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陳景祥﹕世界變

2022-12-05 10:45:36
陳景祥

在傳媒界工作逾30年,曾任職通訊社、電台、報章、網絡媒體,有豐富的編採和管理經驗。曾任教樹仁學院,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班課程。

  221205211月14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新華社》圖片)

《經濟學人》上周出版年度「2023全球大趨勢」(The World Ahead 2023),指經過兩年多疫情大流行之後,俄烏戰爭已「取代」疫情,成為影響世界未來發展的主要因素;而全球地緣政治和安全問題的「不可預測」,將成為新常態。

隨着各國逐步重開對外交通,全世界復常的步伐正在加快,相信旅遊業很快就可復甦。中國官方口徑雖仍然堅持「動態清零」,但各項措施都向着放寬防疫限制發展。國家文旅部最近就公布,日後跨省旅遊不再與風險區域掛鈎,民眾只須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就可以跨省旅行。

最近習近平主席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會見各國領導人時都不戴口罩,其他官式場合亦如是。領導人跟隨「國際慣例」在外交活動不再戴口罩,釋放的信息相當正面,就是中國也開始慢慢步向復常。

配合內地入境檢疫縮至「5+3」(5天集中隔離及3天居家隔離),現在應是適當時機恢復討論內地香港通關,盡快令兩地人員往來措施回復正常,以配合疫情大流行結束後的經貿發展新形勢。

認為中美關係「解凍」 顯然太樂觀

疫情過去,俄烏戰爭是否會上升成為主導世界的最重要議題?

新冠疫情初起,首發於武漢,令中國成為全球眾矢之的。官方有否隱瞞、疫毒是否從實驗室泄漏……各種陰謀論充斥,令北京窮於應付!現在疫情過去,俄烏戰爭則陷於膠着,西方陣營的矛頭都轉向俄羅斯,中國理應可以鬆一口氣。

但事實不然──俄羅斯雖是戰爭主角,但西方針對目標始終在中國。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上月在喬治城大學演說,宣示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他明明白白地表示,2020年代將是美國和世界的「決定性10年」(decisive decade),美國雖然會遏制「高度危險」的俄羅斯,但對付中國時要保持競爭優勢,仍是華府的最優先考慮!

儘管中國一再否認正尋求霸權,惟美國的安全戰略仍然認為「中國有野心在印太地區建立一個更大的勢力範圍,並成為世界領導大國」。

有人認為,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上周在二十國集團會議之前見面,拜登釋出善意,聲言不搞冷戰、不會圍堵大陸、不會脫鈎,在在顯示中美關係正在「解凍」、轉趨緩和。這種看法,顯然是太過樂觀。

「習拜會」之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加拿大出席一個國際安全論壇(Halifax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um)時,即警告「中國與俄羅斯一樣,都尋求一個強權即公理(might makes right)的世界,以武力解決糾紛,撲滅自由的火焰」。在俄烏戰爭,俄方雖是主角,但美國始終要把中國拉下水,跟俄羅斯「綑綁」在一起。項莊舞劍,美國真要對付的是中國,俄羅斯在華府眼中根本不成氣候。

俄烏戰爭離香港太遠,香港對這兩個國家都很陌生,因而對這場戰爭的「興趣」並不太大。但正如《經濟學人》所言,俄烏戰爭是主導全球局勢的大事,對大陸政經發展都有重要影響,香港也隨時會受波及,不能掉以輕心。

人民幣國際化見突破 源於俄烏戰爭

世界變,很多我們以為可以按舊方法去做的,現在都改了另一方式,例如人民幣國際化。傳統思維是人民幣經香港跟美歐市場互聯互通,加快國際化步伐,但結果進展緩慢;而最近取得突破,正是因俄烏戰爭而來。

美國因俄烏衝突而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由於跟美歐金融市場切斷了關係,俄羅斯唯有投向中國。俄羅斯現在的石油出口,已經用人民幣支付。此外,俄羅斯亦接受以人民幣交易煤炭。而為了應對美歐制裁、避免外匯帳戶被凍結,俄羅斯進出口業務正大量轉向使用人民幣。

