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香港輕新聞(Lite News Hong Kong)是一個致力於提供中立報導和獨到評論的網絡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我們立足香港,關注全球的政治、時事、經濟、文化和趣聞。
香港輕新聞特邀軍事評論員
編按:殲10C的八一飛行表演隊樣式,這系列的殲10C和一般機型不一樣,是有機背的,據知內部裝了拉煙用的染料罐,但至於有沒有其他改良,或者可作為一般殲10C的改裝套件,就不得而知了。(網絡圖片)
7月26日,2023年中國空軍航空開放活動暨長春航空展(以下簡稱:長春航展)在吉林省長春市開幕。今年航空開放活動恰逢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及八一建軍節前夕,航展的各項活動和展演各大裝備亮相,讓人目不暇接。
編按:殲20A戰鬥機,關於其前翼對隱身影響有多大,到今天的說法仍很混亂。(網絡圖片)
航展主角「殲-20」
長春航展初辦於2019年,在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的大房身機場舉行,與珠海航展一樣對外開放,觀眾可以在網上申請參觀票入場參觀。所不同的是珠海航展有外國客商參展,也有很多地面裝備展示,長春的航展以中國航空產品為主。
長春航展主打國防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有各型戰機的飛行表演、靜態展示,還可以零距離接觸飛機以及觀賞公開的表演飛行編隊和跳傘表演。對廣大軍迷來說,今年長春航展中國空軍誠意滿滿,更有看頭:「殲-20」、「殲-16」、「運油-20」、「直-20」、「無偵-10」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裝備集中亮相。
編按:四機同時進行飛行表演,應該也是五代機首創的。(網絡圖片)
要說航展最亮眼的,必屬中國空軍的天子驕子「殲-20」。開幕首日,就上演了四架「殲-20」同台的精彩戲碼。雖然「殲-20」已經在珠海航展和去年長春航展亮過相,也做過飛行表演,但是四架飛機一起參與的飛行表演卻屬首次。去年珠海航展是兩架飛行,另外兩架備份機只做亮相就飛回機場。但今次航展首日,「殲-20」戰機不僅要做四機低空通場、變換隊形,還有四機同時對穿的飛行表演。
編按:殲20飛行表演片段,單就翼形及長寬比較大而言,殲20的中低空操作性算非常厲害。
作為重型隱身戰鬥機表演四機對穿,這可能是世界首次。美國的「F-22」戰機雖然也出席過各種航空展,進行飛行表演也曾四機一起飛,但四機對穿是沒有過的。
「殲-20」帶來的驚喜還不止與此。有觀眾發現,解放軍第一支裝備「殲-20」戰機的解放軍空1旅已經完成換裝,裝備了最新款的「殲20」。新戰機採用國產「渦扇-15」發動機,由於「殲-20」是雙發設計,新款「殲-20」就成為全球推力最大的戰機。中國空軍更新換裝之快超出想像,按照飛機的壽命計算,首批列裝的「殲-20」還遠遠沒到使用壽命極限,應該就會移交給另一支空軍部隊。
驚喜之三,是解放軍目前裝備的「殲-20」數量已經相當龐大。現場飛機上面的生產編號顯示,「殲-20」飛機的生產架次已經超過200架,數量已穩超美國的「F-22」戰機195架的數量,「F-22」其中 8架是驗證機,真正服役的僅 187 架 。自服役以來「F-22」至少墜毀了4架,現在仍然在服役的約有183架。目前,美國「F-35」戰機有890架,中國的「殲-20」是數量全球第二的隱形戰機,而且這個數量還在繼續增加。
編按:運油20運輸及空中加油機。需要留意的是,運油20是有三點加油的,但為飛行安全計,幾乎沒有人會三機一齊加油。(網絡圖片)
中國空軍的「20」家族
今年長春航展的「運-20」運輸機看點也不少。航展預演期間,「運油-20」釋放大量幹擾彈渲染氣氛,在其進行低飛時,釋放出兩條輸油管,「殲-16」和「殲-20」各以雙機編隊採用授油姿態伴飛,這一畫面立刻把航展的熱度拉滿。
中國空軍現有裝備「運-20」飛機的兩個運輸師都有飛機到航展現場,從到達現場的全新「運-20」運輸機的編號來看,已經換裝國產「渦扇-20」發動機的「運-20」運輸機的裝備數量,在不含「運油-20」的情況下也已接近50架。
