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克里米亞機場遇襲「羅生門」

2022-08-22 23:52:38 最後更新日期:2022-08-25 13:33:44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68DC912C25FBA35F.12F7F962.png編按:烏克蘭擁有的舊式短程戰術導彈圓點,部分型號剛好超過200公里,但速度不高(只有兩馬赫),而且準確度也一般,烏軍手上的存貨也不多,更不能一口氣用上多發打擊一個目標。(網按)

 

就在解放軍台海演訓引人關注時,8月9日俄新社報導,位於克里米亞西部的諾沃費多里夫卡機場彈藥儲存點發生爆炸,造成1死9傷。俄羅斯國防部一位消息人士透露,事故主要原因是違反消防規則引爆庫存彈藥,該消息人士還聲稱,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彈藥是被故意引爆的。

精心設計的襲擊

事後的衛星照片顯示,諾沃費多里夫卡機場停機掩體區最少有四個類似彈坑的分佈,最上方三個大彈坑的間隔幾乎相等,雖然沒有準確資料,但目測最少在二百米以上,爆炸衝擊和彈片剛好可以覆蓋這一區的戰機。而第4個彈坑位置在停機坪和掩體區的結合部,它的爆炸衝擊也剛好可以同時覆蓋停機坪和一部分掩體區。

298088551 738169817499982 5431993190604055607 n編按:需要留意的是,這些彈坑也不是沒有疑點的,例如全部看得出是彈坑的都不是很完整,有些甚至在較清晰彩色衛星照片下看也不太像彈坑(反而像一些給炸毀了的方形裝備);爆炸盡毀的彈葯庫卻不見彈坑等。事實上彈坑也有可能是飛射出來的炸彈或其他彈葯引爆或被炸毀的一些人造建築構成的。(圖片來自葉沃洛夫斯基的隨想FB專頁)

 

這顯然是精心選擇的瞄準點,而4個彈坑的直徑大約在10米以上,這就說明它們都是同一型號的爆炸物或者戰鬥部。現場的痕跡很明顯說明這,這並非人為疏忽造成的意外,明顯就是被精確打擊。

298971144 738573編按:飛彈說比較大的問題是……當時附近有不少人拍到片段,但似乎沒有人拍到有導彈擊中的片段,被懷疑擊中機場的圓點或ATACMS頂多只有2至3馬赫速度,未至於快到拍不到片段或聽不到飛彈呼嘯而至的聲音。(片段來自連結1)

 

事發機場駐紮著俄海軍第43獨立攻擊航空兵團,是俄軍的王牌部隊。2021年在黑海發生的多次對抗,包括2021年12月,俄軍用直接投擲炸彈的方式驅趕英國「衛士」號驅逐艦,都是第43團出馬。而此次機場遇襲,有大約 5架「蘇-30SM」多用途戰鬥機和 6 架「蘇-24M/MR」攻擊/偵察機被摧毀,這相當於43團裝備損失過半。

事發後烏克蘭社交網路上,都是關於該機場被烏克蘭軍方發射的遠端導彈摧毀的猜測,不過對此烏克蘭官方既沒承認也沒否定,態度曖昧。(註:後來烏軍是指其發動敵後破壞)俄羅斯方面則說,是因為操作人員抽煙引發火災導致的彈藥爆炸。從衛星圖像上來看,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彈藥爆炸事故只會發生在一個點,不可能把分散在飛機掩體裡的多架飛機一起毀掉(編按:但最近衛星彩照看來,又不太像彈著的彈坑)。雙方雖各執一詞,但都在回避機場遭遇襲擊的話題,似乎有些蹊蹺。

20210420003660編按:克里米亞機場襲擊案,如果是火箭砲的多彈著彈的火箭彈攻擊(如海瑪斯或烏軍少量持有的BM-30),那就算用上衛星導航火箭彈,都沒有足夠射程打到這裏。當然,世界上有一種射程超過300公里又使用高精度衛星導航火箭彈的砲兵火箭武器,不過這不屬美國又不屬烏克蘭的,而是屬於東方某大國……(網絡圖片)

 

遇襲的M種可能

俄方的回應似乎有點牽強,假設真是烏克蘭有預謀的襲擊,方法還是有多種的:

最早有人說烏克蘭使用的是美軍最新提供的「海馬斯(HIMARS)」火箭炮,這就高估「海馬斯」的能力,因為諾沃費多里夫卡基地距離俄烏邊境線約300公里,「海馬斯」火箭炮最大射程也只有70公里,這已經超出「海馬斯」的最大射程。而且從衛星照片來看,這次的打擊精准度非常高,這不像剛拿到「海馬斯」火箭炮,還沒能熟練操作的烏克蘭軍隊能打出來的結果。

不是「海馬斯」所為,烏克蘭方面還有多樣選擇。就在襲擊發生前,俄羅斯方面展示,在美國給烏克蘭新的軍事援助中,有「AGM-88」反輻射導彈。近日俄羅斯社交媒體稱,在俄軍陣地發現「AGM-88」導彈的殘骸。根據公佈的圖片顯示,導彈殘骸尾翼標注有「BSU-60A/B」,「MFR69214(D)」的字樣。此前這種導彈從未出現在美國提供給烏克蘭武器的正式清單上,這是該導彈首次發現被投入烏克蘭戰場。而俄羅斯拿出烏克蘭使用「AGM-88」導彈的明確證據之後,近日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科林·卡爾證實,除了「海馬斯」火箭炮以外,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反輻射導彈」等。(編按:不過要留意,這種彈械是打雷達的,不會追著飛彈車來打,所以之前有指烏軍以這種武器擊毀了S-300發射車的傳言也甚有問題)

