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石琪﹕反英雙雄喋血記 《RRR》﹕印度戰狼誇張

2022-06-10 12:00:38
石琪

香港資深影評人。1964 年開始寫影評至今。

2206101《RRR》宣傳海報

看了《孟買大家姐》後,知道今年在印度很旺場的寶萊塢鉅片《RRR》也在Netflix上架,於是好奇看了。原來這是印度式「戰狼」片,亦像超級英雄,拍得誇張過火,我覺得遠不及那部孟買花街神女片好看。但也有不少可談之處。

《RRR》據說意指Rise Roar Revolt(起來、怒吼、抗爭),有兩個中文片名《雙雄起義》和《革命雙雄》。此片成本高達七千二百萬美元,總收(包括賣埠)一億五千萬美元,是歷來總收最高印度電影第四名。
故事開始於1920年,形容英國統治印度高高在上,十分專制殘暴。劇情起點是總督夫人搶走山鄉小女孩,引發鋌而走險的救孩行動,軍警窮追猛打,發展出雙雄喋血,敵友情仇,而至起義作反。

雙雄主角是虛構,兩個都超級陽剛勇武打不死,但立場相反,一個是效忠英國的印度神勇警官,一個是搶救小女孩的深山超能奇俠。影片前段分別拍攝他倆的壯舉,簡直神話化,妙在勇警像《三國演義》單騎殺出百萬軍中的趙子龍,變為單身打入無數反英示威者中擒人;奇俠則像《水滸傳》的打虎英雄武松,而用電腦特效炮製更多猛獸和神奇武功。

我說此片是印度式「戰狼」,有雙關意思。其一是像美國片《戰狼300》( 300: Rise of an Empire ),大搞電腦/漫畫化的狂暴、奇幻動作;其二是像中國片《戰狼2》極力宣揚愛國民族英雄,而更誇張,甚至把英國人妖魔化(實際上,《戰狼300》的古希臘戰士也代表西方民族英雄,敵對的波斯人亦被妖魔化)。相比起來,大陸那部 「抗美援朝」 戰狼片並沒有特別醜化美軍。

《RRR》借用了西方東方電影很多元素。勇警窮追流寇似的奇俠,就有點像法國雨果原作的《悲慘世界/孤星淚》。至於敵對「警匪」結成知己,當然近似吳宇森香港片《喋血雙雄》的殺手周潤發和警探李修賢,而吳宇森靈感來自高倉健、丹波哲郎合演的日本片《雙雄喋血記》。

槍戰動作顯著受吳宇森影響,經常飛身翻騰之際左右手連環開槍,更超過吳宇森的是雙雄「騎膊馬」變為雙槍巨人。還有電單車奇技、鐵路大橋火爆,雙雄凌空飛落火海救人,實在無奇不有。導演那咤茂里 S.S.Rajamouli 是印度賣座名家,無所不用其極,對立雙雄變為最好朋友,再變為血戰敵人,然後又變成最佳拍檔,奇情得離譜,總之拍戲就什麼都可以,不必計較是否合情合理。

又如雙雄屢次陷於必死危機,但無論劇毒、酷刑、中槍、斷腳和穿胸,總是打不死,還能迅速恢復神勇無敵。

當然亦有歌舞和戀情,片中唯一英國好人是上流淑女,與來自深山的奇俠一見鍾情。勇警的心上人,則由《孟買大家姐》的阿莉雅.巴特 Alia Bhatt 飾演,不及《孟》片明艷迷人,但也載歌載舞。其實女角在這部猛男動作片只是陪襯,不大重要。至於兩個男主角,都是鬍鬚大隻佬,都演得非常「瞓身」落力,打死不離兩死黨的密切關係,比《喋血雙雄》更有同性戀之嫌,不過片中當然沒有搞基,各有心愛女子,而強調他們是反英起義的愛國同志。

英國統治印度約一百年,情況很複雜,獨立後又分裂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其中印巴衝突一直很嚴重。妙在英國對印度念念不忘,拍過不少與印度有關的影片。1982年《甘地傳》就叫好叫座得獎,李察.雅登布祿 Richard Attenborough 導演,賓.京士利 Ben Kingsley 主演。大衛.連 David Lean 1984 年亦拍過《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 ), 獲奧斯卡最佳電影等多項提名。

廿一世紀影迷大約最熟知2008年 Danny Boyle 導演的《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很賣座,得到八項奧斯卡金像獎。主演的英國印裔少男 Dev Patel,此後演出甚多,我最欣賞六年前 2015年的《數造傳奇》(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他飾演無師自通的印度天才數學家 拉馬努金 Ramanujan,前往英國劍橋學院慘受歧視,幸與謝洛米.艾朗斯 Jeremy Irons飾演的教授結成好友,這是真人真事好電影。
以英國佔領為題材的印度片,我以前只看過薩耶哲雷佳作《下棋者》,描述印度某邦面臨英國侵佔,貴族逃避現實沉迷下棋;最諷刺是邦王吟詩作曲,載歌載舞,像李後主有文才而做了亡國之君。《甘地傳》導演李察.雅登布祿在該片飾演英國將領。

至於英國統治者怎樣「殘暴」,印度民眾反英怎樣激烈,我未深究。明顯的是《RRR》大洒狗血,拍得十分超現實,而在印度大受歡迎,可見愛國民族英雄有市場,戰狼式賣座電影不但美國有,中國有,印度也有。

 

原文刊於「石琪影藝談」,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2-06-10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