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達拉斯航空展事故後續與P-63的傳奇

2022-11-16 18:23:21 最後更新日期:2022-11-17 09:43:37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615fSS事故兩機撞擊前一刻的影像。(圖片來自連結)

 

剛過去的星期天,美國達拉斯航空展發生嚴重飛行事故,在一個七架二戰戰鬥機及轟炸機的飛行表演中,一架P-63眼鏡王蛇戰鬥機在衝場表演期間與一架B-17G轟炸機相撞墜毀。事故造成六名飛行員死亡,

事件的很多背景與不幸遇難人員的資料網上已有不少,暫不用詳述,不過有些個人觀點想補充一下:據所知當時是表演至少七機通場,當中包括一架B-17G、一架B-24和五架戰鬥機,而且大家都不是在做普通的直線編隊進場,反而是在跑道南方繞圈然後斜切到跑道上空,態勢上反而有點像模擬戰鬥機掠擊項目。現場所見,似乎至少有另一架P-51參與墜毀的B-17G的掠擊表演。由觀眾席視角去看,戰鬥機更像是以較大斜角切入轟炸機後方(座標角200至220度),再稍轉彎進行攻擊後脫離並沿機場跑道直飛。

615fSSA當天的飛行表演事實上還有一架B-29參加,藍箭嘴為墜毀的B-17G。由撞擊前一刻觀眾席視角片段可知,當時後方的B-24和兩架戰鬥機也在轉灣並一前二後的進場,一架在B-17G後方遠處的P-51亦準備切入進場,而紅箭嘴所示的P-63則似乎未能切入B-17G後方區域,已開始轉彎進場了。(YOUTUBE截圖)

 315480經由當時ADS-B應答器所反映撞擊前各機的位置,紅箭是P-63,藍箭是前幾秒已飛掠的P-51。一些老飛行員指當時低空空域已相當擠擁,且缺乏高度管制,規避的難度很高。(YOUTUBE截圖)

 

暫時也沒有辦法知道誰開始先犯錯,但P-51前機似乎也明顯切不入B-17的後方(B-17G遲了進場?),早就轉彎指向跑道,後方似乎有另一架P-51準備切入,而「夾在中間」的P-63似乎亦準備轉彎離開,轉彎動作時飛機自然呈傾斜狀態,B-17明顯在飛行員的視角之外。更不幸的是,兩機的飛行路線及高度明顯交疊,最後P-63橫切B-17機身並把自己的機翼也砸爛,結局也無需在下複述了。

比較不幸的是,根據此前的航空安全法,這些飛機都會開著ADS-B應答器,但沒有要求小型飛機安裝防撞警報系統,而且作為表演機也不會安裝 / 使用類似東西,否則編隊及表演飛行時機師就給吵死了。

615fSSAC右圖的Me-262A1可是新生產的。負責生產的美國德州飛機工廠(Texas Airplane Factory)特地由德國購買原始圖紙及生產資料,進行小規模生產,唯一沒有複制的,是以今天標準而言和垃圾沒有分別,兼肯定過不到FAA(美國聯邦航空局)審核的JUMO-004型噴射引擎;左圖則是大幅度修改翼形及機身的減阻版P-51競賽機,據知極速可接近900公里/時,但這亦減低其飛行穩定性,2011 年Reno 中其中一架P-51改裝機更撞向地面,造成嚴重傷亡。(網絡圖片)

 

除造成不少的人命損失、尤為婉息外,這些仍能維持可飛狀態的古董機損失也令人不勝唏噓。要知道兩架飛機都是戰時機,並不是戰後才製造的,也不是類似Me262計劃那些重製全新機,更不像那些P-51的魔改「戰後競速機」連氣動外形都修改過,失事兩架可是真正的戰爭倖存機,盡量維持原有規格。事實上,P-63現在全球可飛的也只有5架,而且本機在美國二戰飛機構形上也相當特殊,雖然風評遠受其先輩P-39所害,但也不影響其獨特性,故在盟軍殘存戰鬥機中顯得更為珍貴。

