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不太平:從日本海到台海再到珊湖海 三場軍演同時上演

2023-07-24 16:19:46 最後更新日期:2023-07-24 18:04:27
五郎

評論員,關注戰略問題、軍事歷史、軍事裝備。

7 月 20 日至 8 月 4 日,西太平洋地區將陸續上演三場軍演。從北往南,首先是 20 日開始至 23 日結束的中俄「北部・聯合 - 2023」海空演練,在日本海舉行。台灣的年度漢光 39 號演習接著於 24 日開始為期5 天 4 夜演習,並首次徵用桃園機場作反空機降演練。更大規模的美澳「護身軍刀 2023」演習則從 7 月 21 日起至 8 月 4 日進行。三場軍演,參與方包括聯合國五常、兩個二戰軸心國,冷戰時期陣營對抗的意味彷彿又回到 21 世紀第三個十年的今天。

北部・聯合 - 2023

演習是中俄雙方海空兵力的年度演習,於 7 月 20 日至 23 日舉行,演習地點在日本海。中俄雙方共派出 9 艘軍艦參與本次演習。

據《解放軍報》報道,本次演習的主題為「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中俄雙方海空兵力聯合籌劃、聯合指揮、聯合行動,先後進行了海空護航、威懾驅離、錨地防禦等多個課目的實兵演練,有效錘鍊檢驗了遠海遠域實戰能力,在聯演組織形式、兵力融合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創新突破。

16238861 01f4b1d06a54bb0917f2641e1c2aaf257月20日,在日本海中部海空域進行的「北部・聯合 - 2023」 演習中,中俄參演艦艇編隊共 9 艘軍艦開展海空護航演練。(中國國防部圖片)

俄《衛星通訊社》稱,本次演習由解放軍東部戰區海軍副參謀長邱文生少將擔任總指揮,中俄雙方各派出兩艘驅逐艦及兩艘護衛艦作為主力艦艇參演,另有 10 多架艦載直升機及岸基固定翼飛機參演。規模與過往的中俄聯合海上演習差不多。

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總監部 24 日發布本次演習的動向,指演習期間海自派出駐武鶴的第 3 護衛隊日向號護衛艦(DDH-181)及駐大湊的第 15 護衛隊築摩號護航驅逐艦(DE-233)全程監察。

螢幕截圖 2023 07 24 下午5.25.45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總監部發布的中俄演習圖片,圖中可見海自派出日向號護衛艦近距離監視中俄海上編隊。(日本自衛隊圖片)

按照過往常態,中俄海軍在日本海進行聯合軍演後,會組成聯合巡邏艦隊圍繞日本航行,相信今明兩天日本自衛隊的統合幕僚總監部便會發布相關消息。值得一提的事,本次演習中方還派出綜合補給艦太湖艦(舷號 889)隨同,可以預判在與俄羅斯的演習結束後,中方艦艇應該還有其他遠海訓練,到底是北上阿拉斯加還是南下台灣東部外海,頗值得留意。

漢光39號演習

台灣的年度漢光演習的實兵對抗演練部份於今(24)日至 28 日舉行,演練的「重頭戲」應該是 26 日的反空機降演練及 27 日的反登陸演練,其中尤以 26 日的反空機降演練較為突出。

台防務部門認為,若解放軍武力犯台,不僅會運用海上舟波登陸,還可能運用近年著重發展的空降、機降手段,協同海上登陸兵力三棲進攻,因此,今年循例於重要空軍基地及設施實施外反空機降演練外,也配合重要基礎(民用)設施防護一同演練。於是今年首度在徵用桃園國際機場進行反空機降演練,將協同機場警察、消防及航特單位共同演練,並把周邊例如桃園煉油廠等關鍵基礎設施納入演練重點。

按原定計劃,26 日早上 9 時至 11 時,桃園機場將暫停航班起降來配合演習。不過,受台風「杜蘇芮」的預估路線來看,26 至 27 日台風將直接橫過台灣本島及台灣海岸,漢光軍演日程很大極會須要調整。對此,台防務部門表示,因應實兵演習與災害防救需要,部隊已明確訂定相關應變計畫,將持續掌握天候動態,並依颱風警報發布狀況,彈性調整參演部隊與災防兵力。

