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殲-10」家族添新丁?高脊「肥龍」的誕生史

2022-07-23 23:19:35 最後更新日期:2022-07-25 10:57:14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Whats編按:據指是殲10D第一張清晰近照。(網絡圖片) 

近日,有人在網上曬出一張「殲-10」戰機的照片,照片中的「殲-10」戰機和以往不同,機背上相比「殲-10C」戰機多了一條凸起脊樑,似乎是給戰機增加了保形油箱。

保形油箱的誕生

保形油箱,是近二十多年來全世界戰鬥機升級的熱點技術之一,它是在保持或不大改變飛機整體流線型(所以叫:保形)的氣動佈局的前提下,緊貼機體添置貯存燃油的容器,加載燃料,使戰機可以飛得更高更遠。

294846E事實上,極早期的適形油箱在二戰時已出現,不過給噴射機用的主要還是由60年代英國開始,圖中是號稱首架擁有超音速巡航能力(雖然達成方法相當取巧)的攔截戰鬥機閃電。其適形油算算半埋在機身中。(圖片來自連結)

 

早期的飛機燃油都是裝在飛機的內部,但飛機的內部空間有限,還要安裝各種設備、傳動裝置等等,所以為了增加飛機的航程,人們開始在飛機的外部想辦法,把油箱掛在飛機的機翼下面,於是誕生了副油箱。掛副油箱可以在不對飛機外形進行大改動情況下,增加飛機的航程和續航時間,在空戰必要的時候,可以拋掉副油箱,以較好的機動性投入戰鬥,也有些戰機的副油箱是不可拋掉的。

然而有利也有弊,飛機掛載副油箱既佔用飛機寶貴的外掛點,減少飛機武器的攜帶量,而且影響飛機的飛行性能。特別是噴氣發動飛機出現後,副油箱很影響飛機的高速性能。於是人們又在飛機其他部分打起了主意,進而發明了保形油箱。

 

後勁不足的保形油箱

保形油箱在美國戰鬥機中似乎特別流行,美國海空軍現役主力戰鬥機中,「F-15」和「F-16」都有加掛保形油箱的版本。特別是「F-16」的某些出口批次,增加保形油箱甚至是其最明顯的外觀特徵,儼然成了增加傳統三代機戰鬥力的不二的途徑。

然而除了美國以外,其他國家對戰鬥機加掛保形油箱似乎更加慎重。在俄系戰鬥機上,似乎只給部分「米格-29」戰機的新系列增加了大型的脊背油箱。嚴格講,脊背油箱不能算典型的保形油箱,因為美系戰機的保形油箱多增加在機身上部兩側的位置,

294846編按:F-15C及E的保形油箱設計靈巧,就「貼」在左右進氣道的兩旁,需要對機身進行的修改不多;米格29M則要加上大型的機背油箱,同時把原本引擎緊急進氣道都刪除並加大邊條油箱,雖然徹底改善29系短腿情況,但需要全新機才能做到,舊機難以改進。(圖片來自DEFENCE IQ及其他網絡圖片)

 

即使是美國在保形油箱火了接近20年之後,似乎有「後勁不足」的苗頭。最近美國海軍就否決了給新批次的「F-18」戰機增加保形油箱的計劃,保形油箱大熱遇冷,很大程度與美國海空軍的作戰任務調整以及本身心態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保形油箱興起的初期,恰恰是冷戰剛剛結束的時候,彼時的美國海空軍在全球基本「無敵」,主要作戰任務就是欺負小國。這些小國的海空實力較弱,甚至乾脆就沒有。因此美國飛機在加掛了保形油箱後,即使這些飛機的機動性降低,繼續執行一邊倒的對地轟炸任務並不是多大的問題。而且油料足夠,日常執行空中巡邏任務也不用擔心燃油不足。

到了新世紀,尤其是2010年之後,美國軍方突然發現如果回歸到正規的空戰,保形油箱似乎成為他們的負擔。因為在與實力相當的對手進行激烈的制空權爭奪戰中,油料用完後又無法甩掉的保形油箱,就是極大的累贅。

