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由亞速鋼鐵廠至前蘇聯地下核工事(下)

2022-05-03 08:47:57 最後更新日期:2022-05-03 18:07:27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LGM 30 Minuteman III Missile冷戰末期到2000年初蘇聯 / 俄羅斯最重要的戰略核反擊力量—白楊機動州際彈道導彈及667BDRM(北約代號三角洲四型)核動力導彈潛艇。(網絡圖片)

續前篇......

小弟在寫下篇之前,忽然在網上見到一些奇怪的言論,有可能是年紀小的軍迷指對某核武超級大國採用突擊手段,就可廢去它的核威懾能力……但對核戰略稍有認識的都知,核彈的數量及部署方式(陸基、海基、空基、平台機動化等),本來就是防止在首輪攻擊中完全失去反擊能力的關鍵;只要有機會留下數百發核彈或載具未受攻擊,繼而實施反擊,對方基本上也會同歸於盡。這種概念也是老一輩軍迷比較熟悉的「相互保證毀滅(MAD)」概念,事實上這也是冷戰時核武作為威懾力的根源,能保證戰略對手不會輕舉妄動。

當然,狹義上這種MAD概念主要繫於可以隱藏而富機動性、能防止在第一擊中被毀的戰略武器,但廣義上,有效保存用於反擊的核武存貨,或者保留完整的反擊指揮系統,也能大幅提高MAD的執行能力,從而強化核威懾能力。

 273898244 1631369980547036 7561695082481583044 n阿曼托山西坡的影色。疑似地下大型核掩體的出入口在東坡礦場設施附近。(圖片來自連結1)

末日地堡指揮中心?

當然,雖然莫斯科底下幾乎肯定有相當強固的地下核工事及鐵路網絡,但在西方核攻擊或核反擊下也肯定是「眾矢之的」,就算地堡或核避難設施能確保無損,也沒有辦法保護那些強化通訊設施是否還能使用。對當年蘇聯而言,同樣也需要在廣大土地上尋找可以長期支持的指揮中心,作為後備 / 核反擊指揮總部與第二政府存活地。對於蘇聯而言,適合的山體有大把,但大部分都在西伯利亞腹地,距離歐俄太遠也地廣人稀,可以選擇的就只有地理上歐洲與亞洲的邊界—已有2億多年歷史、由造山運動造成的烏拉爾山脈。由帝俄開始,烏拉爾山不單是歐俄地區最大山脈,也是傳統的大後方,同時也是蘇聯時代軍事工業及核子工業的重地。

19642785 1591122457572675 8873871293854515950 n梅日戈里耶鎮是與阿曼托山最接近的市鎮,之前是一個聲稱與鈾礦開採有關及戰略火箭軍保障部隊駐地的封閉城市,人口約17000人。(圖片來自連結1)

就現有資料顯示,蘇聯在70-80年代開始於南北烏拉爾山各建一座以山體為主體的地下指揮中心,分別是北面斯維爾德洛夫州的卡明斯基山(Kosvinsky Kamen)和南面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的阿曼托山(Mount Yamantau)。北部卡明斯基山單單由工事及道路來看,規模較小且似乎明顯停滯過相當長時間;相對而言,阿曼托山的工程開始較早,1979年就開始了,而且規模「似乎」大得多。

yamanta 4一張來歷不明的阿曼托山山下秘密設施通道圖,兩若個交通豎井是指山腳的礦場設施,那整個建築群就在山體正下方的岩層內。這裏只標出複雜的隧道網,沒有標出核心建築群的結構及用途。事實上,入口所謂的廢礦場設施,雖然大部分時間沒人也沒軍隊把守,但似乎還是有人類及車輛活動的。有趣的是,山並不是封閉區域,反而是當地遠足人士常去的地方,而且山頂的確有探礦設施的遺跡。(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由於俄國一直不太願意公開阿曼托山的資料,裏面的情況一直都只是猜測及以衛星進行評估而已。阿曼托山原來似乎是有個礦場,現在山下也有一個大型的、但似乎已停止活動多時的礦石加工設施及運載礦石的重鐵停車站,而且還有道路及類似豎井的設施進入山體內。這山另一奇怪之處在於山的東面大約60平方公里的植被上,有奇怪的直間與橫間格結構,當中可見淺色地方植被稍為稀疏且植物顏色有一定差異。

yamanta 5阿曼托山外觀上最令人不解的地方,是其地貌。西坡離山頂大約8公里的地方,植被有著異樣的規律間格結構,淺色的地帶大約闊50米,而且甚為整齊,衛星所見更向南延伸10公里左右。這些結構究竟代表什麼活動,沒有人知道。(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_

