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呂琪:實力被低估?淺談橫空出世第六代戰機

2022-12-14 13:08:04 最後更新日期:2022-12-16 10:18:53
呂琪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3178626A編按:正式展出的B-21戰略轟炸機原型機。(圖片來自美國空軍)

 

12月2日,美國空軍和軍工巨頭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在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一處空軍設施,正式向外界展示新一代戰略轟炸機「B-21」。冷戰後美軍第一架新型轟炸機的亮相頗為高調,美國防長奧斯丁(Lloyd Austin)親臨捧場,宣傳這架新戰機擁有「前所未有的技術」。「B-21」轟炸機是30多年來美國研發的首款新型轟炸機,美國方面稱它是全球首款第六代軍用機。

高空新勢力

新公佈的「B-21」轟炸機外形與服役超過30年的「B-2」轟炸機相似,被戲稱為「縮水版B-2」,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說,「B-21」採用新一代隱身技術,其先進的機身塗層進一步提高隱身性。它還具備先進的網路計算能力,開放的系統架構,將執行「最複雜的任務」。

B 21compare編按:B-2與B-21的改變,主要是將原有B-2反射RCS較大的位置(如襟翼、明顯的引擎進氣口結構)減少 / 反射方向較向前方或後方的結構改善至更反射向兩側方向,借以減少正前和正後方的整體RCS水平。(圖片來自FAS)

 

根據已公佈的資料,「B-21」作戰半徑約3,200至4,800公里,有效載荷12噸左右,飛行高度可達18000米,可以高亞聲速飛行。初步估計,造價為每架7.5億美元,計劃2023年首次試飛。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凱西·沃登(Kathy Warden)在展示儀式上說,「B-21」是美國軍方升級三位一體核力量計劃的一部分。美國空軍計劃裝備100架,既可配備核武器,也可執行常規轟炸任務。

此前遮遮掩掩的美軍新一代的轟炸機終於問世了,雖然不似「B-2」劃時代意義般出現,但是美國空軍在描述「B-21」的時候用詞是「極低可探測性」,而不是「B-2」面世時的「非常低可探測性」。它更大的優勢是具有資料、感測器和武器系統的先進集成,可以傳輸和共用大量作戰資料,同時還具備強大的攻擊能力,有無人駕駛和有人駕駛兩種模式可供選擇(編按:無人機型兩個月前已暫時擱置,理由是控制開發成本)

 

20221203001398編按:美國空軍也發出兩張照片,雖然沒有奇怪光影效果,不過還是看不到後部結構,地面影子還是嚴重散射,看不出所以然來。然而之前官方預想圖的疑似「鳥喙」結構,在實機上並不明顯。現時可知這B-21比B-2更著重上方的隱身重點,一來主要是和任務特性有關,二來美軍似乎也認為該機會遇到愈來愈多預警機或者前線隱身有人 / 無人機的雷達威脅。(圖片來自美國空軍及諾斯諾普)

 

「B-21」真正的犀利之處,是它能依託強大的計算技術和跨平台共用資料機制,可以更好地融入美軍全體系作戰,並引導和指揮美軍其他力量進行一體化作戰;「B-21」還具有快速升級能力,可以快速整合未來的新技術和新武器,這款會「自我增值」飛機的性能會越飛越強大。

作為美軍冷戰後發展出來的第一種轟炸機,相較於「B-2」1990年代面世造價即超過20億美金,且維護成本亦居高不下的「富家千金」特質,「B-21」在實現高隱身性的同時,也能實現良好的維護性,便於大量裝備,從而形成「既平又好使」的數量優勢。

 FB 23 1編按:把具備高速的中長程轟炸機當成只打遠程空戰的攻擊攔截機,似乎是美國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想發展的事,例如B-1R型大型「戰鬥機」,然後美軍2000年代提出的2018轟炸機計劃的中程轟炸機,似乎也有不弱的遠程空戰功能,例如由YF-23改良放大而成的FB-23中程轟炸機,就擁有與其原始構形相約的超音速巡航性能。B-21雖然是次意速機,但似乎也強調這種空戰能力。

 

戰略調整的標桿

「B-21」的面世,駁斥了網上關於轟炸機無用的言論。隨著這幾年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各種遠端的高超音速武器的誕生,轟炸機作為最佳的載體,已經成為未來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參與者。這類武器的尺寸和重量相當可觀,一般的戰鬥機很難掛載,美國在研的「AGM-183」導彈,就連「B-2」的機身內部艙也無法搭載,所以對於這類武器來說,轟炸機永遠都是最優的選擇。

新一代的轟炸機所追求的任務要求,也悄悄的發生了變化。「B-21」轟炸機不再像過去的「B-52」、「B-1」這類老式轟炸機那樣追求大航程,要求做到「door to door」了,只要能進入搭載武器的射程就足矣;它也不需要像老前輩「B-2」轟炸機那樣,追求極致的隱身效果,「B-21」轟炸機雖有很強大的隱身效果,但是比「B-2」的突破並不多。諾格公司所說的更強大的隱身效果,應該就是在機身材料和塗料方面的進步,而非氣動方面的突破(編按:氣動構形反而十分像當年ATB計劃其中一個候選方案)

545 f 35 pic編按:可以預見的是,B-21在隱身塗層的構成及保養上至少會用上不少F-35發展的技術。當然,這是否預示B-21的維護費用是否也如同F-35般節節上升,也似乎要留在日後觀察了。

 

新一代轟炸機升級的是一個優秀的武器搭載平台,會成為美軍未來所有空中打擊武器的載體,而且隨著無人機的不斷湧現,「B-21」轟炸機也會成為美軍未來空戰中的關鍵節點。可以說「B-21」轟炸機未來順利服役的話,它將會扮演一個空中指揮官的角色。