俄羅斯自戰事開始,跟中國的貿易即不斷上升。俄國海關統計顯示,對華貿易佔俄羅斯貿易額的比例,從2012 年的10% ,到2021 年上升至18%。自開戰以來,俄羅斯盧布跟美元和歐元結算都大幅萎縮,惟跟人民幣的計價結算卻不斷增加。莫斯科市場現在每天的人民幣交易額,在今年1至6月增至上年同期的12倍。

而據國際結算銀行數據顯示,人民幣今年4月的日均交易額達5260 億美元,較2019 年同期大幅增加85%,人民幣佔整體交易7%,上升2.7個百分點。人民幣在2019 年4 月排名第8 ,最近排名已超過澳洲、加拿大和瑞士貨幣。人民幣交易大升的背後,主要就是因為中俄貿易大增。

國際財金大環境 變得面目全非

歐洲一群經濟學家在VoxEU網站展開對話,探討戰爭的經濟後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War)。他們的結論包括──歐洲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以及世界各國對烏克蘭糧食的依賴,一瞬間都被打亂;世界的能源政策、糧食政策,以至各國精密協作和分工而形成的全球化生產模式,是否都需要改革?

因戰爭而引發的國際制裁,在全球化的合作網絡之下,被制裁國固然受重創,惟制裁的國家也會同時受傷。歐洲國家雖然聲稱可以擺脫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但制裁之後,國際能源價格飈升、通脹居高不下,目前仍看不見紓緩的曙光。

經濟學者計算美國對俄羅斯570項商品徵收制裁關稅,發現其中部分產品關稅對美國造成的損失,大於俄羅斯的損失。不過,對俄羅斯的貿易佔美國總貿易量微不足道,對比地緣政治的重要,這些損失並不算一回事。

俄烏戰爭爆發之後6個月,路透社整理了戰事對世界的影響,其中包括經濟衰退、歐元持續疲弱、歐洲股災(德國和意大利最依賴俄國能源供應,兩國股市成為全世界表現最差的市場,分別跌13%及17%,法國股市亦跌9%)、化工和汽車零部件商股價下跌、資產市場波動、債務違約──俄羅斯的主權債務違約,超過250億美元公司債仍未償還。世界變,國際財金大環境正變得面目全非!

由於烏克蘭拒絕和談,戰爭看來會持續,甚至一直拖下去,情况對俄羅斯相當不利。很明顯,受制裁影響,俄軍的武器補給左支右絀,遲遲未能達成他們的戰略目標(間接吞併烏克蘭)。受西方長期制裁,俄羅斯可能會變為另一個伊朗,在區內仍有一定影響力,但實力已大不如前。

俄羅斯擺脫不了劣勢,應該會要求中國施以援手,共同對抗美歐霸權。中國如果答應,西方就可大條道理,指中國支持俄羅斯跟美歐為敵,屆時就可名正言順針對中國,甚至像對俄一樣,施行各式制裁。

如果中國不支持俄羅斯,則俄有可能敗退,觸發俄羅斯內亂。有評論認為,西方國家可能藉亂局把俄國「分拆」成幾個國家,徹底瓦解俄羅斯的影響力。屆時俄國大亂,對中國北方將構成重大威脅。

國際舞台已換「戲碼」 香港角色亦變

戰爭爆發後,中國對俄羅斯的晶片出貨在今年首5個月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價值達5000萬美元。中國對俄出口雖只佔中國整體出口很小一部分,卻引起美國注意,美國商務部將5家中國電子產品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指這些公司涉嫌在俄入侵前後幫助俄國國防工業。這5家被制裁的中資公司,當中4家是在香港註冊,反映香港已捲入了西方制裁俄羅斯的風波之中(參考〈習近平力挺普京恐加大對華制裁,香港將殃及池魚?〉,自由亞洲電台,2022年9月19日)。

香港特區政府官員最近頻頻外訪,高調表示香港已「重返國際舞台」(此說比較誇張,香港並非主權國,只是個金融城市,在國際舞台從來沒有特別角色)。然而,這個舞台上演的已是另一齣戲,香港也換了另一角色。我們要做的,仍然是接通西方世界,惟他們對香港已不再友善。俄烏戰爭可能令西方更針對中國,香港未來將要面對更多變數。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發佈於 博評
By 2022-12-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