英軍海空協調不佳,加上原應作為艦隊防空主力的可畏號航空母艦,在加勒比海首次巡航時即遇上珊瑚礁,導致船底受損而未能及時趕到遠東,結果日本海軍的陸上攻擊機群如入無人之景.......(圖片來自Warfare History Network)

 

1941年12月10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後三日,盟軍再遇慘敗—英國皇家海軍兩條主力艦在馬來亞半島以西,受到日本海軍航空隊陸上轟炸機部隊攻擊,在不到兩小時的戰鬥內,就受三波雷搫而沉沒,亞洲地區英國海軍兵力頓時損失大半。是次戰鬥其實亦實現了杜黑空權論的美國支持者—陸軍航空隊米契爾准將(William Billy Mitchell 1878-1936)的以空制海理論,即以陸上起飛的轟炸機,即能擊潰強大的海軍艦隊。

 未命名192129月,米契爾准將()親自指揮新成立的美軍陸航轟炸機部隊,多次飛越數百公里然後攻擊靶艦,以證明遠程轟炸機有能力擊沉艦船,以及飛機在未來海戰中的絕對優勢。圖中被攻擊的是退役作為靶艦的佛羅里達號戰列艦。20年後,擅於超低空飛行並投雷的一式陸攻證明了其在戰爭趨勢上的遠見。照片來自 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 Air Combat Command連結1

 

二戰經驗與教訓

事實上,自米契爾提出以空制海理論,並試驗以轟炸機轟炸靶船後,整個三十年代就已有不少國家在研究如何利用長程轟炸機,作為遠距離反艦及削弱優勢海軍對手的重要手段。由於中高空投彈的命中率相當低,這些國家發展的都是中型、可進行淺俯衝或低空雷搫的雙引擎中型轟炸機 / 攻擊機。當然,這種制海用的兩引擎攻擊機其實可由一般中型轟炸機兼任,但意大利和日本則在二戰開始前發展了以制海為主要任務的中型轟炸 / 攻擊機,即食雀鷹和日本海軍的九六式及一式陸攻。其中前者在地中海好像沒什麼重大戰果,後兩者至少在1942年及以前還是美國海軍的大威脅。 

iEdPHfVXYEULiWnfCysDMP4QCK1pPeZXSoVodOJ2r2g正在向英國海軍巴漢號戰列艦投雷的意大利空軍SM.79轟炸機。該機基礎性能甚至優於九六式及一式陸攻的生產型,而且可帶魚雷兩枚而不是一枚,但在皇家海軍在地中海的空優下,戰績一直乏善可陳,損失還很大。(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中程的反艦轟炸機反艦在戰爭初期的確創出豐碩戰果,但也暴露出很大的危機:利用比較笨重的轟炸機 / 攻擊機反艦,對於沒有航母掩護的艦隊或船隊是個夢魘,但對於有一定航空掩護、且已換上VT信管之類的部隊而言,轟炸機絕對是個好靶子—尤其是它們往往欠缺戰鬥機掩護且必須衝到極近目標才能發動攻擊。結果這些攻擊機到後期往往損失慘重而沒有什麼戰果。

 太平洋戰爭後期常見的一式陸攻大隊轟炸的場面,部分甚至已開始攜帶著名的櫻花特攻機(有人導彈)。不過當中的大部分還是未能穿過美軍戰鬥機的防空網,而且就算有幸發射,這種人操飛彈由於速度太高且極難控制,加上駕駛員極大心理壓力,命中率反而很低……

 

當然,二戰經驗亦告訴我們中型轟炸機日後應該怎樣反艦:1943年9月意大利海軍正前往馬爾他向盟軍投降時,一隊德軍DO-217K-2中型轟炸機部隊向他們發動遠距離攻擊:德軍於意大利海軍防空砲射程外投下FX 1400 ("Fritz X")無線電導引滑翔穿甲炸彈,把意大利一條戰列艦擊沉,另一條重傷。這些導引武器對盟軍的威脅甚至比同期日本海軍更大。