 

294846A編按:除一架改裝的展示機外,美國海軍決定在FA-18E的BLOCK III改良型中放棄保形油箱的設計,詳情未知,但有可能是和額外重量令該機降落難度增加有關。(圖片來自The Drive: Warzone)

給戰機增加保形油箱,不但增加了油箱本身,飛機整體的內部結構也必須同時加強。這種做法實際上就是讓戰機重量變得越來越大,後果就是飛機變得不能適合激烈空戰,完全無法在將來與實力相當的對手進行空中對抗。美國的飛行員曾經這樣評價加裝保形油箱的戰鬥機:「F-16 Block52」現在就像是一頭肥野豬在玩翻滾,和過去理想中的輕盈的獵鷹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63D23A編按:成飛曾經計劃為殲10加裝適形油箱,還做過風洞試驗,但之後就沒有風聲了。這有可能是油箱對機身結構及氣動阻力構成明顯不良影響所致。(網絡圖片)

 

中國版「肥龍」現身

中國目前基本沒有在自研的三代以上戰鬥機增加保形油箱。雖然在中國的風洞實驗裡,曾進行過「殲-10」戰機加裝保形油箱的吹風實驗,而且十年前就有網友聲稱曾在「成飛」見過加裝保形油箱的「殲-10」戰機,但後來這些事都沒有了下文。

國產的「殲-10」系列戰機大家都熟悉,它是中國自主研製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第三代戰鬥機。受限於輕型和單發的佈局,「殲-10」戰機自橫空出世以來,它的航程一直為內地軍迷所詬病。「殲-10A」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為18.6噸,外掛能力為6.6噸,基本航程為1,650公里,作戰半徑600公里。如果不進行作戰的話,「殲-10」戰機掛載副油箱,作戰距離是能進一步的提高。中國空軍的八一飛行表演隊,就在「殲-10」戰機掛載3個2,000升的郵箱,跨越6,000公里的距離執行任務,不過這是飛行表演模式,沒有作戰意義。

 211213otiukzbu7un3u3he編按:這種機脊加大版殲10C型實際作用究竟是什麼,似乎眾說紛紜,其中一個較多人所持的說法,是伴隨式電子作戰戰鬥機,故也有人稱之為「咆哮龍」

 

今次照片上這架與眾不同的「殲-10」戰機,確實進行了不小的改動。那條高聳而起的機脊,令「殲-10」戰機身形寬大了不少,被網友們戲稱「肥龍」。不過,新增的機脊應該是重新整合的電子設備,這是為內部油路的變化做出的改變。因為保形油箱裝到機脊上以後,原來飛機的進油方式改變,所以飛機內部的電子設備要重新佈局,這也是加裝保形油箱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FQDU2g4aQAcKsW3暫時未肯定殲10C型的內油藏量及航程比殲10A進步了多少(畢竟換了油耗更低的WS-10B/C引擎,航程也會有變化),不過其翼展及翼面積沒有改變,以及遠航還是要帶三油箱而言,似乎還是和一艘中型單引擎戰鬥機沒有很大差異。(網絡圖片)

 

從航程來看「殲-10」系列戰機跟解放軍的「殲-11」系列對比確實短了點,按客觀規律來講,輕型戰機的航程本就不如重型戰機。如果與國外同類型的戰機對比,「殲-10」戰鬥機屬於中型戰鬥機級別,國外戰鬥機與之相近的,有「幻影2000」、「F-16」和「米格-29」戰鬥機。

在這些戰鬥機之中,「米格-29」戰鬥機基本航程最近,最初的型號只有1,400公里,此後改進型也只有1,500公里。「幻影2000」要稍微遠一些,基本航程為1,550公里。「F-16」戰鬥機航程最遠,基本航程接近1800公里。

