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俄烏戰場 首現無人機坦克聯動作戰

2023-05-05 00:06:48 最後更新日期:2023-05-05 10:54:53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341625824 3592578744320134 1071383879271682495 nT-90M坦克聯(無人)機作戰的片段截圖。照片出現時,有人恥笑這只是電腦遊戲片段,不過當整個片段出現後,就沒在這樣講了。(網絡圖片)

 

1936年的西班牙內戰,不但成為二戰各參戰國的軍事試練場,也成為驗證間戰期中發展的各種新兵器或新戰術的場所,尤其是幾種戰車與戰鬥機、俯衝轟炸機、德式空陸協同與蘇式步砲戰車協同等戰術;同樣地,曠日持久的俄烏戰爭,亦在兩個傳統機械化陸軍味度特重的國家對抗中,見到大量未來作戰中可能出現的新型陸戰及無人機空中攻擊戰術在進行驗證。

俄烏戰爭初期,準備不足的俄軍企圖採用BTG(營級戰術群)快速突進以攻佔戰略要點,切割癱瘓烏軍防守,但在烏軍反坦克小組狙擊和把故障裝備拖回後方的能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損失大量硬件裝備且只有部分方向成功達成戰略目的。隨後雙方重整實力並展開步步進迫的攻防戰後,也大量投入無人機(尤其是遊蕩彈葯和中國製民用無人機),當然主要作為偵察、突襲、校射等用途。當中尤其校砲及協調步兵作戰的表現可說最為亮眼。

 網傳坦克與無人機作戰聯動片段。

大約兩個星期前,網上流傳一段無人機片段,似乎更揭示了無人機在戰場上的新用法—與單架戰車直接聯動進攻。片段主要是無人機第一身視角,跟隨俄軍T-90M型戰車在權木叢中行進,到指定位置後就開始攻擊權木叢後方樹林中的目標(似乎已一早定好位,所以直接盲射),而無人機則停下負責監察四周及前方;片段最後T-90M施放煙霧彈,然後退出射擊陣位,無人機則提升高度,以上帝視角查看前方樹林及四周有沒有埋伏,兼似乎前進到指定位置確定戰果……

DZWrOC德國的KF-51與美國ABARM-X兩種具新世代元素的改良型坦克,現在還是針對出口用的概念車,且聲稱已加入操作無人機元素。不過後者如何增加似乎還日是未知數,前者則是在扣去部分彈艙彈葯後換裝發射裝置,不過使用無人機時,主砲彈葯只餘下10-15發。(網絡圖片)

 

基於某些原因,片段似乎沒受多少關注,而由地形看來,似乎更像克里米納和更北邊戰線,不過在哪裏發生似乎不算問題,最值得關注的是這似乎是經由片段證實了一架無人機與一架戰車間的協同作戰。現時有多種坦克都「可能」或「將會」擁有操作、運用無人機的能力,例如美軍最新的M1A2SEP3/4,但到現時為止仍沒有那怕在演習或實戰中展示過。事實上,美軍的坦克可以透過高空飛行的大型無人機和其他手段,在戰術資料鏈的協助下透過車內屏幕上的戰術態勢圖了解附近的可能敵蹤,但還是要依靠車長 / 砲長鏡以確認及攻擊目標。

article 61264aa3447e96 50905655T-90M坦克 (第三批次型 / Model 2017 Proryv-3),除更新車身複合裝甲,還配備最新的化石系列爆反裝甲,同時射控採用松樹U型多通道砲手瞄準儀,PK PAN車長鏡是採用2000年代法國提供的湯姆森系列下反車長鏡的自行生產型,事實上和雷克勒坦克的HL-70車長鏡有一定技術關聯。主砲仍然採用2A46M5型125MM砲,但彈裝彈機改良了可裝入更長彈葯。本車最大特色是將原有「亂放」的備用彈葯全都裝進砲塔尾部隔離區的備用彈艙,避免被命中後車體立即殉爆,讓沒當場陣亡的乘組員有更多時間逃生。(網絡圖片)

 

不過基於T-90M的資訊戰能力,可能只有90年代後期的水平,也從來沒聽過T-90M已整合進無人機操作(而且三人車組也很難騰出手來),外國軍友分析可能還是用比較原始的方法:由在後方負責指揮的排級指揮車如虎式突擊裝甲車中的無人機操作兵控制,然後以語音方式和車長通訊,著他留意可能具威脅的方向;如果發現疑似敵踪,車長可接過砲塔控制權,讓射手的視線轉向那方向等。

 

dji matrice 30 bundle cover vertigo drones大疆M30專業無人機,可同時傳送視像訊號給兩個具屏幕的控制器,並可設定每個控制器可操作的功能。(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不過有熟知中國無人機發展的朋友表示,由HUD介面看來,似乎是大疆 M30專業無人機。這款無人機可以雙控制器聯合控制。所以可以飛手拿一台控制器透過無人機本身的FPV鏡頭遙控無人機控制飛行,車上的車長可以拿另一個控制器同步監看無人機主鏡頭。他又指出此機的主鏡頭有三個鏡頭,4K可見光長焦,4K可見光廣角,480P IR熱成像,還有一個雷射測距儀……若屬實而另一個控制器也在車上,也亦即表示車長擁有另一個只略遜於坦克射控、但可飛更遠更高且視界更闊的「車長周視鏡」,除了還沒能和射控系統聯動,基本上對射程範圍內的敵方態勢掌握遠優於一般車組。

3173001以色列馳車和土耳其豹二型坦克在黎南與叙利亞的「吃土」,很大程度上也證明沒有經過裝甲升級的第三代主力坦克,在面對住民地戰爭時生存性仍然堪憂;以色列在是次行動中有22輛戰車被擊毀,而土耳其2019年攻擊庫爾德人時,豹2A4飛頭、前車身消失(豹2的另一個主彈艙其實就在車頭右側)的景像尤令人深刻,事實也證明,連好像較為先進的西方系戰車,都需要屬於自己的「戰場上帝視角」。(圖片來自連結1連結2)

 

事實上,當冷戰結束後,大規模戰車大戰已幾乎沒可能發生,東西方坦克在之後近三十年的各地零星衝突中,多是用作機械化步兵火力或攻堅支援的角色,而且此後各種新型反坦克武器充斥戰場,就算步戰協助得當,每每還是屢遭暗算(如2006年南黎的以色列軍);到步戰協同不怎麼樣的部隊,就屢屢爆頭飛砲塔,就算西方坦克也沒法幸免(如土耳其的豹2A4坦克)。事實上,就算有先進的車長周視鏡,甚麼微光紅外夜視全都上了,戰車的死角還是不能少覻。尤其在城鎮戰時,就更為嚴重了。

這種新的戰車之「眼」、直接支援單架戰車或戰車排進攻,雖然還是較為原始,但車組所能獲得的優勢也相當明顯了,在無人機成為單架坦克的標配前,這種配置對於一眾冷戰世代坦克(包括俄系戰車和豹2A6或M1A2SEP前的西方戰車)減少攻擊死角和增加戰場、尤其是城鎮戰的感知能力,以及支援步兵攻堅作戰上都大有幫助。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3-05-05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