 Do 217 Fritz XFritz X是納粹德國第一種可靠的無線電精確導引炸彈,炸彈發射後會拖出一條煙霧,尾部也有燃燒發光指示燈,不過這只是標示位置給轟炸機上的瞄準手看到,從而修正炸彈飛行方向。德軍第一次利用Fritz X進行反艦作戰相當成功,意大利新銳戰艦羅馬號連中兩彈,及後引發第二砲塔火葯庫爆炸,砲塔甚至被炸飛。羅馬號頂了6-7分鐘,讓1/3船員有機會撤離後,就斷裂沉沒。(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戰後岸基反艦之佼佼者—蘇聯?

二戰後,大量德國科學家及技工被納粹德國俘虜去蘇聯,直接令蘇聯在噴射引擎、液體燃料火箭及第一代巡航導彈的技術得以大幅提升, 而蘇聯當局亦很早已留意到在海軍艦隊處弱勢的情況下,以潛艇及轟炸機搭載長射程的反艦導彈可能更具威懾性,而且理論上載機生存性亦大增。隨之而來的,就是以中型轟炸機及長程大型反艦導彈體系的蘇式「以空制海」戰術。經過TU-16、TU-22兩種不十分成功的載機,以及勒法陀設計局(前身是米格設計局一個分支)的KS-2(北約代號AS-2)、KH-20(北約代號AS-3)後,蘇聯終於在70年代迎來其史上最有威懾力的「以空制海」組合—TU-22M中型超音速轟炸機及KH-22重型空射反艦導彈。

 x20 1蘇聯早期超音速空射反艦巡航導彈KH-20,其特色是......相當巨大,接近MIG-19的尺寸(只是翼展較小)。1955年系統開始測試時,由於彈體尚未完成,蘇軍甚至是直接改裝了幾架MIG-19並掛載在TU-95上進行測試。這東西射程也有600公里(一說最大800公里),但最高也只是2馬赫,而且體積實在太大太重,除TU-95外根本沒有其他飛機可以搭載,也只用指令制導方式,說穿了根本就是飛到航母附近並引爆彈頭近百萬噸當量核彈了事。(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建基於可變翼原理及將機身搞成類似戰鬥機的內置引擎情況下,TU-22M超音速轟炸機雖然以其大小及乾重而言航程偏小(作戰範圍在10噸內載彈葯情況下大約只有2500公里,當然,只帶6噸彈的KH22,航程可更遠),可變翼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機體設計帶來的航程不足,且變後掠角所帶來的加速性及打開後燃後的超音速可飛時間可持續20分鐘左右,相當優秀。

更重要的是,其較長程的超音速後燃飛行能力也令美國海軍十分頭痛,因為這代表TU-22M可遠在艦載預警機探測範圍之外衝入防空圈,到預警機發現及呼叫F-14A前出攔截時,TU-22M已可發射導彈並轉向加速逃離AIM-54的不可逃逸區,F-14A隨時什麼都攔截不到。當時美軍甚至要用不太有效的預警方法—當時針對戰略導彈的DSP紅外預警衛星的敏感度可勉強探測到TU-22M開啟後燃器時的巨大熱訊號,故曾試驗利用預警衛星深測TU-22M機群開後燃起飛及衝入防空圈的熱訊號,作為不十分準確且不能時常提供的預警手段(因為DSP衛星有自己軌道,若衛星剛好在遠地點,就很難探測到)。

1000ATU-22M標準的出擊模式,就是半埋式擕帶一枚KH-22,因為這對TU-22M的航程和空氣阻力影響最底,打擊範圈達到最遠。右圖顯示的是KH-22M導彈的兩種飛行軌跡打擊模式。 (圖片來自新浪網及Ausairpower.net)

 