50657159256 6bfe0f12a9 b事故中墜毀的P-63F,少數沒有運到蘇聯參戰的P-63機型。P-63的改良相當大,單就氣動而言,垂尾大幅修改,機首延長,翼形也大幅修改。可惜直至1943年10月才量產,美國空軍早已遠定主力機種(P-38、P-47、P51)了。(網絡圖片)

 

二戰純外銷名機 P-63眼鏡王蛇,是一架很特別的二戰美軍戰鬥機,至少有3000架的生產量,但大部分供應蘇聯,而美國陸航自己就沒有採用。它是貝爾公司P-39戰鬥機的重大改良版本,P-39戰鬥機是開戰初期全球火力最強的單引擎戰鬥機,原本是裝上渦輪增壓引擎成為一種轟炸機攔截機,和之前幾乎所有戰鬥機不一樣,其引擎是裝在機身中部並以變速箱接駁機首的螺旋槳,多出的機首空間裝上一門37MM機砲及57發砲彈。

615fSSAS因應引擎後置而特別設計的傳動系統。這系統雖多出一個變速箱以推動螺旋槳,但由蘇聯空軍的服役史看來,其仍然相當可靠;另外其大口徑機砲的彈艙設計並非採用彈鼓,而是採用環形彈架,亦頗為特別。(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不過開始量產前陸航高層決定將增壓器移除,致使其高空性能大幅惡化,低空性能又因為只是用1200匹引擎而欠缺性能優勢。這機曾一度是美國陸航的主力,在瓜島對抗日軍的過程中,日本海航皇牌坂井三郎曾目擊該機進行過幾近完美的俯衝掠擊,但該機在對上零戰或陸軍航空隊一式戰鬥機(都是中低速格鬥戰之王者)時都沒有優勢,所以在1942年底就開始退居二線。不過大批P-39以租借法案形式支援蘇聯,其無線電通訊能力、防彈性和火力充足,低空性能還是在德軍現役戰鬥機之上,也勝任對地攻擊任務,故成為蘇聯前線空軍相當喜歡的外國供應戰鬥機。

 

1942年試飛的P-63是P-39的重大改量型,氣動外型雖然和P-39很接近,但拜達1800匹的引擎所賜,高低空速度都極大提升,最大達100公里,而且還保留了相應的重武裝;另一方面機翼更換成層流機翼,雖然只加回機械增壓系統,高空性能還是差於P-51,但低空性能則大幅加強,性能算是相當平衡。

由於此機量產時,其他性能同樣優秀的盟軍戰鬥機都已大量生產,考慮到過多類型戰鬥機可能令後勤出問題,加上美軍攔截任務沒那麼大需求,P-38及P-47已有足夠的速射火力可達成攔截及對地攻擊任務,結果也沒有對這機有很大需求,大部分量產機都供應蘇聯使用,也成為不少蘇聯空軍皇資深飛行員的愛機。其優點又是和之前P-39一樣—更好的低空機動性,較強的高空攔截能力與及地面攻擊能力,更像一架輕巧版的霍克颱風式戰鬥攻擊機。

615fE貝爾公司在二戰前主力搞戰鬥機,而且也夠膽採用大膽的機型,例如類似申寶21的雙尾中置反堆引擎佈局的XP-52;P-39的引擎中置也為飛行員提供更良好的下視角度及更巨大的武器艙。這種設計最後也被美國第一種服役的噴射戰鬥機P-59所接納,只是噴射引擎改成中置兩側而已。(圖片來自連結1連級2連結3)

 

雖然沒直接發展關係,P-39/63的中置引擎、前三點式起落架、前置機砲/航電艙設計,本來就和後世的噴射機結構接近,也讓貝爾廠在早期發展噴射機上有了很大優勢,其經驗為貝爾發展單機身兩側進氣戰鬥機直接鋪平道路,甚至成為戰後戰鬥機的基本構形。P-39/63 在盟軍戰鬥機中並不起眼,但在噴射戰鬥機發展史上顯然有著重要得多的地位。

 

315美國二戰前的航空工業設計及創新能力……不誇張的說,甚至在德國之上。單以X系三寶(XP-54/55/56)而言,已和德國大部分戰時實驗機相當。事實上P-63亦曾加裝德粉「引以自豪」的V垂尾進行測試,當時美國可還未得到納粹相關研究數據。(網絡圖片)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2-11-16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