294846D編按原本是以攔截機為初期設計的長程戰鬥機SU-27,以航程見長,其最大特點是不用掛油箱,因為機身儲油空間和西方重型戰鬥機內油加外掛油箱不相上下。不過本機事實上也規劃過大型適形油箱之餘,這個油箱更是可以在空中「彈射脫離」的!只是計劃實在太瘋狂且對載機本身也有危險,而且以SU-27內油而言也根本沒必要這樣做,所以計劃只停留在風洞模型上。(圖片來自連結1及連結2)

 

「殲-10A」戰鬥機基本航程與同級別戰鬥機比較並不輸蝕,雖然1,650公里這個指標低於「F-16C」,但是比「米格-29」和「幻影-2000」都要高。既然航程並不輸於國外同型戰機,而需要大航程跨區域作戰時,現在又有數量不菲的「殲-11」系列戰機,「殲-10」今次變身,只是為了要加裝保形油箱,理由似乎有點單薄。

眾所周知,在五代機的壓制下,三、四代機若要在現代空戰中有所作為,最好是用電子戰飛機對敵方防空網進行干擾或摧毀。然而專業的電子戰飛機價格昂貴,因此解放軍完全有理由研製一種價格比專業電子戰機便宜,性能稍差但足夠自保的飛機。新款的「殲-10」,極有可能是增加了電子戰技能的「肥龍」。

 An air to air left underside view of an F-16XL aircraft.  The aircraft is armed with two wing tip mounted AIM-9 Sidewinder and four fuselage mounted AIM-7 Sparrow missiles along with 12 500-pound bombs.編按:當然,若果今次加裝機背是要加大內油,有部分指出可能是要加大遠程對地攻擊能力,像F-16XL一樣,不過在翼形及翼面積沒重大改變下,搭載能力和更進一步的航程(由升力增加所帶動)似乎沒有顯著提升的空間。(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又一款外銷型戰機

作為加裝保形油箱的「殲-10」戰機的另一種用途,就是作為面向如巴基斯坦等國外用戶銷售的外貿品。這些年巴基斯坦在與宿敵印度的對抗中不落下風,主要靠的就是空軍。但是近年,先是印度大批量採購了多種先進戰機到位,再是巴方對於自己的制空權有很大的擔心,源於美巴關係緊張,導致美國的軍事援助不到位。當初,巴方之所以選擇升級作為巴基斯坦空軍主力的「F-16 Block52」戰機,就是看中了該機在加裝保形油箱後的大航程,這能讓巴基斯坦空軍有突襲印度境內目標的能力。但交貨後,美國對於巴空軍在使用「F-16 Block52」戰機方面進行嚴格控制,就是說巴基斯坦購買了美國的飛機,但是如何使用須得請示美國,這就讓巴方很不滿。

1655821427138編按:有指這種內載油及電子戰力強化版的殲10D並非解放軍自用,而是巴基斯坦殲10CP的進一步改良型,作為沒有專職電戰機下一種替代措施。

 

如今巴軍方在裝備中國的「殲-10C」戰機後,自然也希望中國成飛公司能夠改進出一款加裝保形油箱的「殲-10C」戰機,畢竟大航程再加對地攻擊能力的飛機誰不愛呢?

這一點,也可以從近年中巴聯合軍演略見端倪。巴方飛行員對於中國空軍的「殲-11」系列戰機是讚不絕口,尤其是對具有大航程、大載彈量和強悍的對地攻擊能力的「殲-16」多用途戰鬥機「流曬口水」。

不論電子戰還是保形油箱的需要,「肥龍」的現身,說明中國空軍正在探索新的多元發展道路。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有更多的「殲-10」衍生型號面世,並且「開枝散葉」到世界各地。

006KQV1Aly1h2qa4emt48j31hf0u07bw編按:自從五年前開始量產以來,殲10C型量產至少已200多架,在中輕型第五代戰鬥機(即殲21)及次世代戰鬥機裝備前,將繼續是中型戰鬥機部隊的主力。(圖片來自微博@央視軍事)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2-07-23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