KH-22雖然是接近6噸的龐然巨物,但其最大射程達到600公里以上,就算實用射程只有300-400公里,仍在美軍艦載機防空圈的邊緣位置,作為攔截方的美國海軍其實有相當的困難。加上該彈在高空發射模式時,是先衝上27公里高空,然後再以4倍超音速平飛並漸漸降至24公里高度,至目標附近再以60-70度角俯衝,這表示其飛行軌跡有相當一段時間是在標準系列防空導彈的最大射高邊緣及其上,這時防空導彈的能量已降至相當低,攔截成功率也會大降。而若是以多機向單一航母戰鬥群發動飽和攻擊,航母戰鬥群的攔截能量也可能被迅速耗盡,從而讓導彈有機會突防。

事實上,蘇聯當年就是靠轟炸機及巡航導彈潛艇,在短時間內發動多波次飽和攻擊,以突破美軍航母戰鬥群的防空網。

 us p image01神話衛星系統兩個主要組成部分,分別是US-A核動力雷達偵察海洋搜索衛星,以及以太陽能電池驅動的US-P被動式電子訊號搜索衛星。以搜尋方法來看當然是US-A最好,但已發射的衛星中最長壽命也只有四個月,且經常故障,大大打擊了神話系統的可用性。結果蘇聯海軍主要還是靠跟蹤的潛艇、遠程巡邏機及"半自殺式"長期跟踪的海軍艦艇,來報告準確的行踪—這些追踪用驅逐艦一旦接到撤退的命令,其實已代表轟炸機已起飛奔向航母戰鬥群,早期搭載反艦導彈的蘇聯驅逐艦,發射筒大多是向後的,原因就是要在掉頭撤離時多射幾枚反艦導彈,讓航母戰鬥群受一定傷害,不過這些艦在己方轟炸機來到前,幾可肯定已被撒成碎片......(圖片來自連結1及維基百科)

 

當然,這種攻擊也有其難處。首先是目標發現與掌握的困難,你有很遠的打擊距離,但也有更有效的搜索手段,因為在北大西洋與北太平洋找一支航母戰鬥群,其實有如大海撈針。蘇聯雖然很早發展雷達海洋搜索衛星,但其在軌率及可靠度實在太差,終蘇聯一代都沒有維持有效的軌道偵察能力,導致太空偵察有很多漏洞,需要更多危險而沒效率的遠程航空與海中傎察手段。

 1000TU-22M型中型轟炸機其實是可以搭載3KH-22作戰,不過在這掛載下重量及阻力均大增,飛機航程不但縮小到不足2500公里,而且無法超音速飛行,所以這只是緊急狀態下的手段。(照片來自騰訊網)

 

其次,遠程反艦彈本身體積過大,一架轟炸機要發揮航程及速度優勢,最多只能搭載一枚,要達成一波有威脅力的的大規模攻擊,最少要50架以上,加上加入飽和攻擊的潛艇群,任務規劃與指揮的難度大增。更有甚者,由於主要使用末段雷達主動導引,每波導彈的攻擊也要限制數量(例如一波不能過30枚),否則各彈的主動導引頭會互相干擾,造成任務規劃上難度進一步加大。加上神盾系統在80年代中期開始形成戰力,接戰能力頓時提高了3-4倍以上,令突防門檻更高,搭載長程導彈進行反艦攻擊的效率也受到質疑。

 US Navy 110917 N BC134 315 The guided missile cruiser USS Bunker Hill CG 52 transits the Pacific Ocean. Bunker Hill is conducting a three week coCG-52 1986年服役,是第一般同時配備神盾系統和MK-41垂直發射系統的提康德列加級導彈巡洋艦,能容許更多導彈同時發射,至這個時候,神盾的攔截能力才能完全發揮。事實上,若是對抗蘇聯的長程反艦導彈,基於雷達能力及鳳凰飛彈較窄的雷達視角,攔截成功率似乎不會高於20%,還是要依靠具備大功率雷達照射相標後發射長程防空導彈,才是最有效的防護力量,(圖片來自美國海軍)

 

基於冷戰結束及蘇聯解體,這種遠程反艦重攻擊機所依賴的目標搜索系統也再沒能有效維持,加上美國海軍神盾艦普及化,俄式那種反艦轟炸機 / 重攻擊機似乎也難有生存空間。然而,事實是如此嗎?

(待續)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12-1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