得益於「運-20」飛機的大量裝備,中國空軍的遠端保障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幾天不但在長春航展,還有幾架剛剛參加完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後的「運-20」和「運油-20」飛機,被人拍到停在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機場。就連每年空軍航空大學招收的新學員,都是乘坐「運-20」去學校報到的,被稱為中國大學裡最威水的新生入學儀式。
編按:施放大量熱焰彈中的運20。對於在戰場上橫飛的便携式單兵防空導彈而言,這種彈幕釋放式熱焰彈有很大的必要性。(網絡圖片)
有消息表明,「運-20」在滿裝解放軍空軍現有的兩個運輸機師後,後續生產的飛機將會向各戰區分屬的搜運旅進行配置。現有各戰區的搜運旅除了「運-9」運輸機和「直-8」直升機外,也將擁有遠程投送的能力。有網友調侃道:「快去看看還在用『渦扇18』發動機的『運-20』吧,過幾年都換成全新國產『渦扇20』發動機了,想看都看不到了。」
解放軍戰機的「20」家族一共包括4款機型,分別是戰鬥機「殲-20」、直升機「直-20」、運輸機「運-20」以及轟炸機「轟-20」。但截至當前,前三款機型都已經完成服役,最後一款「轟-20」在萬眾期盼之下,卻遲遲沒有任何消息。
編按:一台想像中轟20其中一個構形,不過後半部氣動外形太多「枝節」,對隱身影響很大。(網絡圖片)
期待新機仍未亮相
中國空軍的新聞發言人在長春航展前曾表示,本次航展不僅會展出「殲-20」,「運-20」和「直-20」等航空戰艦,還會到給大家特殊的驚喜。這樣的發言吊足軍迷們的胃口。軍迷們自然而然地推測航展會亮相出最新研發的成果——「轟-20」,畢竟「轟-20」才算是中國空軍戰略性重裝武器,只是「轟-20」至今依然未撩開面紗。
有消息稱「轟-20」不僅在性能上非常卓越,甚至是在戰鬥力上都會有重大突破,它將有可能達到中國到美國直飛,並且進行隱形轟炸的實力。「轟-20」的另一亮點在於它的機翼可以實現折疊伸縮,這一特點也極大地改善了傳統轟炸機因機身過大,十分占地方且對於場地的要求甚高。
編按:需要留意的是,轟20項目應該是存在的,但採用什麼構形恐怕只有知情人事才知,現時平尾摺疊說也只是根據公開的論文描述畫出來,而雙後掠角飛翼說也只是根據衛星拍到一架戶外RCS測試模型搞出來的,沒有誰能保證為真。(網絡圖片)
機身的折疊化處理,也使得轟炸機的存放更加合理,在實地戰鬥中轟炸機也能極大降低戰鬥機因為目標龐大而被輕易瞄準的危險。倘若「轟-20」具備這一特點,將是中國轟炸機發展的重大突破,也對全球轟炸機發展意義深遠。
除了「轟-20」,最值得期待的還有彈射版航母專屬的「殲-35」戰機。按照時間推斷,「殲-35」已經基本完成試飛工作,因為「福建號」航母已經進入最後舾裝階段,原來遮住的彈射器施工大棚也開始拆除。按照這個進度「殲-35」戰機的試飛和裝備工作也要同步推進,即使今次沒在長春航展亮相,離揭開面紗也為時不遠。
編按:殲11BG其實就是一種中期改良方案,完全更換新的飛控、射控系統和AESA雷達,並可發射新一代的空對空及空對地武器。(網絡圖片)
雖然「轟-20」、「殲-35」缺席長春航展有些遺憾,但新亮相的「殲-11BG」也看點不少。由於中國空軍裝備的迅猛發展,「殲-11」作為技術儲備型號的戰機,逐漸退出主戰戰機行列,但它的技術升級還在進行。「殲-11BG」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它的雷達罩成白色,飛機上還加增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機身下方掛載「霹靂-15」空對空導彈。而且這一新機型首次亮相,不同於以往的有限度展示,中央電視台就以高清畫面展示它的細節,展臺也配備LED螢幕全方位展示。
編按:可能由於密級太高,現場展覽的可重覆使用航天器,仍然是過去展示過的模型。(網絡圖片)
此外本次航展上,還有可重複使用航天器的模型。它在去年8月份飛行試驗中就在太空續航飛行了276天,直到今年5月份完成試驗成功返回地球,因此也被譽為中國版的「X-37」太空戰機。
本次長春航展,是中國空軍當前實力的一次高規格展示,也是新冠疫情以後中國軍迷可以參觀的第一個高規格的航空展覽會。由於預約門票只需2元人民幣,派足福利,所以網上預約通道甫一開通票已售罄。筆者與各位看官一樣只能雲參觀,到現場觀展只能期待來年。
手機分享本文: