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航展新彈械揭示解放軍銳意強化中遠程投射力量?

2022-11-07 12:55:59 最後更新日期:2022-11-07 15:16:43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314594695 25今年珠海航展的參與者,照例是殲20及運20,但今年殲20可能會泊在現場作展示,而今次來的運20其實是可作為運輸機或加油機的運油20。(圖片來自FB專頁「解放軍評論團」,原圖來自微博@航空知識365)

 

第十四屆珠海航展(正式名稱: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將於11月8-13日舉行,不過參展單位及各類型的實際武器與模型,均已陸續佈置到參展區和公開展示區中。有人問去年已搞第十三屆,為何第十四屆那麼快又來?事實上珠海航展是兩年一屆的,去年(2021年)的第十三屆事實上是因新冠疫情而延後一年舉行。今次展覽完結後,要到2024年才有第十五屆了。

maxr4今年有不少民間無人機公司參與,而他們基於俄烏戰爭的經驗教訓也提出不少武裝無人載具,例如小型無人機砲戰車(必要時也可變成單人戰車),以及搭載12.7MM重機槍的武裝戰鬥狗,有可能作為流動砲台使用。(圖片來自Sino-Defenses Forum)

 

事實上,自中國軍方十年前大舉參與珠海航展後,規模不單愈來愈大,且也愈來愈重要,因為由軍方展示的展品(無論是實機還是模型)去看,這已成為了解解放軍裝備發展趨勢的重要窗口。本屆的展覽重點主要是無人遠隔操作的載具,例如無人車、無人機、遊蕩彈葯甚至戰鬥狗等,以及相應的、可支援戰術飛機進行作戰的無人忠誠僚機;另外尚有不少反無人機裝備。不過如果是解放軍的展出設備,今屆似乎更著重空中投射及打擊力量,除全新批次殲16、未知「新在哪裏」的殲轟7,以及可在短時間內「貨油切換」的運油20空中加油機外,轟6K型亦來參展,且在準備期間已看到至少兩種新型遠程打擊武器,標誌解放軍空軍企圖一改過去在中遠距離上更重視遠程彈道導彈攻擊的情況。

Fg3L0pcaEAMuz1OAKF98A新型彈械近照。其大小大約相當於隔鄰的1噸級導引炸彈,加上掛在殲轟7系列的內側翼掛架,估計彈重大約1-1.5噸之間。(圖片來自Sino-Defenses Forum)

 

1. 具一定隱身能力的中短程巡航導彈

各類型的巡航導彈彈械在近20年來都已成為各大國空軍中遠程戰術 / 戰略攻擊力量,諸如金牛座KEPD-350、風暴之景 / SCALP巡航導彈與JASSM等。

不計空射高超音速遠程彈道導彈,中國較為人熟悉的空射長程武器,是最大射程2000公里以上的DK(空地)-20型長程巡航導彈,下一級別就已是射程大約400公里的鷹擊12型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更下一級的是射程大約300公里的KD-88對陸攻擊戰術巡航導彈。由於鷹擊12未公開對地攻擊功能,這裏明顯看出300公里以上有個對陸打擊空缺。雖說這打擊空缺在中國近海範圍內可由遠火及短中程彈道導彈取代,但空中打擊空缺也不能忽視。再講,雖然可參與中程打擊任務的隱身無人機很可能已進入初始應用階段,但具隱身能力的彈械似乎一直都沒有公開。

Fg3L0pca此前解放軍戰術飛機的空載陸攻導彈,主要射程都是300公里之內,300公里以上的不是長程反艦導彈就是戰略級別的巡航導彈。左為可和美軍SLAM對標的KD-88陸攻導彈;右為天雷500彈葯撒佈器,現時展出的巡航導彈可能就發展自此撒佈器。(網絡圖片)

 

這次由殲轟7A-2型戰術轟炸機攜帶展示的新型彈械,暫時未見有任何說明牌(可能尚有兩、三天才開始正式的專業展示吧),單就大小及上單翼設計比較接近兩年前公開的天雷500彈葯撒佈器,不過彈體整體變成梯形,且機首有明顯的稜角隱身結構,且彈頭下方似乎有光電頭的蓋板。

起初有人指該彈是之前提過的滑翔彈械散佈器的隱身型,不過新照片顯示它尾部有噴口,而且彈體後半部的底部似乎有些開口或活門結構的蓋子。由於金牛座350和風暴影最初都是發展自彈葯散佈器,這種編號AKF-98A的彈械很可能也是由彈葯散佈器發展而成的巡航導彈。

inlettt新型「擬似巡航導彈」,梯形截面積和彈頭部銳角構造,明顯帶有削減RCS/把前方雷達波反射往其他角度的功能,而且尾部明顯有類似引擎排氣口;引擎底部似乎也有艙蓋。(圖片來自Sino-Defenses Forum)

 

314405更新角度照片顯示,該新型彈底部明顯有活門或可脫離艙蓋,而且彈尾標籤有提到燃料加注及排放口,採用渦扇引擎作動力的可能性已十分高。另外進氣道的結構有可能也是由前望去根本見不到進氣口的埋入式進氣道,只利用氣流流過飛行器表面蒙皮引發的流體壓力進氣,隱身性進一步提高。最下圖是退役已久的AGM-129空射全隱身巡航導彈。(圖片來自Sino-Defenses Forum)

 

這種中距離的巡航導彈通常射程都不會超過1000公里,而且彈葯量與彈重的比例較高,亦頗適合轟擊戰區後方的戰略戰術目標如部隊集結區、機場、物資集散處、火車站或電力系統等;另一方面,其亦進行了局部隱身設計(尤其是前方),亦能大幅縮小雷達發現的距離,作為反艦打擊力量,加上適當的電子系統及人工智能配備、以及網絡中心化的戰力,似乎也可進行類似LRASM反艦巡航導彈的集群戰術。

 

52475148747 ff31d3c1ec 3k帶兩枚新式空射彈道導彈進場的轟6K型,新型彈的長度明顯比鷹擊12還要短。(圖片來自人民畫報)

 

2. 中國版匕首?

轟6K型轟炸機並不是第一次來珠海航展,不過這次就帶了兩發之前從來未見過的空射彈械過來。

首先要解釋一下,這種導彈的編號比較奇怪,為2PZD-21,PZD有可能是配重彈的拼音簡稱,意思的是這個是部分系統和總重量與真彈相同的訓練彈,欠的可能只是火箭引擎和裝葯,而電子系統則保留。由於編號沿用21,而解放軍空對地導彈的編號都是以KD(空地)去命名,故這款新機載導彈很大機會被稱為KD(空地)-21。

1667540495091轟6K長度是已知值,若搭載的是伊斯坎德爾 / 匕首,彈重已超越機翼掛架限重,只能掛中線掛架。新彈在長度而言大約就5.5米左右,只有伊斯坎德爾的75%,體積更可能只有一半,由於伊彈彈重接近4噸,新彈可能只有2噸多一點。作為參考,再短半米的LORA短程彈道導彈,彈重是1.8噸。以轟6K搭載量而言,掛4枚甚至5枚都不是問題。(圖片來自Sino-Defenses Forum) 

 

和朝鮮的火星18型(KN-23)及韓國玄武2型 / 4型系列一樣,這彈外形上比較像伊斯坎德爾,均是雙錐體彈頭,亦即具備一定的高超音速滑翔能力。不過比較特別的是,火星18和玄武2都是加大型,但KD-21則是大大縮小,由最新的橫正面圖片來看,其長度和彈徑應該只有「母型」的3/4左右(長度大約5.5米),尺寸反而更接近以色列同樣採用雙錐體彈頭的LORA短程彈道導彈(5米及1.7噸重)。由其搭載於原有掛載2-2.5噸級、鷹擊12專用的掛架看來,本彈重量可能只有2-2.5噸。據估計縮短原因可能是想讓轟6及未來的新世代隱身轟炸機搭載至多4枚該彈,或者讓殲16機腹搭載一枚。

314405B在推力更強且更小巧的固燃火箭帶動下,近年多種射程介於400至1500的短中程高速彈道導彈紛紛發展起來,隨後甚至連美國都開始跟隨。這類導彈當中不少都具有超高音速特性,能輕易打擊高強度地下目標,且突防能力大幅加強。由左至右,分別是中國的火龍480砲兵火箭用彈道導彈、體積及重量更大的M20短程彈道導彈,以及同樣使用雙錐體彈頭的以色列LORA短程彈道導彈。(圖片來自Sino-Defenses Forum) 

 

另外,其發展模式似乎也和俄國一樣:俄國是先發展陸射版再搬到作戰飛機上,成為KH-47M2匕首空射彈道導彈;而中國似乎也是先發展陸射型,前兩屆航展上曾展出過用於砲兵火箭共架發射的火龍480系列短程彈道導彈(外形比較接近伊斯坎德爾),然後有指高自動化的PHL-16重型砲兵火箭也有500-600MM口徑的共架短程彈道導彈,和外銷的火龍480大小很相似。若屬實,空地21也有可能是「由陸轉空」的。

 maxresdefault 18掛載KH-47M2的米格31攔截機。若果KD-21導彈真的只有2噸多點,那以米格31的機翼結構強度而言,是可以在兩邊翼下內側掛架各掛一枚……(圖片來自連結)

 

由構形及發展原型來看,KD-21幾乎肯定是空射彈道導彈,而這種由陸轉空的制導武器,本身就可借空中發射優勢獲得更大的射高,從而讓射程進一步延伸。參考KH-47M2的射程及速度增幅,估計KD-21射程可以達800公里以上,最高速度達8馬赫以上且具備相當的變軌能力,從而不但可借極大動能摧毀強固目標,且也較容易逃過大部分防空系統的攔截。

準確度上,北斗定位系統的軍碼版肯定已是標配,但考慮到解放軍彈道導彈過去發展的導引技術,末端主動雷達導引、主動雷達地形比對及紅外成像導引等似乎均是選項,甚至有可能在陸攻或反艦間切換,這是因為彈頭及航電艙本身就是模組化設計,作戰時換上另一模組就可以了,其打擊力就要視乎解放軍的網絡目標資訊系統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結語:

事實上,珠海航展現在已變成中國國防工業針對當年 / 該段時間國際軍事形勢而給客戶的建議書;相對而言,雖然解放軍派機及裝備參展更像是「助威」,但發展到現在,也漸漸演變成一種對國際軍事形勢的回應了,今次解放軍空軍明顯著重於展示空射遠距戰略 / 戰術目標打擊能力,似乎也是回應某大國空天軍在幾佔絕對優勢下仍需使用穿透轟炸的「困境」……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2-11-07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