7135271預測台風杜蘇芮的移動路徑與時間,正好在 26 至 28 日通過台灣島及台灣海岸,將影響漢光 39 號演習的日程。(台氣象部門圖片)

同樣來自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總監部的消息,至少兩艘解放軍軍艦近日在台灣東部外海至日本與那國島之間巡弋。

護身軍刀 2023

美國和澳洲兩年一度的軍事演習「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也於 7 月 21 日至 8 月 4 日舉行。

隨著美國牽頭的排他性聯盟 AUKUS 與 QUAD 的建立,「護身軍刀」演習在過去十年不斷擴大,今年將有來自 13  個域內與域外國家的 3 萬多名軍事人員參與,此次演習課目比較多,包括制海權和制空權的奪取、兩棲登陸作戰、奪島作戰等,演習地點也包括澳洲東岸的昆士蘭州及新南威爾士州,以及兩州的東海岸地區,是歷屆規模之最。

據《澳洲廣播公司》的報道,本次演習的參與國包括美、澳、英、法、德、日、韓、印尼,以及巴新、斐濟和湯加等太平洋國家。

美國海軍部長托羅在演習的開幕式上說,這次聯合軍演就是「向中國傳遞信息」。澳大利亞陸軍作戰訓練中心指揮官麥克倫南上校則表示,「這是澳大利亞近年來進行的最大規模、最雄心勃勃的軍事演習。此次演習旨在加強國際聯繫並檢驗作戰能力」。德國陸軍參謀長邁斯中將表示,「當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受到質疑或挑戰時,我認為最好與合作夥伴聯繫 ⋯⋯ 我們與澳大利亞和該地區其他合作夥伴擁有共同的價值觀」。

Type 12 AShM firing Japan GSDF日本 12 式岸基反艦導彈(12 SSM),是以 88 式岸基反艦導彈為基礎改良,12 式的導引方式增加了地形匹配制導,使其能攻擊陸上目標,是切頭切尾的巡航導彈。(日本防衛省圖片)

另據澳洲國防部消息,參加演習的日本陸上自衛隊將在澳洲東海岸進行 12 式岸基反艦飛彈實彈演示。12 式是由三菱重工研制,2015 年正式服役。導彈採用慣性 + GPS + 地形匹配制導 + 末端主動雷達制導復合制導方式,在飛行初段和中段還擁有靈活的制導方式,採用亞音速飛行(0.9馬赫),最大射程200千米。雖名為岸基反艦飛彈,但加裝了地形匹配制導,可在陸上以 50 米高度巡航,實為一種巡航導彈。

美軍對於「護身軍刀 2023」演習的重視程度非常高,今年 1 月,美國陸軍保障司令部還專門舉行了一次兵棋預演,以測試能否確保該演習涉及的大量軍用物資的供應。從當時發布的照片上可以看到,該演習涉及的美軍預備物資儲備主要就集中在中國周邊,照片顯示美軍已經把與大規模作戰相關的軍用物資儲備到中國周邊的多個基地群,以至於在澳洲舉行 3 萬人參加的大規模演習時,美軍的東亞基地群就能供應足夠的物資,而不用從本土或關島等地運輸。

螢幕截圖 2023 07 24 下午5.08.15今年 1 月 5 日,美國陸軍為「護身軍力 2023」的準備工作進行兵棋推演。 (美國陸軍網站擷圖)

有內地軍事博主猜想,「護身軍刀 2023」的紙上兵推假想的其實是「美軍在東亞地區爆發的大規模衝突」,而美國陸軍保障司令部預演的是測試在此背景下的美軍物資供應能力。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 21 日報道稱,解放軍海軍一艘情報蒐集船日前已出現在「護身軍刀 2023」演習周邊海域。報道又稱,自 2017 年以來,每當澳洲舉行「護身軍刀」系列演習時,解放軍艦艇都會伴隨監視。

螢幕截圖 2023 07 24 下午5.10.17美軍指,解放軍海軍派出情報蒐集船到澳洲東海岸演習區域收集電子情報。(《USNI》網站擷圖)

發佈於 軍事
By 2023-07-24

手機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