「B-21」轟炸機的問世,也是美軍作戰思路的一個轉變。美國歷來奉行的就是攻勢戰略,二戰時被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在整體實力不如日本海軍的情況下,即刻派出「大黃蜂」號航母轟炸東京,所奉行的還是「進攻就是最好防守」的戰略方針。冷戰結束後美軍獨步天下,軍事實力可謂碾壓一切地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美軍強調的是「巧實力」戰略。

6758096編按:因為2000年代那個短暫的「美式和平時代」,美國為在地區小衝突中保持更大優勢,搞出很多特別的裝備來,但實際上由於過份追求特殊多用途性及特化的某種戰術需求(例如比快艇還快的航速),結果導致維護困難,甚至結構急劇老化,且面對不同的對手後就變得無法適應,成為無用的長物。"瀕海戰鬥艦"就是一例。

 

而「911事件」後,隨著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作戰,很長時間裡美軍的作戰思路,已經陷入了治安戰的圈子不能自拔,似乎已經忘了如何與一個同等級對手進行作戰。20年過後,當美軍從這些地方抽身後才發現,自己所有的裝備都不再適合用於現代化戰爭,面對一個實力不弱的對手時,「巧實力」已經玩不轉了。進攻型的美軍遂重裝「返場」,作為美軍戰略調整的重要部署,典型的進攻性武器——新型轟炸機適時面世

而對於這個美軍的新裝備,各大媒體也是異常的興奮。多家美國媒體強調,「B-21」轟炸機是美國1.2萬億美元核軍備擴充計劃的第一個成果,目標是「對抗中國不斷擴大的核力量」,這就有點吹水過龍。若說用轟炸機對抗洲際導彈,這邏輯完全就九不搭八:在現代防空體系面前,還進行二戰模式的臨空轟炸,只能算「千里送人頭」。

images 5編按:值得留意的是,現時規劃中的六代機,一方面肯定是B-21最重要的空戰系統配搭對像,但另一方面幾乎肯定就是影響B-21產量的最大"對手",因為NGAD六代機系統的價格隨時在2至4億之間,加上發展時間相近,有限預算的爭奪會相當厲害。

 

甚至有美軍軍官聲稱,「B-21」可以在台灣海峽投放水雷阻擋解放軍渡海。這套理論荒謬在於,如果水雷是掛在「B-21」轟炸機的外面,已經破壞了隱身效果,何須動用隱身戰機?如果掛在機艙裡面,且不論「B-21」轟炸機到底能掛多少枚水雷,單說你讓價值7.5億美元一架的飛機,執行高空扔水雷的任務,這種自降身價的作用,似乎對不起「六代機」的英名。

 us RAH66 Comanche 21編按:「科曼奇」堪程直升機隱身化之始(黑鷹的隱身化構形當時還未公開),但因為研發進度嚴重拖延且冷戰已結束、訂單也顯著減少,量產變得極不化算,到最後還是草草收場,在為戰場帶來革命性改變之前,自己就先被革掉......事實上,直升機隱身化最大難題,莫最大反射源的旋轉中的旋翼,一直都沒辦法有效減少RCS反射所致。

 

至於說「B-21」轟炸機是「改變未來戰爭的武器」,更不知是從何談起。不論是轟炸機還是隱身轟炸機,以前都出現過,這個言論放在「B-2」甚至「F-117」面世時都合適,而「B-21」實在是擔不起。這些年美軍大型裝備彈票「放飛機」屢見不鮮,「科曼奇」、「十字軍戰士」尚且歷歷在目,美軍也不是第一次「車大炮」。

 

1280pAAU編按:正在掛載中的AGM-183A極超音速導彈。暫時我們仍對B-21彈艙的長度一無所知,故是否能掛載極音速導彈也是未知之數。另外該導彈的滑翼體似乎也十分小,就算用20倍超音速撞擊目標,其爆炸力應只相當於和機身等重的TNT炸葯而已。

 

但對「B-21」轟炸機筆者最關心的兩點是:

第一,它能否和美軍的「AGM-183」高超音速導彈相結合。因為「AGM-183」高超音速導彈才是信奉進攻主義的美軍未來真正意義的大殺器,如果不能和這個導彈結合好,「B-21」轟炸機未見得比現在美軍的其他轟炸機要優勝。

B 21com編按:比較特別的是,美軍現時大型無人機(RQ-180)計劃之下,就是用來加油及一般戰術偵察用途的MQ-25無人機,再之下就是現時相當興旺的忠誠僚機。現在欠的反而是中型無人戰術飛機。若以航程及支援能力來算,這可能才是最適合支援轟炸機的標準無人機。圖為屬於中型攻擊機級別的俄國蘇霍伊S70獵人式無人機。

 

第二,「B-21」轟炸機和美軍正在試飛的「黃貂魚」無人機能否組成未來的作戰組合。未來的空戰發展趨勢就是有人機加無人機的進攻配套,就目前的技術來說,要指揮好無人機,有人機必須得是雙座以上的飛機。美軍目前裝備的「F-22」和「F-35」飛機都沒有雙座計劃,而「B-2」轟炸機雖然符合要求,但其造價昂貴而且數量不足,美軍也沒有重啟生產線的計劃。所以,未來能否勝任帶領無人機進行作戰,將成為決定「B-21」轟炸機是否正式服役的關鍵。

今次「B-21」轟炸機的亮相,還是有點「猶抱琵琶半遮面」。它的具體性能還是要看它明年的首飛,面對紛紛擾擾,還是「讓子彈再飛一陣」,讓流言落定後再看。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2-12-1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