0x0 1編按:現時所知烏軍AGM-88的搭載機主要是米格29A,不過比較大的問題是該機是前線戰鬥機,航電介面就算在80年代末期都是太簡單,支持AGM-88火控及雷達訊號的能力其實相當弱,這可能也解釋到首次攻擊似乎並沒有擊中俄軍雷達且給俄軍檢到碎片,以及暫時還未見到烏軍發動第二次攻擊的原因。(圖片出自連結)

 

「AGM-88」導彈是美國雷神公司研發的第三代反輻射導彈,該導彈早在1984年就已經投入服役,其整體重量為360公斤,可以搭載一枚66公斤的戰鬥部。在一台雙脈衝固態火箭發動機的驅動之下,該導彈的最大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2280公里,最高能夠實現150公里的射程。「AGM-88」自1985年起一直在服役,被認為是西方世界用於壓制敵人防空的最有能力的。這些級別的武器鎖定敵人的無線電頻率發射,這使它們成為攻擊地面雷達和防空陣地的理想武器,「AGM-88」首先在海灣戰爭中使用,但後來也在美國軍事干預南斯拉夫、伊拉克和利比亞時使用。如果這次被證實「AGM-88」導彈參與打擊俄羅斯機場目標的話,那麼這就是該武器首次被證實被美國以外的軍隊使用。

這次襲擊俄羅斯機場的武器,不像「AGM-88」或同類空對地導彈所為。因為衛星照片顯示遇襲後的幾個彈坑,應該是大當量炸彈打出來的,而且是高攻角打的。筆者認為,符合遠距離、高攻角、大當量這一標準的,只有彈道導彈

maxr2A編按:有人拍到烏境內一架在馬路上行駛的發射車,6發箱好像給改動迥,疑是裝了ATACMS,然而美軍自己的ATACMS儲存 / 發射箱,卻是直接模仿6發火箭彈箱的外形,不用在後面安一塊板。(網絡圖片)

 

烏克蘭的三板斧

要說到彈道導彈的話,烏克蘭方面並不缺。蘇聯解體的時候,烏克蘭就繼承了不少蘇聯的彈道導彈,雖然銷毀了中遠端的戰略導彈,但是還保留「圓點」這種短程導彈,而且在俄烏戰爭期間,烏軍曾向俄羅斯發射過「圓點」導彈。

除此之外,烏克蘭還有一款蘇聯解體後自行研發的「格羅姆-2(Grom-2)」的短程彈道導彈系統。2016年夏天,烏克蘭的南方設計局和巴甫洛夫格拉德化工廠在得到了來自外國神秘客戶的資金,海外投資者為地面戰術短程導彈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提供了約4000萬美元啟動資金,開始研發「格羅姆-2」短程彈道導彈,這位秘密客戶很快就被披露為沙地阿拉伯。

maxr2AB編按:烏克蘭的雷電(GROM)2型短程彈道導彈,彈頭達500公斤,構形和伊斯坎德爾相近但大約小30%,所以一車能載兩發彈。不過這彈最多只在試產狀態,且也沒有奢侈到單波次攻擊能一口氣打出四、五發彈。(圖片來自連結1)

 

該導彈的最大射程為350公里,出口版本為280公里,烏克蘭陸軍版本為50-500公里。烏克蘭消息來源表示,新的「格羅姆-2」導彈將與俄羅斯「伊斯坎德爾-M(Iskander-M)」導彈相媲美,射程250 - 300公里,這個射程和精確度完成此次打擊機場任務不在話下。

也有人猜測,執行這次襲擊任務是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雖然美國尚未正式承認向烏克蘭提供「ATACMS」系統。但該系統在北約部隊早已裝備,系統是可以使用「海馬斯」發射車進行發射的,美軍也可以使用北約的制導系統,對「ATACMS」系統進行打擊引導。「ATACM」系統的射程可達300公里,這個射程從烏克蘭境內打到俄羅斯的這個機場是綽綽有餘。

298971144 738573590792938 5169209970165729154 n編按:雖然烏軍的敵後戰場攻勢令俄軍後方造成損失並丟了面,但烏軍前線也不好過,尤其赫爾松八月大反攻基本已經失敗,俄軍還是能在烏軍開始集結的初段就以無人機校砲,發動更為準確的火砲或火箭攻擊,阻止並削弱其部隊集結。新部署到尼古拉耶夫前線的俄軍空降師更多次襲擊尼古拉耶夫市郊目標,令烏軍不得不調更多部隊回該前線防守。(圖片來自葉沃洛夫斯基的隨想FB專頁)

 

俄烏之間的戰爭發展到今天,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幾乎已無可能。此次俄軍因為機場遇襲,可謂面子、裡子雙輸,不願承認遇襲可能是空白的掩飾。而烏克蘭的否認,也是為免更激烈的報復。同時也說明兩件事,一是有人希望俄烏戰爭繼續下去;二是烏克蘭自己的國力已經消耗殆盡,沒有外國的輸血也支撐不下去了。俄羅斯對西方國家斷供天然氣的消息目前已經確認,但願今年的冬天,歐洲不要太冷。

 68DC9AA編按:烏克蘭近日由於正面攻勢沒有優勢,被迫開始以小股滲透戰線的形式攻擊後方目標,部分方向的確有得手,不過小股部隊意味著遇到攻擊時更難防守或得到支援,近月已有報道指出烏方在前線已有四旅 / 團級指揮人員殉職》。對於烏軍前線報隊而言,有經驗指揮官的傷亡可能更加承受不起。(圖片是在赫爾松前線被俄軍無人機指揮校射的榴彈砲擊毀的M777型牽引榴彈砲,來自連結1)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2-08-22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