這工程的內容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才引起關注,當時紐約時報就指這山底下可能有一個相當龐大、並擁有多條隧道的地下工程,其作用也引起多翻猜測,由周界 / 死手系統的後備指揮中心,到戰略導彈指揮系統後備中心、糧食與機具 / 重要資產儲存中心(用於三戰後的國家存續用)、核軍工生產設施,甚至巨型地下城市都有,至於前述該山東邊植被的間格結構,也沒有人解釋到是什麼,有指可能在底下隱藏著長波 / 超長波通訊天線,但也有指可能是地下建築群的溫度不同或不同結構活動,導致地面植被發生異樣有關。至於規模更小的卡明斯基山,一般相信也是周界 / 死手系統的另一個後備指揮中心,規模比較接近美國的渡鴉山指揮中心,也未見地表有異常結構,不過該地區似乎裝備了可隱藏且有高強度防護能力的指令天線。

image7510卡明斯基山的工程雖於80年代展開,但到2003年似乎還是比較緩慢,只建好部分地面建築群(軍旅的住宿設施?)。至2014年地面建築群(黃箭)及兩個大型入口(紅箭)才清晰可見。中圖是該山附近一些大型儀器的艙蓋,大小不一,大的有人認為是一種穿透力很強的大型VLF(甚低頻)通訊天線陣列,其甚至可以穿越山體慱送;另外,重防護的蓋子可阻擋核爆風,需要動用時蓋會移開,露出裏面的天線。右圖是一個建造中的天線陣列的模樣。(照片來自GOOGLE 地圖、連結1連結2

當然,阿曼托山設施終究還是有很多謎團。以其花崗岩山體而言,堅硬度其實足夠作為高強度的掩體,在重型 / 超重型彈頭已漸漸淘汰的80年代,其防護力也相當足夠,深度上也是B61-11型鑽地核彈也無法保證能突破的,只是……和美軍的基地不同,這兩個基地平時的人員似乎不多,衛星照上也看不到什麼人流物流活動,外觀上沒有明顯的駐軍把守,山嶺本身甚至是當地登山者常來的勝地,機密度令人懷欵;另方面,兩地距莫斯科均甚遠,附近也只有小型的限制城鎮,也沒有大機場或主要鐵路幹線之類,一旦有事,蘇聯軍政階層及需保護的重要人士要迅速疏散到這裏實非常困難,至於容納數萬人避難一至兩年,更幾乎無從談起(除非地下城是給周邊限制城市的人入內避災的)。

若作為核戰後避難地下城,就位置及交通而言,這似乎有點超現實,且能延續人類社會甚至國家傳續也似乎沒什麼譜。不過若指揮系統能存續更長時間並組織核反擊,倒其實也給試圖發動先制核攻擊的一方「三思而後行」。事實上,兩大地下城的最重要功能,很可能就是作為殘存核戰指揮系統,配合極為神秘的「死手系統」使用,從而造成相當的核威懾能力。

 21908912 0 image a 78 1575642292235 1024x615核戰皮包也算是一種初步的快速核反擊系統,以上是一部已退役展出的俄國Cheget皮包。這個俄版核足球有似乎是輸入密碼的數字按鍵,輸入裝置與可能的緊急撤銷裝置,另外也似乎有一些類似通訊系統的調校裝置,以及一個懷疑LCD屏幕,另外亦有幾個似乎可以放文件的夾層。另外由於蘇聯也有一套在核戰時即使領道曾全體殉國,都能讓核反擊持續的半自動決策轉移系統—死手,Cheget也可能有激活該系統的功能鍵。LCD屏幕可能也是作為與總參戰情室相互通訊的介面,總參可以將基本作戰資料提交總統或餘下有權進行反擊的人,讓他們進行反擊選項。(資料來源:連結)

 

周界 / 死手系統

死手系統(正式名稱是周界),GRAD裝備總局編號15E601,自其80年代後其服役以來,就一直有很多謎團與傳說。就一般認知而言,這是一種在戰時遇上緊急情況(如再沒有偵察到莫斯科總參謀部、克里姆林宮或其他軍事指揮系統的通訊,或所收集到的環境資料顯示可能已發生全面核戰爭),系統就會指令隱藏的發射井或發射單位,發射由彈道導彈裝載的次軌道通訊載荷,利用衛星軌道通訊激活所有殘存發射單位及殘存的指揮中心,由倖存的備用指揮中心最高指揮官向每個發射單位下達攻擊命令。

mm071死手系統的無線電通信載荷 / 次軌道衛星並沒有展示過,只知井射的UR-100UTTH(北約代號SS-19)及機動化的RT-2PM(北約代號SS-25)當中有6至10枚搭載了該載荷,並多部署於隱藏的強化發射井中。右圖為1982年時布里茲尼夫與國防部長烏斯季洛夫(帶眼鏡的)參觀某設施,傳聞這是當時未服役的死手系統其中一個控制台。(圖片來自連結)

這點和美軍的同類型系統相差無幾,但一直有傳言指該系統還有全自動功能,若真的無法和任何倖存最高指揮官聯絡上,那可能會出現兩個情況:1. 系統會將發射密碼自動下發至倖存發射井的人員,由他們決定自行發射(這個訊息是近年才冒出來的,之前未有人提及)。2. 系統將跳往自動發射程序(雖然其中一位設計者否認,並指這個功能早已於1984年被當時剛上任的總參謀長否決了)。由於核子戰爭中一小時內可打出最少兩波次戰略攻擊,估計這個系統跳往全自動化的決策時間寬限也只會有一小時左右。

為何會有這樣以早期AI為決策的極端決策手段?這主要因為北約在80年代已經形成多項高精度且防範時間相當短的核打擊手段,例如精度達30米級、10分鐘內就能打擊莫斯科重要目標的潘興2型彈道導彈、精度達90米級(GPS協助導引時)並可以在巡航海域10分鐘之內打到莫斯科的三叉戟2型潛射彈道導彈,以及核打擊型巡航導彈,其中由於三叉戟2型精度極高又可以在任何方向攻擊蘇聯本土(尤其莫斯科),所需時間甚至不足領導人撤退之用,故在核突擊的情況下指揮層的確有可能被一窩端掉,才需要這種必要時可全自動操作的核戰指揮系統,極端環境下需極端手段,才能保持平衡就是。

1964美軍潘興2型彈道導彈(圖中較矮者)是當時一種蘇聯軍政當局相當留意的武器,其以雷達地形匹配技術為基礎的終端導引模式令命中精度可達CEP 30公尺,加上預期的40萬公噸核彈頭威力(實際為8萬噸),一旦使用,莫斯科高層不但沒有足夠疏散時間,高精度加上大型核彈頭,更可能擊中莫斯科地鐵核掩體群的弱點,從而造成重大破壞。蘇聯在烏拉爾山追求新掩體及開發死手系統,和潘興2型導彈的實用化不無關係。(圖片來自維基百科及連結1)

 

事實上,這種指揮系統理論上也能分散式佈置,俄國除這兩個地方外,似乎也有其他指揮中心具備死手系統的操作介面。不過基於通信系統要求,成功率似乎愈來愈高的「斬首作戰」,以及可能發生的核子戰爭長期化問題(這裏的長期化也可能只是一兩個月的時間),一個可以自給自足及抗打擊能力極強的超級地下指揮中心(甚至連帶核武庫),不但可同時應對這些情況,且也是一種威懾力的存在。

4321328099 495be91a7c b當然,俄國都有空中指揮機這種核戰時戰略指揮手段,圖為與美國E-6B對等的伊留申IL-80型空中指揮機 / 末日機。不過基於俄國空軍相對於北約較弱勢,而且可出勤率也不很高的情況下,俄國似乎還是不十分信任這種手段。(網絡圖片)

後記:

俄烏戰爭可說是冷戰結束後面臨的最大軍事危機。若戰爭最終引發俄國與北約(或至少一部分國家)衝突,動用核武就隨時可能成為選項。以俄國的地廣人稀而言,上文所說的高強度核戰掩體 / 地堡似乎也正合俄國核戰略所需。當然,這些地堡另一建設目的—核戰爭後的政府存續與國家重建的如意算盤就未必打得響了—核戰雖然無能力消滅所有生物,但其所引發的環境與氣候惡化,以及輻射量大幅提高,所造成的生存環境變異,可以對生物鏈最高端物種(令天當然是人類)的生存構成最大的影響,這點在地球歷史上的小型生物滅絕中已可見到。當他們再重回大地時,大地是否繼續適合人類生存,也是未知之數。所以,有些東西,還是敬而遠之好了......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2-05-0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